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1759|回复: 16

复活界外球 凸显技术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1 16: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6-7-2 10:05 编辑

             复活界外球   凸显技术性


      现代门球,融入了棋类精华,战术复杂多变,一般人看不懂,但内行者却感到魅力无穷。它明显特点是凸显战术,战术处于主导地位,技术却是从属地位。比赛场上,每杆球怎么打,必须服从战术布局和战术调整的需要,每个击球员都必须按着教练员的指令去打,击球员好似棋子任由教练随意摆布.有不同意见不能提,还要绝对服从,做到一个喇叭,五个哑巴.这种一言堂任其发展,对门球走向国运是很不利的.现在要对规则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要千方百计地创造一种让技术左右胜负的技术型打法,这应是门球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定程度的复活界外球是很好的改革措施。现在存在的节奏慢、运动量小、一言堂、“一边倒”等都和大量的界外球毫无作为有关,因此必须要一定程度的复活界外球!如何复活?具体做法可以是:围绕中心柱设一圆圈,轮到界外球进场时,只要进到这个圈,即使只押到这个圈的外沿,都可取得续击权,也可攻二门、三门。试行中的圈,半径开始应搞得大一些(1米),让一般人能打得进,力争成功率达百分之五十左右,这样界外球就真的一定程度复活了。当然击球员的力度和角度就要精准,球技基本功要强如果界外球没能进圈的,停哪就在哪。所以界外球进圈复活,要考虑进不了圈的落球点。既要为己方创造战机,更要避免为对方制造便利。既有复活机会,也有制造危机的可能。这样更能体现队员的球技水平。还增加了球赛的观赏性。  如果界外球进圈撞击了圈内的球则算犯规,自球拿出界外。应撞柱的界外球不得进圈复活。这样就给弱队带来翻盘的希望。特别是进入中局后,界外球复活后的杀伤力是很大的,能扼制强队的势头。同时也给教练更多压力。啥时候复活?谁去复活?是否放弃复活?在对方有界外球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密集球?这些都有必要深思。
       技术型打法要简便,凸显技术性,降低战术的神秘性,让人易于看懂,易于学会;节奏加快,运动量增强,高技术水平发挥的精彩场面增多,增强其看点和观赏性;激励运动员苦练基本功,促使过、撞、擦、闪、带和进圏等各方面的技艺水平迅速提高;充分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吸引更多青年群众融入到这一运动中。早日实现门球走向国运乃至奥运的梦想!
      




