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查看: 1139|回复: 4

谈天说地:一首<喀秋莎>触动中俄两国人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8 15: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9日,莫斯科红场,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的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在<喀秋莎>的旋律中出场。当中国军人用俄语高唱<喀秋莎>穿越红场时,旁边的52个受阅方队报以热烈的掌声,围观的俄罗斯群众齐声喝彩。     那么喀秋莎是谁呢?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后,苏联强大的宣传机器开始启动,有关部门把"喀秋莎"这一俄罗斯女孩里常用的名字,升华为一个深爱着前线战士的女孩,她执着地等待着那位心上人的来信,同时"喀秋莎"还代表着苏联母亲般的国土,呼唤着男儿们去呵护。苏联歌坛专家认为,歌曲<喀秋莎>里面有忧郁,而无哀伤,给人更多的是信心、希望和力量,这些亮丽的情感之光穿透时空,化作少女的骄傲,因为她爰慕的人,是一位"远方边疆的战士"。
   围绕着"喀秋莎"这个名字,苏联的国家宣传机器做了许多努力,比如卫国战争时期还广泛流传着这么一个关于女孩"喀秋莎"的故事:喀秋莎曾在德国人的司令部工作,给苏联红军传递秘密情报。1941年,在身份暴露后,德国人将她和她的160多个同乡一起带到卡斯普良斯克湖边枪口毙,临刑前,姑娘高声唱起了歌曲<喀秋莎>,直到生命的最后。
                   (摘自5月14日<老年文摘>12版)
发表于 2015-5-19 17: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赵老师的转载,这首歌我们只却好听,不知其意,知道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10: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粤兴 发表于 2015-5-19 17:28
谢谢赵老师的转载,这首歌我们只却好听,不知其意,知道了,谢谢。

要多学习,要善于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让我们认此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2 19: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喀秋莎"火箭炮为彻底打垮德国法西斯,为二战的胜利立下了历史转折的功劳,“喀秋莎”给德国兵以毁灭性的打击。具说,在直径300米范围内无生物存在。

点评

谢谢关注。从你回复,我也长知识了。  发表于 2015-5-23 08: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9-13 0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