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780|回复: 3

文章选登(三十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5 10: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兰贵:球王是怎样练成的?   

        文 /


     

    李兰贵, 男,汉族,19484月出生,河北省高邑县人,初中毕业,河北省石家师范学校结业,后取学历高中、大专、中共党员,1966年参加工作,任民办教员,1968年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5年转业,1987年调到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任党办副主任、主任,2008年退休。


  敢打敢拼,不懂门球的门球教练

    李兰贵是1990年介入门球界的,当时,长治市卫生局组织两个医院、一个卫校的部分离退休职工和几个在职人员成立了一个门球队,由局老干科负责,他主要是协助老干科长管理球队,但他并不打球,那时,长治市的门球起步不久,打法单一,都是跨式打法。命中率较低,有的队员打球身体好像是个摇控器,左摇右摆,盼望击中球,但无济于事,有的队员连过一门困难,比赛快结束了,还没过一门,而且都不愿意练球,人一到齐就分开打,以打带练。
   针对以上情况,李兰贵当时采取了一点措施,一是强调加强基本功训练,每天只准打两场球,其余时间都训练;二是人到齐以后,排成一队,上下午各悠15分钟的棒子,以加强出杆正直的练习;三是把每一个球上的号码做为标记,对准一门放好,对准号码击球过一门;四是请好教练、高手辅导等等。这些措施虽然有些效果,但球打的总是不太理想,总而言之,他也参与指点队员们如何打球,但队员们都不买他的帐,要求他做示范,对此,李兰贵很尴尬,他那时根本就不会打球,如何给他们做示范?
   李兰贵知道当时组建门球队,主要是为退下来的老领导提供一个活动的场所,以锻炼身体、愉悦心情为主,打球的成绩在其次,所以他对队员们的发难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市里要举行门球比赛,他们组建两个队参赛,但大家一致认为李兰贵教练水平低,应请一位教练,并把打得较好的几名队员拨给他指挥,为一队,剩下的为二队,由李兰贵指挥。比赛结果出人意料,一队没出线,二队提前出线了,并且进了前八名,这个结果是别人告诉李兰贵的,因为李兰贵当时既不会算成绩,更不会排名次,他只知道谁的分多谁就赢,在场上,他指挥队员见球就打,遇门就过,冒打冒撞取得了名次。
   李兰贵这下露脸了,局领导有言在先,哪个队打得好就去洛阳参加“牡丹杯”比赛。李兰贵做为领队之一,考虑到还是打好一点,因此建议除身体欠佳不宜远行的同志外,都去洛阳。
   这是他接触门球第一次出省参赛,他记得很清楚,第一场球,他们打红球,一号队员不错,顺利过了一门,并且占了二门一号位,裁判员呼二号,二号队员答到后,果断回答“放弃”!这一声放弃,把李兰贵带去的两个教练和在场的队员都放傻了。他们谁都不知道对方想干什么,结果他们能过一门的全都过一门,没过的是没过去,而对方则接二连三地放弃。最后轮到对方10号队员,他经过一门放到门后,李兰贵所属的一号队员顺利过二门并到场上红球处集结,对方二号队员过一门撞击10号球,形成双杆,将红方进场红球一举吃光。这时他们才知道,对放弃的意图是造双杆,场下李兰贵向对方请教,才真正知道这叫“一门战术”。
   洛阳一战,一场未赢,但大家谁也没埋怨谁,教练队员水平都差嘛,再看其他队的打法并不单一,有跨式的,也有侧打的,命中率相当高,当时李兰贵就下定决心,要打球,更要打好球,不能甘心失败。
   就在洛阳,李兰贵以侧打的方式起早贪黑开始练球,可以这么说,洛阳是他真心从事门球运动的地方。
   在洛阳学会“一门战术”后,第二年“三八”妇女节门球赛上,他指挥卫生局女队大胆采用,从小组赛到决赛,一直保持全胜,最终夺冠,受到了局领导的表扬。
   李兰贵初学门球战术时,也有异想天开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市里的比赛,他指挥队员全都过了二门,而对方全都是“一门球”。李兰贵宣布,我们只得10分,让他们只得5分。他指挥动员把自球全部放在二门前形成一排,几个队员轮着打,有机会也不去过三门,比赛还有10分钟时,对方教练急了,让他的队员远冲二门前的群球,结果真冲上了,全部清场,人家胜了。事后他认识到门球教练不能凭“想当然”办事。

