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烨鹤 于 2014-9-27 17:44 编辑
一组网文和我的评论 问:有什么比赛可以改变现场的判决? 如果是有录象的 ,如击剑 ,拳击 ,等 ,都是可以的 ,但是很少见 .
就拿中国这次奥运会的 陈中来讲 ,在比赛的最后 (陈中当时有 1分在手 ),别人踢了一下她的头部 ,但裁判没给分 ,结果 陈中以 1比 0赢了比赛 ,别人马上提出改判 ,后来经过看录象就改判了别人踢了一下她的头部得到 2分 ,陈中以 1比 2输了 .说明并不是所有比赛对瞬间即逝的过程都是不可再追究。
成都日报 2005-9-7 5:11:38
FIFA历史性改判 ——首次因误判改变比赛结果
国际足联( FIFA)日前作出决定,由于日本裁判 吉田寿光的严重技术性失误, 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 乌兹别克斯坦队主场 1∶ 0击败 巴林队的比赛结果无效,两队将在原赛场重赛一场。在现代足球史上,这是首次因裁判问题而改变比赛结果。
9月 3日, 乌兹别克斯坦队坐镇 塔什干主场迎战 巴林队。上半场第 39分钟乌队赢得一个 点球, 杰帕罗夫主罚命中,但当值主裁 吉田寿光以乌队队员提前进入禁区为由,宣布进球无效。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根据规则将重罚 点球时, 吉田寿光作出了一个 令人难以置信的判决 ——他示意由 巴林队主罚 间接任意球。赛后,比赛监督在安抚愤怒的 乌兹别克斯坦队员时表示,吉田的判决是根据国际足联新规则执行的,乌兹别克斯坦足协随即正式向国际足联提出申诉,要求更改比赛结果并判定乌兹别克斯坦队以 3∶ 0获胜。
国际足联新规则第 14章第 3款规定:当 点球主踢队员的同队球员提前进入罚球禁区或距点球点不足 9. 15米时,如球入球门,应该重踢;如果球未进入球门,则应由守方球员踢 间接任意球。很明显,吉田寿光搞混了规则,闹出了一个大笑话。这名裁判在东亚四强赛上就曾闹出 张冠李戴的笑话,如今又一次证明了他水平的拙劣。国际足联最终裁定,主裁判确实犯了严重技术性失误,比赛结果无效,两队须择日重赛,同时乌足协改判 3∶ 0的要求被驳回。世界足坛并非没有改判先例,但因裁判问题更改比赛结果还是首次。 说明即使是世界足联也不是毫无松动的支持裁判,
网球: 比赛时如设裁判员,裁判员的判定就是最后的判定。比赛大会如没有裁判长,运动员对裁判员涉及有关规则判定有异议时,可提请裁判长解决,裁判长的判定就是最后的判定。 在团体赛中,球场上的裁判长有权更改任何判决,他还可以指示裁判员判该分重赛。 裁判长有权做最后的的判定!
篮球 如果大家印象深刻,则一定会记住上赛季 易立绝杀 福建队的那一幕,在上赛季,江苏同福建队的比赛中最后时刻也出现了争议画面,当时易立出手投篮被阿巴斯封盖,当值裁判用了 8分钟的时间确认易立绝杀有效,这一次的录像回放得到了多方的好评。 篮球的判定有更改的情况。
网上文章文章: 现代科学改变了这一切,电视慢镜头回放、或高清摄像可立即找到球是否出界、手是否触球、是否超时的“证据”,无须讨论,几乎不耽误时间,尤其本已中断了比赛、有争议的重大判罚,慢镜头一目了然。是否改判,就只剩下裁判和那句离开了体育就根本不能成立的话所谓的传统和尊严。所以,当几乎所有体育项目都与时俱进采用“鹰眼”、慢镜头回放,毫不犹豫服从“科技证据”、随时纠正“错判”、或一开始就以电子技术为准(田径里的起跑)时,一直坚守所谓传统的足球、法网的食古不化就被无情的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四大公开赛中至今唯一不采用“鹰眼”的法网每次碰到争议球,。。。
足球中最有争议的判罚,当属1966年世界杯决赛英格兰队赫斯特加时赛攻入德国队一球。受当时电视慢镜头技术的限制,此球究竟进没进至今都无定论。越看不清楚、越有争议,可能就是某种魅力?但如今日新月异的电视转播技术已精确到毫厘,足球仍固守所谓传统,禁止采用门线技术,甚至禁止球场大屏幕播放有争议慢镜头,就成自绝于时代。2010年世界杯兰帕德远射攻破德国队球门被裁判吹掉,已是还没等裁判中圈重新看球,慢镜头早把错判的“证据”昭示世人面前。错判尽人皆知,只有裁判还和个傻子似的,何魅力之有? 一个有错必纠、连迟到的真理都是错误的时代,还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声称“错判是最终和不可更改的”?即将开赛的联合会杯上将试行门线技术,不过是所谓“足球传统”崩溃的开始,没有人可以阻挡住历史的脚步。 对瞬间即逝的过程大家都在研究防错判的办法,门球有很多非瞬间即逝的情况,(例如裁判误用规则)为什么不让立刻申诉,当场解决?
网球裁判 在 团体赛中,球场上的裁判长有权更改任何判决,他还可以指示裁判员判该分重赛。 1 裁判长职责 裁判长有权指定或更换裁判员、 司线员、底线裁判员和网上裁判员。 当裁判员表示自己不能裁决时,裁判长可以根据规则条文决定任何得分。裁判长的决定是最后的判定。 当一场重要比赛在进行时,当决赛在进行时,必须亲临现场,最好是坐在裁判椅旁边。他应当与比赛中发生的任何事情保持密切联系,如果运动员要求明确某些事实,这时他就能以此作为判决问题的依据 和网球不同门球裁判长在比赛时间是闲人一个。
网球 “鹰眼 ”的使用让网球裁判员的压力随之加大, “今天你被挑战了吗 ”是裁判员间使用最频繁的 问候语。这个所谓的 “挑战 ”,指的就是比赛过程中一旦出现争议判罚,会有球手提出使用 “鹰眼 ”回看争议球的落点,以决定是否改判。 鹰眼技术:
八部分辨率极高的快速黑白摄像机被安置在球场周围。 采用 3D技术来模拟网球,成像的依据是三部被架设计在 “边角位置 ”上的摄像机捕捉到的素材。 选手们在每一盘皆有两次申请使用鹰眼的权利。(如遇到抢七,还可以追加一次)主裁在接受申请之后,会通过大屏幕播出“即时回放”来呈现鹰眼计算的结果。 大满贯中,法网没有鹰眼, 澳网和美网每盘球员都有三次挑战机会,而温网每盘有四次,在抢七中每个球员各加两次。 新华网日内瓦7月5日奥运专电(记者刘洋 王昭)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5日全票通过决议,允许在足球比赛中使用“鹰眼”(Hawk-Eye)与“进球裁判”(Goalref)两项技术来裁定进球是否有效。这是足球规则第一次允许使用技术来支持裁判的判决。 用新技术来防止对瞬间即逝的过程的误判是潮流,
门球用不起新技术,但是对非瞬间即逝的过程的判定不能给裁判一点监督,给运动员一点申诉机会?给裁判长多一点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