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450|回复: 23

给多头指挥下个定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9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照国际规则,不存在多头指挥的问题,可在中国的规则里明文规定不能多头指挥。对于这个问题,多年来争议很大,而且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个问题主要是没有给多头指挥下确切的定义。我现在就想给多头指挥下个定义,确切不确切,或许更有道理。
  多头指挥。每个队在参赛时都有一个带标志的教练担任指挥,其他人允许不允许说话,始终是个老大难的易争论的问题。应该在场上让队员有话语权,这才叫比赛。
  定义:如果击球员,不是按照教练员的命令,而是按照说话的人去执行了,这应该叫做多头指挥,必须按照规则进行处罚,包括队员与教练员的口令一致。
  如果击球员没有按照不是教练员的队员的话语去执行,不叫多头指挥。

点评

门球比赛是两个团队之间的博弈,应当“发挥集体智慧,允许多头指挥”。怕乱,是一种不合理的借口,因为“乱”只能乱自己。当然,故意干扰对方是绝不允许的。  发表于 2016-10-29 15:11
球员按自己的想法执行呢?  发表于 2016-10-29 12:50
发表于 2016-10-29 13: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你的定义里,
要确定自己指挥自己,不听教练的也是多头指挥!如果不是的话,击球员按队友的话打球,裁判判多头指挥,击球员可以说我只是自己指挥自己,没有听队友的。
还有是不是要规定不准用民族语言,方言,在场上讲话,?规定 用肢体语言怎么办?
观众当指挥如何判?找警察?
如果罚击球员,这有倾向性的观众可以指挥对方。

结论,这一条规则是不可能正确执行的, 别幻想了!




点评

关于多头指挥,因为在规则里已经定了案要判罚的,人人都得执行规则,对门球的发展影响太大,难道在这个规则基础上就想不出办法了吗?  发表于 2016-10-29 18:0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9 15: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在不得多头指挥的规定出来时说好得很,球场上没有争吵了,球好打了。赵玉书老师的点评一语中的 “怕乱,只能乱自己“。
试想,如果  “多头指挥不好,不容易形成战斗力” ,那么,规则就应当不管多头指挥,让对方多头指挥,对你很有利,你管他干嘛?
你自己内部规定除教练外一律做哑巴。不是很好吗!
总之,如何指挥是队内的事,规则和裁判没有必要干预, 也没法干预。

点评

我在电子版15规则中未找到对“多头指挥”的规定,请指教!  发表于 2016-10-29 18:33
这是规则定了,没办法不执行的一种想法,固然有点天真,但对哑巴门球也是一种批判。  发表于 2016-10-29 17:57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9 12: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头指挥是赛场存在已久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9 13: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场外人的话有时候可弥补教练的失误,但多头指挥弊大于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18: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按照总设计师的话办,此弊利事既然争论不完就不争论它的弊利。让门球这样冷下去,不用担心,到一定时间就会物极必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9 18: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球卫士 于 2016-10-29 19:00 编辑

       这个问题其实很重要,在网上讨论,让基层门球人说说看。我支持一人指挥,允许队员站其身边小声提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9 20: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健康快乐门球人:
你问:“我在电子版15规则中未找到对“多头指挥”的规定,请指教!”
答如下:
     规则里没有关于指挥人数的限制,只提到指挥不在可指定一人代行指挥。
     在裁判法里有:
      62页,13.只允许一名佩戴教练标志的人进行指挥,.......
     
      63页,四、对违反体育道德行为的处理
        1)非佩戴教练员标志的人指挥。

   “多头指挥” 是违反上述规定的“俗话”,“多头”没有出现在规则书上。

本网各页刊头的电子版规则,只有林静风闲老师的(质量较高),遗憾的是没有裁判法,要找电子版裁判法,只有我和洛阳老关制作的,请点击:
      勘误表和勘误后的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9 21: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喇叭,四个哑巴,不就可以了吗?这有什么定义呢。裁判确认一下就可以,要不,复杂起来打球就要找警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10: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球队教练的水平不一样。教练的指挥水平高,不会产生多头指挥。教练的指挥水平不高,就会产生多头指挥。规则是有高人定的,当然要规定一人指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12: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则限制多头指挥毫无道理!尽早弃之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17: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正确看待“多头指挥”问题-- “多头指挥”现象的原因

    在门球场上,“多头指挥”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如何正确看待“多头指挥”问题上,场上场下、网上网下众说纷纭。在此,我把自己近几年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写出来,与广大门球爱好者交流。

