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中国门球网 返回首页

张口笑的个人空间 http://www.menqiu.com/?1022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4年《家庭保健报》知识精选(1)

热度 2已有 943 次阅读2014-6-10 13:43 |个人分类:健身养生| 保健, 知识


中药粉治皮肤过敏
    具体方法:取防风30克、甘草30克、白术30克、黄芪30克、薏仁100克,把这5味中药放到粉碎机里打成粉,每次取10克泡水喝。
    这5味中药打成粉后,呈白色粉末状,泡的水喝起来一点也不苦。坚持喝几次后,面部过敏症状就会有所改善。此外,薏仁有除湿的功效,长期饮用还有美白皮肤的作用。
广西医科大学 吕斌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4月29日第4版“家庭医生”





体质有偏颇该如何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将人的体质分为平和、阳虚、气虚、痰湿、湿热、阴虚、血淤、气郁、特禀等9种基本体质类型,除了平和体质,其他8种都是有偏颇的。不同体质的人对应着一些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疾病风险,同时也应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那么,对于体质有偏颇的人来说,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调养呢?
气虚体质:容易感冒容易累
——要当心鼻咽癌
    魏女士的口头禅是“累死了!”平常,她总显得比同事疲倦,经常是“能坐着就不站着”,面色发黄还长斑,才30多岁,就整天无精打采。中医师认为,魏女士是典型的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者具体表现为:头发不太有光泽,面色发黄或苍白,目光少神,唇色不是很红,舌淡红,脉象虚缓,平时不爱说话,语声较低,精神不振,身体易疲劳、出汗,呼吸短促,且性格内向,情绪不够稳定,比较胆小。
    气虚体质者容易感冒,还易患内脏下垂,如胃下垂等,病后不容易康复。气虚体质者更容易得鼻咽癌的说法由来已久,虽然在临床上没有做特别统计,但气虚造成痰阻,痰热淤毒在鼻腔,堵塞经络,日久极可能形成癌变,应注意预防。
    气虚体质者的饮食要坚持“益气”的原则,日常生活中,宜多食益气健脾、性平味甘的食物,如鸡肉、牛肉、鳝鱼、鳜鱼、黄豆、粳米、黑木耳、大枣、桂圆、樱桃、生姜、蜂蜜等;少食耗气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忌食生冷性凉、油腻厚味、辛辣食物。同时,气虚体质者运动时应以和缓为主,可根据体能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不宜做剧烈运动。
阳虚体质:手脚冰凉最怕冷
——多听激昂音乐
    小高姑娘怕冷是出了名的,即便是阳春天气,她也经常是手脚冰凉,尤其是背部和腹部特别怕冷,有时月经还延迟。从症状上看小高姑娘属于阳虚体质。阳虚体质者因阳气不足,常有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特征,耐夏不耐冬。
    阳虚体质者具体表现为:形体白胖,肌肉松软不实,易困多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形寒肢冷,腰膝酸冷,喜热饮食,不敢吃凉的东西,精神不振,一般性格多沉静、内向。
    对于阳虚体质者来说,补阳应该是第一位的,而补阳多从补肾入手,不过,应该慢温、慢补,缓缓调治,兼顾脾胃。阳虚体质者平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尤其是足部、背部及下腹部,夏季应避免吹空调、电扇。“动则生阳”,因此应加强体育锻炼,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每天坚持,具体项目视自己情况而定。经常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还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
     阳虚体质者还应该注意精神调养,避免消沉。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为情绪不佳,易于悲哀,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消除不良情绪,多与人交谈,平时多听一些激昂的音乐。
阴虚体质:手脚心发热口干
——午休很重要
    人到中年,就如从夏入秋,很容易出现肝肾阴虚问题。与阳虚体质正好相反,如果一个人怕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那就是阴虚。
    阴虚体质者饮食上可常选用银耳、百合、莲子、山药熬粥服用,可酌情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少食性温燥烈食物,还要戒烟限酒。
    同时,阴虚体质者起居要有规律,中午要保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并及时补充水分。另外,要注意调节情绪,遇事冷静,可以通过旅游、练书法、下棋等来陶冶情操,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 
痰湿体质:油光满面肚子大
——要多游泳防心脑血管病
    陈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肚大腰圆、面部及脑门油光闪亮。但据他讲,一到夏天,他老感觉头晕、心慌,晨起有痰。医生建议他,在用中药调理的同时,要少荤多素勤运动,最好能坚持每周游泳两三次。
    陈先生是典型的痰湿体质。早晨起床总有痰堵在喉咙处,是因为中气不足,脾虚不运,造成水湿停留,凝聚为痰。痰湿体质的最大特点是:体胖心宽。
    体形肥胖,喜欢吃甜腻食物,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胸闷,容易困乏,大便正常或较软散,小便不多或微混;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性格温和、稳重,“能忍常人难忍之事”,这些都是痰湿体质的特征。
    痰湿体质除了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不节制、营养过剩、缺少运动等有关。
