本帖最后由 天下豪杰 于 2017-7-4 17:02 编辑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四)
关于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
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9月30日)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真正使农民变为市民并不断提高素质,需要长期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 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像我们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更要坚定不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 城市建设是一门大学问,一定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 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 “谁来种地”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还有许多短板,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 ——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2014年5月9日、10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11日 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 农业结构往哪个方向调?市场需求是导航灯,资源禀赋是定位器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4年12月9日)
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以健全市场机制为目标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抓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6年3月8日)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4-5页 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5-6页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10页 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6年10月9日),《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0日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要适应农业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的阶段性变化,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技进步,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实现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 当前,老百姓对农产品供给的最大关切是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这个问题多做文章。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