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雾灵山豹 于 2015-10-30 21:30 编辑
旋 拨 撬 雾灵山豹 2015-10-30-20:26
上手小臂与球杆,瞄准线,组成三维立体直角坐标关系,见图1和图2及图3
以肘关节为支点,小臂旋转球杆,见视频1 视频中就是我要求的旋。旋限于上手发力。 注意旋的握杆,大拇指在上面,手指全部握紧球杆,见图4 由于小臂的空间方向是固定的,球杆顶部圆心的空间位置是固定的,所以由小臂旋转带动的锤子运动方向也是固定的,基本上不产生误差,这是“旋”的最大优点。因此,我们在发力击球时,应当最大限度地用“旋”力,以达到提高准确率和稳定性的目的。但是,“旋”的最大力度有限,最大力度能将本球击出15米左右(在人工草皮上),所以,还需要使用“拨”和“撬”。 2 拨 上手握住球杆顶部固定住,下手以肘关节为支点,小臂发力,用食指和中指沿瞄准线将球杆拨出。见图5
注意下手食指与中指拨杆的形状,像两个钩子底部圆滑部在拨球杆。见图6
还得注意,下手要松,不能紧握球杆。只有拨力,没有其它握紧力。如此拨出的球杆,锤子不产生偏转,容易提高命中率。下面是上手固定球杆顶部圆心不发力,单独由下手拨球杆的视频,见视频2
controls="controls" controlslist="nodownload" oncontextmenu="return false" x5-playsinline webkit-playsinline playsinline >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is tag “旋”和“拨”组合,在人工草坪上发力,已经足够。但是在天然草坪,仍显不足,还得加上“撬”。 3 撬 以下手握杆部位为支点,由上手小臂发力,沿着瞄准线向横膈膜拉球杆,以此撬动本球,就是我说的“撬”力。 由于下手在1/3处握杆,位移有放大,“拨”时,锤子位移是“拨”位移3倍,“撬”时,锤子位移是“撬”位移两倍。 下面是“旋”“拨”“撬”组合使用时的视频,见视频3 controls="controls" controlslist="nodownload" oncontextmenu="return false" x5-playsinline webkit-playsinline playsinline >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is tag controls="controls" controlslist="nodownload" oncontextmenu="return false" x5-playsinline webkit-playsinline playsinline >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is tag 旋拨撬正撞击技术是我最新研究成果,出现还不到一个月,却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1锤子击球偏差小,准确率高,稳定性高; 2可以不同场合使用 可以单使用 单独旋,单独拨,单独撬 用于小距离球 可以双组合 旋拨,旋撬,撬拨 用于中大距离球 人工草皮 可以3组合 旋拨撬 用于顶球,天然草皮 3全部采用小臂发力,减轻大脑协调指挥负担 这是一项新技术,需要实践和总结,希望球友们共同研究,提出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