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4
读书笔记11-1
第四章诗词的结构及其语法特点
第一节 诗词的节奏
(一)诗词的一般节奏
这里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是以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如下表:
三字句: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四字句: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五字句: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六子句: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七字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这个角度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口诀是基本正确的:因为第一、三、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四、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必须分明。
意义单位常常是和声律单位结合得很好的。所谓意义单位,一般地说就是一个词(包括复音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或一个句子形式;所谓声律单位,就是节奏。就多数情况来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试把诗句按节奏分开,每一个双音节常常是和一个双音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形式相当的。例如: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
同时,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移动之后,就成为了下面的另一种情况:
三字句: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五字句: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字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句:
须---晴日。(毛泽东)
雨后---复---斜阳。(毛泽东)
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
实际上,五字句和七字句都可以分成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分成四三。这符合大多数的情况。但是,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性也不能绝对化,有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这种方法概括的。例如折腰句,按语法结构是三一三。如陆游《秋晚登城北门》:“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如分两半,只能是三四,而不能分成四三。
在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结构。
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我们把常例和变例区别开,节奏的问题就清楚了。
(三)词的特殊结构
词谱中有着大量的律句,这些律句的节奏自然是和诗的节奏一样的。但是,词在节奏上有它的特点,那就是那些非律句的节奏。在这里语法结构对词的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3-10-4 22: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