点评

夏老师的这个设想是改革之思,创新之想,赞一个。  发表于 2016-6-22 15:53
老师说得好,围中柱1-2米圈,只要界外球落位于圈内就可获得续击权,这样界外球不但复活还会有很大的攻击力。好、有意思!  发表于 2016-6-21 17:47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6: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哲学理论指导门球改革
            学习<辩证法规律与门球运动改革>心得笔记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戈壁梭梭2老师写的<辩证法规律与门球运动改革>这篇经典隹作,很有启发.原来我只欣赏门球运动的康乐性,对其竞技性门球的改革目标缺乏认识.作为中国门球人,应为中国竞技性门球的发展作贡献,那就要像戈壁梭梭2老师学习,积极投身改革,为门球走向国运甚至奧运而大呼大叫!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静止不变的,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这样。门球运动也必然是这样。
       对立统一规律,乃是事物运动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因。门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能从原始状态,发展成现代门球,原因也是内在的矛盾运动。门球技术因素的不断发展(含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和器悈、场地的改进)是这一运动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因。与其规则之间的关系是,即相排斥,又相依存,即相对立,又相统一。两者比较,技术因素起着最终决定作用。技术因素的提高,促进规则的改进,而改进了的规则,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技术因素的进一步提高,这就是这一运动发展的原动力。
      量变质变规律认为事物总是由渐进的量变到质的突变。 以门球运动为例:截至目前,它发生过两次质变。开始是法式槌球,处于原始状态,内在的技术因素发展很慢,从事的人很少,大约经历了五六百年。但因内在技术因素在发展,这种渐进的量变,终于在19世纪中期达到了极限。质变发生了,法式槌球便更替为英式槌球,标志就是英国第一部“槌球运动规则”。由于有了规则,便有了规范的场地、器械和打法,一般的戏耍变成了体育竞赛,于是这一运动便迅速在很多国家开展起来。并在不少国家进入国运会,于1900年进入第二届现代奥运会、1904年进入第三届现代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仅从这个角度看,英式槌球,使得这一运动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期。但到了20世纪初,由于足球出现了世界性狂热,篮球也在欧美国家狂热起来,当时作为竞技体育的槌球同上述几种相比,显得相形见绌,因此,便开始衰落,内在技术因素的发展,也发生了趋向性的变化——从凸显竞技,转向凸显康乐,这一内在因素的变化,通过渐进的量变,再度发生了质变, 标志就是现代门球。现代门球,它显著的特征是凸显娱乐性、趣味性,并融入了棋类的精华,极大地丰富了技术打法和战术运用的内容,因此,使得这一运动又在不少国家迅猛地发展起来。仅仅几十年,中国的门球人近500万,历经70多年.  但从目前我国的状况看,衰退的趋势已经显露出来.节奏慢、运动量小、缺乏竞争性,它很适于老年人,但对于青壮年人没有多大吸引力,后继乏人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战术的凸显,使得这一运动复杂化、神秘化,一般的观众看不懂,看不懂就没人看,没有观众,对于这一运动今后的发展来说,是个要命的问题;“棋类化”使这一运动具有了棋类的特征——“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用门球的术语来说,就是“一竿子定乾坤”,因此,比赛往往都是半场球,有时甚至半场都不到,就大局已定,剩下的比赛都是“垃圾时间”。所有这些问题说明现行的这一运动的相关规定已经不太适应这一运动客观实在的技术因素发展的需要了,该进行彻底的改革了。因此,我们中国的门球运动,必须要沿着自己已经开始改革的路子走下去。我们要横下一条心,倾力打造带有本国特色的“中式槌球” ,为世界门球运动,再次实现质的突变,作出应有的贡献。      
      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特点。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前进,而是曲线运动,是破浪式发展,螺旋形上升。辩证的否定,是扬弃,不是抛弃,是继承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因此,辩证的否定本身就是事物的发展。法式槌球持续了数百年,由于内在的技术因素的不断发展,促使它自身遭到否定,于是它走向了自身的反面——原始形态变成了现代门球,只是少数人参与的休闲门球,变成了众人参加的即是社会群众门球,成为能进国运、奥运的竞技体育。但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门球又朝着自身相反的方向发展了——原来是凸显技术,现在是凸显战术;原来是各个群体都参与,现在主要是中老年人;原来是能进国运、奥运的竞技体育,现在实际上就是一种休闲性的体育。那么,它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进步,不是退步,因为,它不再是法国时代的那种休闲体育,它的技术水平,甚至要比英国时代高得多。它的发展是不是到头了?不可能,它总有一天还会被更能促进这一运动技术因素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所代替,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了,它也必然会再次走向自身的反面——重新回到竞技体育的行列。所以,这一运动要向竞技的方向发展,这是规律,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      
          从哲学理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看,现行的门球运动规则,已不太适应这一运动客观实在的技术因素发展的需要了。现在这一运动技术因素的发展水平,不论是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还是器悈、场地的改进,都和几十年前大不一样了,运动的技术因素大发展,而运动的相关规定还是保持大体上的不动,这不符合这一运动发展的内在的客观要求,也不符合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必须要对门球运动进行彻底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更能促进运动技术因素的提高。打造成各个群体都愿参加的人数众多的社会群众体育  ,能进国运、亚运甚至重返奥运的 竞技体育 ,当然这还需做出很大的努力。     
          近年来,球王争霸赛就一直在试行新的打法;去年开始的全国门球联赛,今年
第二届北戴河版主门球联谊赛双人决赛即将举办的黄山版主培训班的单打和双打竞赛,都是试图探寻竞技性门球的发展道路,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动作,但愿能坚持下去,闯出一条新的改革发展的路子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1 17: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说得好,围中柱1-2米圈,只要界外球落位于圈内就可获得续击权,这样界外球不但复活还会有很大的攻击力。好、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1 18: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想法,界外球进圈复活,还要考虑进不了圈的落球点。以便为己方创造战机,更要避免为对方制造便利。既有复活机会。也有制造危机的可能。更能体现队员的球技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0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兰 发表于 2016-6-21 17:48
老师说得好,围中柱1-2米圈,只要界外球落位于圈内就可获得续击权,这样界外球不但复活还会有很大的攻击力 ...

谢谢好友的热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07: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拂柳 发表于 2016-6-21 18:56
挺好的想法,界外球进圈复活,还要考虑进不了圈的落球点。以便为己方创造战机,更要避免为对方制造便利。既 ...