    “多头指挥”现象的原因分析: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必然有其内在的原因和规律,综合门球场上“多头指挥”现象的成因,我认为有以下三点:一是门球正确指挥的不确定性。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很多,从大的方面讲包括队员、场地和对手,而这三个方面从比赛开始到比赛结束都是在变化的。队员:存在技术特点特长的差异、心理状态的波动和战术理解的不同等,所有这些复杂的因素,一般教练员会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按大概率事件的可能进行指挥.比赛胜利了,功劳是大家的,某某队员那棒球多么关键、打得多么漂亮......比赛输了,问题是教练的,如果指挥奔袭对方“错位”球就好了(该选手平时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吗?),该送门得分的几号球应先得分不该派去接力(送门不过怎么办?下一选手完成有难度的过门有把握吗?),该让几号正打不该让其擦打(平时练球具备一定的擦打水平而场上形势又需要擦打会产生更好的战果怎么办?)......由于队员场上场下水平发挥差异和大量小概率事件决定胜负案例的存在,事后“诸葛”赛后“假设”就多了起来,再到正式比赛“多头”指挥就不可避免了。此外,场地的平整粗糙度影响到队员水平的发挥,对手的反制与应对又促使场上指挥的随机应变,特别是比赛场上双方是按常规打还是出奇打?双方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在三个要素都在变化的情况下,要求指挥员每个指令都是科学的正确的,实际是做不到的。是否正确与科学只能在“复盘”时以“假设”进行评论。可以断言:再典型的取胜案例都存在不科学不正确的选择。二是队员组成的复杂性。多数门球爱好者都是出于“看着好玩或听取别人建议”、抱着“丰富业余生活、娱乐健体”的心态上手的,其中原工作背景、文化程度、身体条件、打球时长、年龄、性别、性格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有这些差异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对场上局势的判断和对每一杆球技战术的看法。永况且,多数球队教练指挥员都是临赛前确定的,或者平时练球就是各说各打,或者有的队员压根就没把比赛看成是一件严肃认真的集体项目。因此,正式比赛要求“禁声”能做到吗?三是赢取比赛目标的一致性。凡比赛就有输赢,凡有输赢就会激发人们取胜的欲望,比赛目标一致指向胜利而不是为失败而战。失败失误的教训是深刻的,即使过后静下来想想“不输宅基不输地”没必要激动好胜,但是一到赛场谁也不会不再乎不认真----这就是竞技项目的特殊功效。几年几十年集体劳动工作的经历,在骨子里早就养成了“关心集体、关爱集体、与集体共荣辱”的观念,在取胜欲望被激发出来以后,从目标取胜的愿望出发,把飞转的脑子想到的东西急切地说出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了。nba/cba级别的比赛,暂停时教练部署战术都时不时看到队员也指手画脚,更何况社区、地区性门球赛场呢?

   








点评

在骨子里早就养成了“关心集体、关爱集体、与集体共荣辱”的观念,只要是参加一个群体活动的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并非易事呀。  发表于 2016-11-5 18:26
很有体会,这个问题不是个小问题,但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老有争论呢?  发表于 2016-11-1 07: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 03: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笑的人 于 2016-11-1 04:33 编辑

     一支球队要经常磨合,磨合到教练员能够拥有绝对权威,队员绝对信任教练员、服从教练员,才不会出现多头指挥的现象,湘潭读者杯冠军队(原中山郑二小队)就是这样的一支队伍。如果队员有想法,即使非常照顾教练员的权威,比赛时也没有出现多头指挥的现象,但一旦遇到强队就很难进入状态。出现多头指挥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些队员的指挥能力并不低于本队的教练员,教练员很难驾驭;
   2、教练员缺乏威信;
   3、教练员的风格与队员的风格完全不同,队员的球会打得特别憋屈,根本发挥不了自身优势;
   4、有的队员只适合自己做教练,被别人指挥他会完全不在状态。

点评

喇叭喜欢做喇叭,哑巴本应做哑巴,可哑巴不甘心做哑巴,喇叭不准哑巴做喇叭,哑巴偏要做喇叭,喇叭指挥不动你哑巴,哑巴也不听喇叭,喇叭就骂哑巴,哑巴急了拿起球棒准备打喇叭,喇叭边跑边喊哑巴要打喇叭。  发表于 2016-11-1 08:30
欢迎参与研讨多头指挥的问题,同时欢迎参与研讨一个喇叭四个哑巴对门球的正反影响。  发表于 2016-11-1 07: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08: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乡快乐人 于 2016-11-1 08:07 编辑

  我认为“多头指挥”不是坏事,尤其是对边学边用的“教练”和队伍,是一个大大的锻炼学习过程。对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大有益处。一般是参与指挥的越多,经验越积累的多。  参加高档次比赛的队伍,几乎不存在多头指挥的问题,那是教练指挥的经验多了,经验多是从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中得来的。
  参与指挥少的教练员及其队伍里多嘴的就多,很正常,你罚他们是干涉人家内部的生活,规则里没有这样的限制裁判干涉队伍内部的规定是不合理的,是个不公正的“法官”。取消其“法官”证也该是法治门球的时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 08: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笑的人 于 2016-11-1 08:36 编辑
爱笑的人 发表于 2016-11-1 03:55
一支球队要经常磨合,磨合到教练员能够拥有绝对权威,队员绝对信任教练员、服从教练员,才不会出现多 ...

       喇叭喜欢做喇叭,哑巴本应做哑巴,可哑巴不甘心做哑巴,喇叭不准哑巴做喇叭,哑巴偏要做喇叭,喇叭指挥不动哑巴,哑巴也不听喇叭,喇叭就骂哑巴,哑巴急了拿起球棒准备打喇叭,喇叭边跑边喊哑巴要打喇叭。

     快读,超10秒犯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