    痰湿体质者易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痰湿体质者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每餐宜吃七八分饱,酒类不宜多饮,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具有健脾利湿、宣肺祛痰作用的食物,如萝卜、紫菜、薏苡仁、冬瓜、赤小豆、扁豆等,少吃甜、黏、油腻的食物。
    痰湿体质者不宜长时间呆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要保持心情舒畅,多动脑;还要注意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如游泳、散步、慢跑、球类、八段锦以及各种舞蹈等,运动时微微出汗效果更佳。
湿热体质:“口气”脾气大
——饮食清淡忌辛辣
    吴先生具有痰湿体质的特征之一——“面部及脑门油光闪亮”,再加上他老是犯困,便认为自己属于痰湿体质。当中医师说他是湿热体质时,吴先生很是疑惑。
    中医师指出,痰湿体质者多是“面部及脑门油光闪亮”,而湿热体质者多表现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之所以有相似之处是因为都存在“水湿内停”。不过,湿热体质者是湿与热并存。
    湿热体质者容易生粉刺、疮疖,舌苔黄腻,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与痰湿体质者相似,湿热体质者的小便也不多,但前者浑浊后者发黄,大便两者区别较为明显,前者正常或较软散,后者则黏滞。
    与痰湿体质者温和、稳重的性格截然相反,湿热体质者表现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
    湿热体质的形成除与环境有关外,与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关系最大,如喜欢吃煎炸烧烤、甜腻、辛辣等食物和嗜好烟酒。
    湿热体质者要饮食清淡,禁食辛辣、甜腻食物,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有清热解暑功效的绿豆,可谓湿热体质者的一味“良药”,还有空心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另外应戒除烟酒。
血淤体质:脸色较暗易疼痛
——凡事别太小心眼
    “面暗唇紫经常痛,多扰白领和女性”,据中医介绍,血淤体质是九种体质中最容易分辨的,此种体质者最有效的养生方法是多运动、少生气。
    血淤体质者的特点很明显,如体形偏瘦,脸色较暗,可能还有一些斑点,舌头是暗的,嘴唇也发紫发暗,眼中常有红丝,刷牙时牙龈易出血;肌肤饱满匀实却常感粗糙。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经常出现疼痛,平时没事也常会感觉这儿疼那儿疼的,位置不固定,女性多表现为痛经,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头痛或乳腺增生。
    血淤体质多见于脑力工作者,其中女性居多。血淤体质者性格偏于内向,容易生闷气,遇事易烦躁,健忘。
    血淤是由于体内气滞引起的,那么在饮食上,血淤体质者就要选择那些能够行气活血的食物,如黑豆、黄豆、小麦、葱、黄花菜、紫菜、海带、山楂(糖尿病等患者慎用)等;也可用玫瑰花泡茶喝,疗效也很明显。不过,要从根本上改善血淤体质还得靠自己,一定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凡事别太小心眼,只有精神愉快才能气血和畅。
气郁体质:形体偏瘦易失眠
——广交朋友多参加活动
    气郁体质者的特征最明显:形体偏瘦、易失眠、性格内向。传统中医望闻问切,气郁体质者面色晦暗,脸上多有色斑、黑眼圈;舌暗红,舌苔白且稍腻;脉象弦细。气郁体质者多肠胃不好、睡眠不好、小便正常、大便干,性格忧郁脆弱、敏感,甚至多疑,像林妹妹一样容易对落花、雨季伤感。
    忧郁是气郁体质者最显著的特点,因此,调养先得从情志方面入手,广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他人交流。饮食调养方面,多吃小麦、韭菜、海带、萝卜、葱、橙子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助阳作用的食物,常用玫瑰花、茉莉花、橘皮泡茶喝,也可少量饮用葡萄酒。
特禀体质:最容易过敏
——调理肺脾肾功能
    生活中,发现有人这不敢吃,那不敢碰,人们就会觉得这个人太娇气了。其实,人家还可能真是一种特殊的体质禀赋,即由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状态的体质。
    特禀体质,顾名思义就是先天的特殊体质,常见的多属过敏体质。他们不能像平常人一样从容、随意地过日子,时刻都要小心谨慎,以免引发意想不到的症状。特禀体质者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旧病复发。如有的人接触到花粉,就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咳嗽、呕吐、皮疹等过敏反应;有的人对药物、食物、气味过敏;有的人皮肤容易过敏,出现紫红色的淤斑、淤点等。
    特禀体质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通风,被褥、床单要常洗晒;室内装修后不宜立即使用;春季花粉较多时,减少室外活动时间;不养宠物;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参加锻炼,避免情绪紧张。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过敏的人主要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建议特禀体质者,饮食要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避开各种致敏食物,不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及鱼、虾等发物,少食荞麦、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等,可根据医生建议对症选用黄芪、当归、红枣等熬制药粥服用。
    临床实践证明,各种体质在人们身上的表现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处于此消彼长的变化中,中医师提醒,无论何种体质都需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避风寒,适寒温;调饮食,戒烟酒;慎起居,适劳逸;舒情志,少忧烦”。
主任医师 吕斌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4月24日第1、3版“健康焦点”