友谊长存,比赛场上没有不败的冠军

    1993年之前,李兰贵主要是练习门球的基本功,如正撞击,闪带,送球到位等,当时没有老师指点,就是几个热心门球的朋友在一起切磋,交流体会,相互促进。后来,当时的门球协会秘书长组织了一个临时球队,都是较为年轻的门球教练员,李兰贵也在其中,领着他们到厂矿县区打球,赢多输少,慢慢地在长治市门球界也就小有名气了,但他并不满足。
    1993年,全国大赛在山西榆次举行,李兰贵专门跑到那里观看决赛,学习技战术。
    1993年年底,单位领导班子作了调整,李兰贵回到医院工作,虽然工作紧张了起来,但他从未放弃门球,他坚持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之余练球。在此期间,有些单位还聘请他到外地打球,他都设法参加,而且每次都能取得较好名次。
    1998年以后,李兰贵的时间比较宽松了,尤其是在单位当了调研员以后,除单位和家庭必办之事,除了天气原因之外,他几乎整天就是打球,仍然以练基本功为主。
    2005年,长治市举办首届单打比赛,李兰贵获得年轻组的单打第一。此后,焦兰贵到长治讲课,李兰贵与众多门球爱好者听了他的课,最后大家都希望看看焦兰贵打球,并推荐李兰贵与他对阵,李兰贵知道焦兰贵擅长四角战术,因此他选择打白球。焦兰贵用1号球准备为3号球在四角摆双杆,李兰贵则打2号球撞10号球,并用10号球闪带对方3号球出界,破坏掉了焦兰贵的四角战术。遗憾的天不作美,一场球未打完,下起了大雨。虽然是一场没有打完的球,但李兰贵与名将交手占优,一下增加了他走出去打球的信心。从此,他与焦兰贵老师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06年,李兰贵的球友为他们争取到一个参加山西省中冠赛选拔赛的名额,他和他的球友获得第一名,有幸参加了首届中冠赛总决赛,接着他们在中冠赛上又获得参加全国体育大会的资格。正是这两次全国大赛,既锻炼了李兰贵,也使他认识了门球界更多名家高手,长了见识,更加深了他与门球界的朋友们的深情厚谊。
    2006年他从球友那里获知“弥勒杯”首届门球王争霸赛的消息,他毅然报名参赛。山西省只他一人。那次比赛,他是有胜有负,但属他打的场次多,一共打了12场球,为参赛队员之最。正是首届门球王争霸赛,让李兰贵一举成名,名扬全国。此后,他又是参加中冠赛、网友赛、球王争霸赛,许多老朋友重逢相见,甚是亲热。历经全国大赛多了,他也慢慢悟到,比赛场上的第一名并非属于某一个人,比赛场上没有不败的冠军,尤其是门球,输赢往往在球杆一挥间,一球定输赢,但友谊是长存的。


