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558|回复: 22

进攻型战术“昙花一现”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8: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攻型战术“昙花一现”的思考

回顾几年前,以“得分不封顶”为亮点的2011规则面世后,全国门球人,受到极大鼓舞,因为它不仅是被写进规则正文的首个“中国元素”,还预测它能解决比赛中留球过多、比分过低、很少有远攻,观赏性差等问题。于是,随着2011规则的执行,以远攻为主要手段的新的战术设计、实施,遍地开花。开局一改过去1号二门占位,2号留球的老套路,为1号直接攻打二门,成功后抢占三门,为夺取高分奠定基础。2号则有的占二门,有的竟也攻二门,成功后去四线中或四角,待进三门。3号一般也不留球了。总之,一时间球场上显得活跃了许多,反复留球、躲躲闪闪的少了,敢于进攻的多了,三门取代二门成了双方争夺的制高点,这是早就该有的好现象。

然而,好景不长,经过实战的检验,这种开局就大胆进攻的战术,弊大于利,原因是攻二门的成功率,多数球队达不到50%,有的甚至只有2030%。而一旦攻二门失败,停在二门后,被对方后续球打掉,就会很被动。于是,积极攻打二门,争夺高分的热情逐渐凉下来。从近期几次全国性大赛看,战术基本倒退到2011年前的保守模式,只求胜,不争高分,多数队回到了1号二门站位,23号一门留球的开局老路。当然,也有少数还坚持的,我县代表队,就曾利用一名过二门成率高的队员打3号,进一门冲二门,成功抢占三门的战术,在唐山、北戴河多场高分战胜强队。

战术回归老路,得分也就降到低水平,而且是技术越高,得分越低。以不久前举行的一次名牌比赛为例, 小组循环赛中,共有147场(队次)得分在9分一下,占小组循环阶段总场数264场的55.6%。第二阶段淘汰赛,球队的技术水平,应该说比小组循环赛,要高得多。而得分却明显低于小组循环赛,共29场比赛,得9分以下的场(队次)高达19场(队次),占到65.5%,比小组循环赛高出10%。高分,小组循环赛25分以上8队次,最高39分;淘汰赛,25分以上,只有一个28分。淘汰赛阶段,也是轮次越高,得分越少。第一轮15场,场队均得11.9分,第二轮8场,场队均得11.6 ,第三轮,共4场,场队均得9.6分。比赛时间、场地等条件相同,这种情况是极不正常的。篮球,美国的水平,总体高于中国,NBA总体得分高于CBA,这是符合规律的。门球却相反,究其原因,是技术越高,留球越多,界外球越多,“轮次空转”越多,有效击球次数越少。这种机制,是落后的,而形成这种机制的根源,在于允许将对方球打出界外。它决定了,战术的设计必须以“消灭”对方和不被对方“消灭”的“控势”为主,得分是第二位的。

得分“不封顶”后,战术变化的反复,值得认真思考。思考一,为什么多数队不敢追高分?因为远距离进攻风险大,怕欲速不达,弄不好会输球,这是有道理的,“死亡之剑”(被打出界外)就高悬在远攻的头顶上,而一旦“缺号”,整个防御链条就断裂,出现缺口,全局陷于被动。

思考二,现有技术为什么和得分不封顶的规定“不匹配”,远攻技术水平为什么难以提高?这其实和第一个问题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长期以来,门球比赛,就是靠近距离技术与战术的结合加幸运来取胜的,远技术在正式比赛中很少用,当然,平时也就很少练,偶尔用成功率也不高。不练——不高——不用,恶性循环,必然就是这样的结果。

我的结论是,得分不封顶的规定,本该推动战术的创新,技术的提高,使门球比赛更有观赏性。然而,它所催生的战术改革,被“打出界外”这支高悬的“死亡之剑”釜底抽薪,昙花一现。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 金钱 +2 票数 +8 收起 理由
蓝天门球 + 2 不主动远攻是门球场地决定的。不知是否认可.
球门王将 + 2 + 2 赞一个!
罗珊 + 2 赞一个!
烧火将 + 2
甘夕阳无限好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13 15: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继“限双”后,又一个没有达到目的的改革措施。

点评

不能说是失败,是改革力度不够大,没有配套措施,是孤军作战。假如,执行不得打出对方球的规定,肯定就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13 1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17: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生畅谈 发表于 2014-11-13 15:42
继“限双”后,又一个没有达到目的的改革措施。