药食俱佳话槐花
    每年的4~5月是槐花盛开的季节。槐花不仅可供观赏,还是药食两用之品。
槐花食用方法多
    我国不少地区有蒸食槐花(将槐花洗净、沥干水分,加入面粉适量拌匀,放入笼屉中,用大火蒸10分钟后,加入精盐、香油各适量拌匀即可)的习惯。槐花最简单的食用方法是凉拌或用沸水直接冲泡。另外,槐花的食用方法还有很多,现介绍几款。
    槐花鸡蛋:将槐花洗净,放入开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挤水;鸡蛋磕入碗内,加精盐、味精各适量打散,放入槐花拌匀;炒锅内加油适量烧热,放入葱花爆香,倒入槐花蛋液煎熟即可食用。
    槐花饺子:采摘含苞待放的槐花适量,洗净,放入锅内,煮至断生即可,把槐花从锅里捞出,放在凉水里过一下,用手挤净水;韭菜适量,洗净切碎;鲜鸡蛋数个,煎熟,切碎。取与韭菜、鸡蛋用料总和等量的槐花,加入精盐、油、五香粉、鸡精、姜末各适量拌匀即成饺子馅。
    槐花煎饼:槐花洗净后控去大部分水;鸡蛋1个,打散,加入五香粉、精盐各适量搅匀,倒入盛槐花的盆中,搅匀;将面粉均匀地撒入盆中,与槐花搅成稠糊状;平底锅内加少量花生油,烧热,将调好的槐花糊倒入锅内,均匀摊开煎烙,待下面一层可以晃动时,翻过来再烙另一面,将火调小,反复两面烙,烙至两面深黄、内里已熟时即可,吃时蘸上蒜汁。 
巧用槐花疗疾病
    中医认为,槐花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解毒、止痛等功效,下面介绍几款巧用槐花治病疗疾的验方。
    月经过多:取生地、地骨皮、槐花各30克,粳米30~60克。 将生地、地骨皮、槐花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共煮粥喝,每天1次,连用3~5天。具有清热固经的作用。
    银屑病:取槐花适量,炒黄研成细末,每次 3克,每日2次,饭后用温开水冲服。
颈淋巴结核:取槐米2份,糯米 l份,炒黄研成细末,每天早晨空腹服2匙(约10克)。服药期间禁止服糖。
    治疗暑疖:取干槐米 50~100克,加水1500毫升煎汁,用棉花蘸取汁液擦患处,药汁可反复加热,每天擦2~3次,同时将药渣捣烂如泥敷于患处,一般用药 1~2天后即可见效。
温馨提示
    由于槐花比较甜,含糖量较高,所以糖尿病人忌食;粉蒸槐花不易消化,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不宜过量食用;脾胃虚寒者慎用槐花;过敏体质者慎用槐花。
执业药师 常怡勇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4月22日第5版“验方集锦”