霸气与慈祥,终圆球王梦

   多年参加门球运动,使李兰贵深深地体会到这项运动的诸多好处,老少皆宜,它没有身体的对抗,却有技战术的较量,既动手又动脑,体力脑力并行,确实有利于身心健康。
   他如是说:“门球运动是项艺术,艺无止境,要打出高水平的技战术,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有所创新,有所提高,领悟门球的奥妙,才能享受门球的乐趣。到外地打球,既可结交朋友,又能交流技艺,互相学习提高。”
     李兰贵给一些球友辅导打门球时,总是这样鼓励他们说,只要打就可能打上,不打永远打不上,在鼓励他们摆双杆时,就讲,只要摆上双杆就已经起到了作用,如果摆上又打成了并且发挥了双杆的作用,更好。他打球时,只要对方一旦摆成双杆,他决不躲藏,只要有机会,要么用自球闪带,要么冲掉,决不坐以待毙。
    李兰贵打球,从不管对方是谁,一样对待,他根据场上的局面去打球,有时对方长的什么模样都记不清,他只看场地,不看对手的脸面。
   李兰贵参加比赛时始终怀有必胜的信心,比如去云南参加首届门球王争霸赛时,他曾给家人说,只要给我去的路费就行,我一定能打上回来的路费,如果打不上,我步行回来。虽说是句玩笑话,但表明他对比赛怀有一颗必胜的信心。当然,那次他带得路费还是很充足的,并且他是坐飞机去的。
   李兰贵参加团体赛时有时打不好球,队友批评他,他什么时候都是一句话:“没打好。”从不拿不是当理说,个人单打输了球,他也从不找理由为自己开脱,从心理承认这场球对方打得比自己好,他从中找差距,力争下一场打好。赢了球固然好,但也不能吹。  
   李兰贵认为打门球是要讲究规矩的,门球的规律就是门球规则。他对门球规则的理解是,既是对击球员、队员、教练员行为的约束,又是允许他们在一定的范围内施展自己聪明才智的规范准则。没有规则,门球就无法比赛。门球规则应尽量体现门球运动的规律,体现竞争的公平性。为准确理解规则,在1993年榆次举斩的全国门球赛上,他曾找总裁判长理论,跟人家抬过杠,他也曾给李鸿宾教授写过信,说规则在修改前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以求完善,规则定下来之后,要准确理解认真执行,执行当中发现明显问题,要及时纠正。在不同的比赛当中,应当允许对规则某些条款的变动,世界上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货比三家,谁改的好就向谁靠拢,都是为了门球运动的发展。
李兰贵十分赞成有经济实力的单位、个人举办形式多样的门球赛,无论是全国性赛事,还是地方性赛事,只要对发展门球事业有利,他都赞成。他说:“一种体育运动,无非是锻炼身体、增进友谊、和平竞争,两条腿走路,有什么不好?”
   正于源于如宽厚的胸怀,李兰贵已连续参加了四届门球王争霸赛,并且最终在寿阳圆了自己的球王梦。
   河南安阳的张芳一老师撰文,如此评价李兰贵:“说他霸气,并不是蛮横不讲道理!而是在球场上的一种拼搏气压群雄的一种英雄气概.他经常说场上我们是对手,场下我们是朋友.和他打球只要你能赢他.和他就成为好朋友.你放心在比赛中他决不会做放水之事,在赛场上一定打出自己的气势和水平!这大概就是大家说的那种霸气吧!
   
“但场下和大家又是一种谈笑风生很是随和的一个人。他没有架子,说话面带笑容,非常慈祥,有板有眼逻辑性很强.给人的印象修养很深,所以大家也很爱和他在一起说笑。
     
他的霸气来于他平时刻苦训练。没有高超过硬本领,我想是打不出他的霸气来的。他过硬的本领是他平常刻苦训练出来的。他是这样练的:夏天,你练球感觉热回家休息了,这时候正是他上球场练球的开始;当你感觉天气凉快去打球了,这也就是他回家休息的时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寿阳杯’门球王的桂冠落于他手也是我预料之中的事了!


发表于 2011-12-5 10: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李兰贵老师学习;您棒极了;{:soso_e163:}
发表于 2011-12-5 11: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zhouxilu 于 2011-12-5 12:04 编辑

ALIM0030.JPG 狂人闪1.gif

千佛星--托塔天王--狂人--刘会军曰;地文星-圣手球王--李兰贵在霸州练成门球人的--绝世奇功、、、
发表于 2011-12-6 13: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球王刻苦练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