能说是失败,是改革力度不够大,没有配套措施,是孤军作战。假如,执行不得打出对方球的规定,肯定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4 08:2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思考一、思考二颇有见地,认同;苦练并掌握“远技术”,克服“打出界外”,才能能使门球比赛更具观赏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4 08: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4 12:0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哪天将棋类规则改成不允许吃对方棋子,估计观赏性会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4 14: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4 15: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自身的特性,三门一柱,一人上场九人站,一场球人平上场两分钟的运动,已经受到很大局限,本就没有多少观赏性,不管规则怎么改,都不可能引起人们强烈的观赏欲!不可能提高多少观赏性。

点评

门球比赛,无身体接触,也不那么激烈,但不失智慧的技战术;门球比赛,动作舒缓,神态从容,是一项优雅的运动。门球的潜在魅力是客观存在的。  发表于 2014-11-15 09:02
这就涉及到怎么欣赏、会不会欣赏门球的问题。门球是清净人的运动,有的人硬要把门球搞成热闹的运动,限双是这个目的,得分不封顶还是这个目的,所以失败是注定的。  发表于 2014-11-14 1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4 16: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旗老师分析、提出的问题,真有那么回事。
但是打球、既然有场地限制,就必定会有界外球。这是球类运动共同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门球运动不能冒然决定取消界外球。
如何公正、合理对待界外球,梳理一下不知到能够设计出多少种方案来?
我深信:其中必有一种较可行的科学方案。

摸着石头过河寻找吧!

点评

门球运动不能冒然决定取消界外球。 我从来也没有提过取消界外球的建议,我只是想,规则的设计,应该把界外球的出现,限制在本方失误、犯规造成的范围内,没有被对方闪出、带出、顶出界外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14 17: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7: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萤火虫 发表于 2014-11-14 16:42
军旗老师分析、提出的问题,真有那么回事。
但是打球、既然有场地限制,就必定会有界外球。这是球类运动共 ...

门球运动不能冒然决定取消界外球。

我从来也没有提过取消界外球的建议,我只是想,规则的设计,应该把界外球的出现,限制在本方失误、犯规造成的范围内,没有被对方闪出、带出、顶出界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5 09: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思考呃,实际就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5 11: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分不封顶”,曾经被宣扬的天花乱坠,好像是中国人发明的包医门球百病的灵丹妙药,必将成为“引领世界”的一面旗子。但是四年过去了,并没有看到这一改革对促进门球发展的功不可没的贡献,更没有引领世界。反倒因为“改革方案”设计的不合理,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从11规则出台就受到了严重质疑和不绝于耳的批评。
  没有冷静的深思熟虑,为标新立异、为引领而改革,99版限双,11版不封顶,让国内门球人接连的吃着这些夹生饭。

点评

99版限双和11版不封顶,不是同一性质的问题。99限双根本不是改革,合法的行为限次数,这本身就没有道理。加之设计不合理,文字表述不准确,下边难以执行,短命是注定的。而不封顶确为改革措施,问题是没有融入规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15 17:26
无论是"限双"还是"得分不封顶",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要害,因而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进一步的改革应在界外球区分已方球和对方球,比赛用时分开计时这两方面下功夫。  发表于 2014-11-15 1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5 12: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认为不管门球规则怎么改,一人上场九人站的门球运动,是不会吸引大多数人参与的。

点评

说得对,赞同。  发表于 2014-11-15 14: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5 14: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停板 发表于 2014-11-15 12:17
俺认为不管门球规则怎么改,一人上场九人站的门球运动,是不会吸引大多数人参与的。

说得对,赞同!我们曾经常动员新手参与打门球,但基本听到的是:半天打一回,半天打一棒,打不好还要挨骂、受指责,没意思。所以新手越来越少,门球场越来越冷清。

点评

门球的运动量过低是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如果改为;单打比赛用10个球,双打8个球,三人团体6个球,应该会好些吧。  发表于 2014-11-16 09:47
我赞同  发表于 2014-11-15 20:50
谢谢德哥的支持!  发表于 2014-11-15 19: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17: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静风闲 发表于 2014-11-15 11:27
  “得分不封顶”,曾经被宣扬的天花乱坠,好像是中国人发明的包医门球百病的灵丹妙药,必将成为“引领世 ...


99版限双和11版不封顶,不是同一性质的问题。99限双根本不是改革,合法的行为限次数,这本身就没有道理。加之设计不合理,文字表述不准确,下边难以执行,短命是注定的。而不封顶确为改革措施,问题是没有融入规则“里”边去,”悬空“存在,没有与其配套的改革措施,属于”孤军深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