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中国门球网 返回首页

王歌@的个人空间 http://www.menqiu.com/?39615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干部”们到底还能不能喝酒?

热度 4已有 107 次阅读2025-8-8 13:57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干部”们到底还能不能喝酒?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干部”能否喝酒,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依据不同的场景和相关规定来判断。
 在公务接待场景下,有明确的限制。根据《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办发〔2013〕22号),接待对象应按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安排一次工作餐,且不得提供高档酒水。这意味着在正常的公务接待中,高档酒水是被严格禁止的。
       该规定旨在遏制公务接待中的铺张浪费之风,规范公务行为,避免因公务接待中的不当消费引发廉政等问题。同时,财政部、中组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财行〔2016〕540号)也明确指出,培训用餐不得提供烟酒。这是为了保证培训的严肃性和经费使用的合理性,防止借培训之名进行不当消费。
  党员干部违规饮酒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违规饮酒极易引发酒后失德、酒驾醉驾、廉政腐败等系列问题。因此,从纪律和作风建设层面,对干部饮酒进行严格约束是必要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强调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不断锤炼过硬作风,守好廉洁自律底线。这说明即使在非公务接待场合,党员干部也不能毫无节制地饮酒,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和作风。
      然而,在非工作时间、非公务活动中,干部作为普通公民,在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是可以适度饮酒的。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因饮酒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更不能出现酒后违法违纪等行为。
       不同地区和单位可能还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具体的禁酒规定。例如,有些地方可能会出台“禁酒令”,严禁干部在工作日午间饮酒,或者在执行特定任务期间禁止饮酒等。这些规定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干部能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履行职责,维护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形象和公信力。
     综上所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干部”在公务活动和特定工作场景下,饮酒受到严格限制,甚至被禁止;在非工作时间和非公务活动中,可以适度饮酒,但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同时要符合所在地区和单位的相关规定。干部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做到饮酒有度,不逾矩、不违规。



中纪委再划红线!下班后这5种饭局宴请,公职人员千万别碰!

       饭局变"雷局"?中纪委这五道"送命题"千万避开!
       你以为下班后的饭局纪委管不着?大错特错!中纪委最新划定的5条"八小时外"饭局红线,条条是"高压线",碰不得!饭桌之上,觥筹交错之间,纪律意识一旦松懈,就可能踩雷!这可不是管你吃饭,是管你饭碗,饭局纪律绝非小事,务必牢记在心。
       红线一:私人聚餐,休想掏公家腰包!
 案例重现
       某局局长张三为庆祝儿子高考金榜题名,在五星级酒店摆了三桌。结账时他灵机一动:"这算单位团建!"结果审计时露馅——酒店发票备注栏赫然写着"私人宴请"。最终张局长因违规使用公款被记过,儿子升学宴成了"处分宴"。
       划重点
       无论这顿饭是亲友聚会、同学叙旧,还是纯粹个人社交,本是你私人掏腰包的事,就绝对、绝对不能动用一分一毫的公款!用公款为私人消费买单,性质就是违规公款消费,说穿了就是侵占公家利益,属于严重违纪行为,一旦查出,轻则处分,重则丢官!
       避坑指南
       结账前默念三遍:"这顿是给爹妈接风?自掏腰包!给同学庆生?自掏腰包!哪怕请暗恋对象吃饭……"(当然,这种情况我们更建议使用个人储蓄)