谢谢好友的热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13: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议下棋与打门球

            我们都知道下棋是棋手对没有生命的棋子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摆布,把它放在什么位置,它就老老实实呆在什么位置。一盘棋比赛胜负的责任全由棋手来负。
       中国门球规则(竞赛纪律)规定,"在比赛过程中,不得多人指挥",场上只能由教练一人指挥.教练指到那里,球员就要打到那里,指挥错了也要执行,"不得以任何方式表达不满"。这种玩法和下棋没什么区别。这里把人变成了会自己走动的棋子,由一人摆布。可是,人是有思维能力的,他们也在想这球应当怎么打,当教练指挥后,他们就会进行比较,当教练的指挥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埋怨情绪。在一棒球没有打好或输了球的时候,教练会责怪球员,球员也会发牢骚,  造成了教练与球员的不必要的矛盾.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想不应把打门球当棋来下,是否可以在修改规则时去掉"不得多人指挥"的条款,  釆取关键时刻教练听取队员好的建议,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不要限制只能一人指挥.   尽量把球打得更合理更精彩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提高每一个球员的技战术意识和水平,  还要求教练有民主作风.  充分发挥击球员的主观能动作用.让门球赛场上的观赏性更强,竞技性更高,让中国门球的发展前景更广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2 15: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多人指挥”的规定应该废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2 15: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决定战术,只有刻苦训练,才能更好的服务战术需要,功到自然成,无捷径可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2 16: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益民 发表于 2016-6-21 16:30
用哲学理论指导门球改革
            学习心得笔记

夏老师的这个设想是改革之思,创新之想,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7: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素颜342107232 发表于 2016-6-22 15:08
“不得多人指挥”的规定应该废止。

谢谢好友的热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7: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冕王hgt 发表于 2016-6-22 16:00
夏老师的这个设想是改革之思,创新之想,赞一个。

谢谢好友的热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7: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笑的人 发表于 2016-6-22 15:36
技术决定战术,只有刻苦训练,才能更好的服务战术需要,功到自然成,无捷径可行。

谢谢好友的热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6: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今天的周六赛上,界首门球人根据夏益民老师门球改革,激活界外球的设想,进行了实战,现报告如下。
        一。方法。以中柱为中心,以75厘米为半径画一个圆,界外球进场入这个圆,就获得了续击权。
        二。规则。1,进圈后方获得续击权【压圈线按圈内计】,没进圈的停哪算哪。2,撞击了圈内的球自球拿出界外。3,应撞柱的界外球不得进圈激活,
        三。效果。由于此法第一次实战,大家情绪饱满感到新鲜,调动了球员的积极性。打了三场,据不完全统计,有10次激活,进圈的三次,再续击时成功实现目的比率较低。但从中看到它的魅力。1.给弱队带来翻盘的希望。特别是进入中局后,界外球激活后的杀伤力是很大的,正如球友们说的,这能扼制住强队的势头。2.给教练更多的压力。啥时候激活,谁去激活,球从何处开出,在对方有界外球的情光下,避免密集球等等。
        四。思考。夏益民老师的这个建议是改革之思,创新之想,能为门球带来新的活力。值得一试,不断完善,为下一次修规提供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15: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减少界外球的一点设想


              门球现规则规定:击球员撞击或过门成功后可以获得续击权,撞击对方球后可以将其闪击出界。 一旦球出了界,下一轮进场便被剥夺了进攻和得分的权利。这样,优势方可以乘胜追击,不断扩大战果,而劣势方界外球多, 毫无还手之力, 只能被动挨打,致使比赛的竞技性降低,经常出现“一边倒”局面。
       要改变这种因界外球多造成“一边倒”的现状,就要对现规则中撞击对方球后闪击出界、出界球没有任何权利的规定进行修改。我想如果现规则修改为:撞击对方球后,不得将对方球闪出界外,否则为闪击犯规,停杆,将他球放在出界处边线,视为界内球。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界外球的数量了。还建议提高界外球的地位,规定界外球进场撞击他球不算犯规,自球、他球移动都有效,但对被撞击的球无闪击权、续击权。这一修改既少了犯规的可能,也获得了极为有限的进攻权利。因为撞击他球后,自球、他球的移动有效,界外球可利用这一权利,破坏、阻止对方的结组和得分,使本方他球获得得分的可能。还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 对界外球进场和闪送对方球技术有了更高要求,因为界外球进场不到位或闪送对方球不到位,会对己方造成威胁,若闪送出界还会因犯规而停杆。
       规则修改后的比赛过程, “一边倒”现象可能会得到有效遏制。因为一方只能将对方驱逐出优势地域,但不能闪出界, 但对方用远攻又能“杀”回来。因主动进攻的风险减少,偶然性对胜负的影响减少,  故球员比赛的心理压力降低,心情更愉快,有利于技术发挥,比赛更轻松。战术也变得浅显易懂。战术设计由控势为主转为以得分为主。现有的各项基本功都还照样用得上,其中,远撞、远过门、远闪送在实践中显得更重要,技术因素会得到大幅增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3 17: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