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成语典故一百四十五
145、怀刺不适
后汉人䘽衡,字正平,有文才,性刚强。京剧《击鼓骂曹》中,裸身击鼓、指着曹操大骂的,演的就是他。据《后汉书●䘽衡传》说,他一生很不得志,被杀的时候才二十六岁。他从未向瞧不起他的高官贵人低头,也似乎从未遇到过值得他敬佩的人物。汉末建安初年,䘽衡来到当时的京都许昌。将入京都的时候,他就暗暗准备了一张名剌,藏在怀里,希望在人才集中的京都,能访到一位理想的人物,好去拜见求教。然而,他很失望,直到最后离开京都,他的名剌,始终没有用出去。这张名剌,已经在他的怀里磨得字迹漫灭,几乎破烂了。
名剌,是写着自己姓名的帖子。古时求见有地位的人物,必须先递名剌;主人看了客人的姓名,不愿接见的就拒绝或托故不见,应当接见的就按客人的身份,分别以不同待遇来接见。
磨得字迹漫灭了的名剌,叫“漫剌”。宋朝黄庭坚有诗道:“过阅王公门,袖中有漫剌。”----宁愿让名剌在袖中磨烂,也不肯轻易去巴结王公大人。
“剌”字注释:la四声,违背长情、事理、乖张;la二声,同“拉”,此处读四声。
采桑子●怀刺不适
建安岁起寻贤路,怀揣名刺。心向高枝,遍访无门意渐迟。
颍川羁旅情何寄,刺字将蚀。壮志成痴,落寞空怀不得施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12 2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