权威专家解读
癌症治疗中的六大误区
    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何避免与肿瘤“同归于尽”?放化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家属应该怎么配合治疗?面对癌痛是否要强忍?对此,国家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重点学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教授做了相关解读。
误区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欧阳教授表示,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即手术切除治疗;内科治疗,主要包括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放射治疗等。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治疗肿瘤的新手段,如靶向治疗药物、微创外科、介入以及光子刀等,应用新技术时需要进行综合评估,以免导致“瘤去人亡”的后果。
    “目前,我国许多肿瘤患者无法得到规范化治疗,这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欧阳学农主任说,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手段。
“在提倡‘带瘤生存’的今天,更注重的是治疗能够让患者活多久,活得好不好。”欧阳学农主任一再强调,癌症病人很难用单一的治疗方式治愈,需采把传统的中医、现代的新技术与化疗、放疗等结合起来,针对具体病情制订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
误区二:放疗无异于“自杀”
    厌食、恶心、呕吐、全身无力、大小便疼痛、皮肤破溃……欧阳主任介绍说,出现上述症状,不必过于紧张,是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引起周围正常组织损伤造成的。
    治疗过程中,治疗区的皮肤会变红或过敏。清洗时,宜用温水,忌用肥皂等刺激性洗涤品,然后轻轻擦干皮肤。禁忌抓挠治疗区的皮肤,避免将过烫或过凉的东西放在治疗区的皮肤上。在治疗期间,避免将受照射区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
    宜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颈部治疗时不宜穿领口窄小的衣服。不要在皮肤上粘贴胶带,如必须使用胶带,应用纸胶带,并在治疗区皮肤外使用。不要使用任何化妆品及外用药物,不擦有刺激性或含重金属的药物,如碘酒、红汞、万花油等,也不宜做红外线等各种理疗。对需要刮胡须或刮毛发的反应区域,使用电动刮刀,不要用剃须膏或毛发祛除物。
    另外,不要盲目地大量补充保健品和“补药”,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多喝牛奶,多吃鸡蛋和其他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放疗期间部分患者会有嗅觉和味觉的改变,在食物的调配上,要注意色、香、味,少量多餐。禁烟酒,避免食用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和过硬的食物。
误区三:化疗让人不寒而栗
    溃疡、肛裂、血尿、过敏、脱发……提起化疗,许多癌症患者都会感到不寒而栗。欧阳学农主任认为,针对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癌症患者应当“见招拆招”。
脱发通常是暂时的,化疗结束后,会再长出头发来。洗头时要使用温和的洗发水和护发素,并避免过分用力梳头。开始掉头发时,可以用帽子或披巾保护头皮免受太阳光照射。
    有些抗癌药、止吐药会导致便秘,有些止痛药也会加重便秘。因此,患者要适当多喝温开水,以软化大便,并征询医生的意见,看是否可以吃高纤维食物,如粗麦面包和麦片、新鲜蔬菜水果等。另外,还要每天适当进行锻炼。
    患者的饮食要有规律,少食多餐,尽量吃清淡的流质食物,以便让肠道得到休息。腹泻可以导致重要矿物质钾的丢失,可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橘子、土豆和桃子,多饮水。避免吃高纤维食物,可选择低纤维食物,如面包、白饭或面条、鸡蛋等。要避免食用咖啡、浓茶、含酒精饮料和甜食。不要吃油煎的、油腻的或口味重的食物。避免食用牛奶和牛奶制品,包括冰淇淋,以免加重腹泻。  
误区四:家人过分“迁就”患者
    治疗期间,家属不能一味“迁就”患者。欧阳主任建议说,家属要多向患者灌输“肿瘤是慢性病”、“带瘤生存”、“适度治疗”的观点。应根据患者的性格、心态等,坦诚地谈论疾病,注意转移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关心体贴患者,但不能过分迁就照顾,助长患者一味卧床静养的惰性。在不引起疲劳和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鼓励患者适当进行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误区五:得了肿瘤哪有不疼的
    “得了肿瘤哪有不疼的”、“止痛药用多了易成瘾”、“晚期肿瘤患者才用吗啡”……“在患者预期生存时间有限时,过多关注治愈方法是错误的。”欧阳学农主任指出,治疗癌痛,是患者最基本的一种需求。从癌症患者被确诊之时起,就应该由弱到强逐级进行癌痛的治疗。
    早期、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刻不容缓,力争达到“睡眠不受疼痛影响、白天安静时无疼痛、站立活动时无疼痛”的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误区六:治疗期间照搬“数字理论”
    每天吃500克蔬菜、6种水果,运动90分钟……许多肿瘤患者,都会牢记各类“数字密码”指导自己抗癌。
    “世界上没有哪组‘数字密码’是万能抗癌的!”欧阳学农主任指出,单靠吃什么、吃多少、运动多少,是不能完全彻底隔离癌症的。事实上,比数字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观念。数字只是参考数值,是为了便于记忆和操作,没有必要奉行不悖。比如,就每天吃500克蔬菜而言,是在强化“多吃蔬菜有益健康”的观念,患者可根据不同的肿瘤和自身的病情选择蔬菜量,也可以是600克或者400克。
    正在治疗期间的患者,不论是饮食还是运动,最好在肿瘤专科医生科学、系统的指导下进行,而不是自己到处搜些知识胡乱地尝试。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吴志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4月15日第3版“特别策划”



