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中国门球网 返回首页

花甲子的个人空间 http://www.menqiu.com/?13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成语典故一百四十六----146、黄绢幼妇

热度 3已有 29 次阅读2025-8-13 04:38

成语典故一百四十

146、黄绢幼妇

后汉时,浙江上虞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子,名叫曹娥,因为父亲溺死江中,投江寻觅父亲的尸首,终于淹死,人们称她为孝女。当时的“上虞长”杜尚,请人作了一篇诔辞,刻上石碑(即曹娥碑)来纪念她。

《曹娥碑》这篇诔辞,据说是度尚请邯郸淳作的。那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极有文采,竟当场一挥而就,写得非常出色。著名的文学家蔡邕yong曾特地去看这个碑。可是 当他到达时,天色已晚,他在暮色苍茫中,用手抚摸着读完了碑文。就在碑的后面,题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人们谁也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

据《世说捷悟》说,后来,曹操和他的“主薄”(秘书)杨修曾在曹娥碑附近经过,他们也参观了碑。(《三国志》说,曹操和杨修是在蔡邕yong的女儿蔡琰家里看到了《曹娥碑》的拓本。)曹操看到蔡邕的题字,问杨修是什么意思。杨修答道:“黄绢,色丝也,丝旁一个色字,是‘绝’;幼妇,少女也,女旁一个少字,是‘妙’;外孙,女之子也,女旁一个子字,是‘好’;齑ji,是辛辣的蒜泥、葱末之类,齑臼,是捣蒜的钵子,是受辛之器,受辛二字合并为一,是‘辤ci’字,(辤,同‘辞’或‘词’)。”这是蔡邕称赞碑文,说它是‘绝对好辞’!曹操听了,暗暗佩服杨修的聪明。

后来有人引用这个隐语,在称赞什么人或事物“绝妙”的时候,不说“绝妙”,而说“黄绢幼妇”。同时,称赞诗文写得极好,也用“绝妙好词”这个成语。

木兰花黄绢幼妇

上虞江畔遗碑处,孝女英名垂万古 。曹娥投水觅亲骸,佳话长传情未负

蔡邕妙笔留奇语,黄绢幼辞藏隐寓 。才思杨修解真意,绝妙好辞传美誉


路过

雷人

握手
3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海兰 2025-8-13 11:35
为花老师的成语典故一百四十六----146、黄绢幼妇好文章点赞!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13 19: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