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想再啰嗦,但既然看了贴还是回个话为好,简单说几句吧。
处于同一时代、同一领域且有相同爱好的人在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上有差异是正常的,但假设差异大到没有同全是异,那就无法求同存异,而只能由历史来评判。
我一直以为如果都仍然按照现在这种既粗放又难懂、用于自娱自乐的休闲门球打下去,那门球只能继续急剧萎缩,消亡也只是时间问题——这是真正喜爱门球的人不愿看到的。及时增加能吸引更多人的新玩法,才能使门球重现生机。
刚履新的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主任范广升前不久参与了一次门球活动,谈了一席话,标题为:开拓思路,把门球事业做大做强 ,现摘录几句与各位共享(其中的粗字和下划线为本人所加)——
我了解到,现在我国的门球规则与国际的门球规则不是完全接轨的方式,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规则的制定要从项目发展的角度出发,国际规则有国际规则制定前提和出发点,但更要从我们国内人群现状和社会现实角度出发,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项目发展的规则,以达到促进技术和战术发展的目标。我认为,门球如果在规则上能让大家看懂,技战术能让大家看懂,场地上再有些变化,会更加好看的。
任何体育项目的发展都要遵循这样的规律,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拓展:首先是竞技的一方面,然后是群众的一方面,还有产业的一方面和文化的一方面。竞技方面是从普通爱好者中走出的高精尖的队员,他们代表了这个项目的竞技水平。 在整体体制设计方面要集中精力在怎么把项目做大的工作上。体育产业包括:制造业,场地器材及其衍生品;赛事体系设计,竞赛表演也是产业的一部分,不是仅仅依靠制造业或者几个赞助商为比赛提供赞助的方式,而是基于人群的消费。门球产业的发展也必须要依靠个人消费,通过合理引导项目消费,才能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有了人群自然就有一些有商业运营经验的企业从中发现商业的经营点,建立合作模式,前来与协会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