引发胃病、加速衰老、影响容貌、易患流感……
吃盐多的危害 不仅仅是导致高血压
    高盐饮食对健康不利,因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建议值再度降低,从6克降到了5克。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建议食盐摄入量只有2~3克。这就提示人们,要尽量少吃盐。
    大家都知道吃盐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其实,长期高盐饮食给身体带来的伤害不仅如此,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吃盐过多的众多危害。

吃得过咸易引发胃病
    在我国,胃病发病率极高,这和人们吃盐过量,造成胃黏膜防护能力降低有关。胃黏膜会分泌黏液,在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如果我们吃的食物过咸,这层保护膜便会受损,使胃黏膜暴露在酸甜苦辣咸的刺激之下,甚至致癌因子也会长驱直入。盐消耗量较高的地区胃癌高发,就是这个道理。
    吉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于燕提醒:经常吃过咸的食物,容易导致烧心、胃酸分泌过多、反酸等不适,因为盐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胃酸分泌过多还可造成消化性溃疡,因为酸性的胃液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害。
    胃病患者尤其是胃酸过多或患有胃溃疡的人,平时更应低盐饮食,少吃咸鱼、咸肉和用盐加工的零食,如椒盐花生等。建议多吃偏碱性的食物,如海带、菠菜、胡萝卜、芥菜、土豆、西瓜等,尤其应该多吃水果。虾、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等荤菜则应尽量少吃,吃的时候最好与碱性食物适当搭配。
吃得太咸会影响容貌
    日前,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吃盐过多会加速人体细胞衰老进程。法国有句俗语,“美女生在山上,不生在海边。”因为生活在海边的女性平时摄入的盐较多,皮肤很容易老化。而生活在山区的女性则吃盐较少,皮肤往往光滑细腻。吃盐过多,体内钠离子增加,就会导致面部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皮肤老化,时间长了就会使皱纹增多,甚至会长出雀斑,面色黑黄,影响美丽。
    吃盐过多容易造成人们皮肤粗糙发黑,经阳光暴晒后更是明显,同时皱纹也会增多。而且,摄取过量的盐会令身体水分代谢紊乱,水分滞留在体内,尤其是面部,就会出现浮肿现象。另外,吃盐过多不仅会让头发变得枯黄,还会造成营养代谢性脱发。
吃盐过多易患流感
    吃盐过多,一方面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使流感病毒在口腔内有落脚之地;另一方面钠盐渗透性高,会抑制口腔和咽喉部上皮细胞的防御能力,从而使流感病毒容易进入人体。因此,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要少吃盐。少吃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让其分泌更多的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来对付流感病毒。
吃盐太多损害肾功能
    “吃盐太多,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张翥说,食盐中钠离子的排泄是经肾脏调节完成的,如果食盐过多,必然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肾脏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就可能造成肾小管调节功能减退,损害肾功能;尤其是肾功能不好的人,食盐过多,还会加重肾衰、水肿症状。
吃盐过多导致骨质疏松
    吃盐过多不但会诱发高血压等疾病,更会导致骨质疏松。因为食盐中的钠会消耗人体骨骼中的钙,这样日积月累,最终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中国医科大学教授王春友指出,摄入过量的钠是导致钙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肾脏每排泄1000毫克的钠,大约会损耗26毫克的钙,因此人体需要排掉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越多,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盐吃多了血糖会升高
    限盐不只是对高血压患者的“硬要求”,食盐过量还可促使血糖升高。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营养科教授唐大寒解释,低盐饮食是我们天天都向糖尿病患者反复强调的,因为有研究证实,食盐中的钠离子可增强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消化,或加速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进而引起血糖升高,加重病情。
    专家提醒,大家在炒菜时最好别加盐,起锅装盘前再加盐,同时注意少吃咸菜、咸鱼、咸肉、泡菜等。与限糖一样,这是饮食习惯的问题,长期坚持慢慢就习惯了。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4月8日第1版