  红线二:私人会所,请自觉绕道!
       魔幻现实
       某市住建局王科长被举报:每周三晚七点准时出现在某"茶艺馆",但从未见过他品茶。纪委突查发现,该场所实为会员制隐秘赌场,王科长两年间在此输掉300万,最终喜提"银手镯"一副。
       划重点
       别以为下班时间、私人场合就没人管!私人会所往往是隐蔽的腐败温床,极易滋生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更严重的是,这种行为极大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助长奢靡享乐歪风,带坏社会风气。这种场所,无论多高端、私密,公职人员请自觉远离!
       避坑指南
       遇到装修像《小时代》取景地的场所,先查营业执照。看到"会员制""不对外开放"等关键词,立刻启动"雷达预警系统"——这地方,去不得!
   红线三:"找下家报销"?此路不通!
       经典翻车
       某街道办李主任周末请老同学吃饭,饭后把发票混在公务接待单据里。财务小王发现端倪:"这顿1888元的澳洲龙虾,和上周扶贫考察的盒饭发票放一起?"最终李主任因套取财政资金被撤职,同学情谊变成"塑料友谊"。
       划重点
       饭局结束,千万别想着把账单甩给下级单位或者有业务关系的公司单位去报销!即使是"八小时内"的公务商务接待,也绝不允许转嫁、摊派吃喝费用。"八小时外"的私人吃喝更与公事无关,让管理服务对象或下级单位买单,就是典型的违规行为,是变相索要和转嫁负担!
       避坑指南
       开发票时多看两眼:抬头是"XX局"还是"个人"?如果是前者,请立即撕毁并重新索要!记住:你的钱包,才是最可靠的"接盘侠"。
       红线四:内部场所,严禁"开小灶"待私客!
       魔性操作
       某国企老总把内部食堂改成"私房菜馆",工作日招待客户吃工作餐,周末则变身"会员制高端会所"。直到审计发现,该食堂每月采购300斤和牛、200瓶茅台,最终老总因私占国有资产被查,食堂厨师成了关键证人。
       划重点
       单位内部的接待场所,只能用于单位正常的公务接待活动。记住三个"不得":不得在里面用公款大吃大喝;不得用这些地方接待干部职工的私人亲戚朋友;更不得把这些地方借给外单位的人来接待他们的私客。内部场地姓公不姓私,功能绝不能错位!
       避坑指南
       带亲友参观单位食堂时,请牢记三句话:"这是吃工作餐的地方""我们领导都吃15元套餐""对,连醋都是散装的"。必要时可展示本月菜单以证清白。
   红线五:生活奢靡?纪律面前没"下班时间"!
       人间清醒
       某90后公务员小赵因在朋友圈晒"米其林三星探店vlog"被约谈。视频中他边切和牛边说:"月薪5000也能活成贵族!"调查发现,其信用卡月均消费超3万,最终因违反生活纪律被调离岗位,vlog变成"反面教材"。
       划重点
       公职人员的形象,是24小时在线的,绝不能"八小时内"装简朴,"八小时外"就原形毕露,讲排场、比阔气,追求奢靡享受!一顿饭动辄上万,铺张浪费,这不是享受生活,而是脱离群众的腐化病根!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崇尚节俭,自觉抵制奢靡之风。纪律,没有"下班"一说!
       避坑指南
       发朋友圈前先做"纪律审查":晒美食?必须配文"单位食堂新菜式";晒旅行?定位改成"红色教育基地";晒包包?立刻补一句"A货,支持国产品牌"。
       饭局生存指南
       饭前三问:谁买单?在哪吃?和谁吃?
       饭中三不:不谈公事、不签文件、不拍合照
       饭后三查:发票抬头、转账记录、朋友圈定位

       终极心法
       把每次饭局都想象成"纪委突袭现场",把每道菜都默念成"纪律考试题"。当你学会在鲍鱼面前谈理想,在茅台杯中品初心,恭喜你,已经修炼成"饭局防弹衣"!
       公职人员的社交圈,从来不是法外之地。这五条红线,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
       毕竟,能管住嘴的人,才能守住心;守得住心的人,方能走得远。下次端起酒杯前,请默念三遍:这顿饭,值得用前途买单吗?



路过

雷人

握手
4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海兰 2025-8-8 14:33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回复 翔云 2025-8-8 18:18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回复 花甲子 2025-8-8 19:10
研究得很细致,完全可行。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11 15: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