春季搓背防治感冒升阳气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人体背部分布的基本上是人体的阳经,所以背部的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而春季重在养阳,如果能科学适当地刺激背部的穴位、经络,则可以起到治病保健、提升阳气的功效。
    自己搓背可在洗澡时进行,将热的湿毛巾放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发热为止。注意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搓伤皮肤。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的功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中医师 聂斌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4月1日第3版“健康焦点”



专家解读——             
牛蒡养生热

    近年来,一股“牛蒡养生热”悄然兴起:牛蒡茶、牛蒡酒、牛蒡面、牛蒡酱菜、牛蒡酥、牛蒡巧克力,甚至还有牛蒡面霜、牛蒡面膜,当然也少不了新鲜牛蒡根。从保健品专柜到普通超市、网上商城,能跟牛蒡沾上边的产品越来越多。有些商家把它称为可与人参相媲美的“东洋参”,讲起作用来真是一箩筐:能排毒养颜、减肥消脂、健胃通便、降低三高、滋阴补肾、改善睡眠、抗癌,甚至还可以使痛经、前列腺炎、胃炎、鼻炎、冠心病、糖尿病、头痛等各种疾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或消失。那么,牛蒡到底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蓝森麟教授的详细解读吧! 
牛蒡分根与子 药性功效有别
    目前,市面上多数的牛蒡食品、保健品以及超市卖的新鲜牛蒡,其实基本上都是牛蒡根。东洋参与牛蒡根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东洋参是指产于日本的人参,它的性味功效与吉林参、高丽参没有太大差异。
    临床上,用来入药的是植物牛蒡干燥成熟的果实,即牛蒡子,其性味和功效与牛蒡根不尽相同。据《中国药典?2010版》记载,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疮痈肿毒等症。而牛蒡根在《中国药典?2010版》中并没有记载。但在文献较全的《中华本草》中,对牛蒡根的药性记载则指出,其味苦、微甘,性凉,具有散风热、消肿毒的功效,对风热感冒、头痛、咳嗽、热毒恶疮等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有养生保健作用 但莫盲目轻信
    从中医角度来看,无论是牛蒡子还是牛蒡根,其主要功效都是散风热、清热解毒。牛蒡根切片晒干泡水代茶饮,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台湾传入,此后不少地方栽种,至2000年后鲜根进入超市,作为煲汤原料,如果能对症饮用,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养生保健作用。但目前市面上以牛蒡根为主要原料的所谓高科技研发的各类加工产品,其作用有被过度夸大之嫌,且价格昂贵,有一部分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跟牛蒡子混为一谈,如牛蒡子含油脂,能滑肠,但在宣传上经常被牛蒡根借用。为此,专家提醒消费者,切莫盲目轻信,特别是对声称有治疗作用或是变着法子称能让某些疾病症状得到改善或消失的牛蒡类保健品或食品,更要高度警惕。尤其是三高人群,特别是高血压患者、高血糖患者,该用药还是要按常规用药,切莫用任何保健品代替药物,以免引起病情反复甚至加重。
    有人说,从牛蒡根中能分离出抑制肿瘤生长的物质,而牛蒡子提取物能显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血糖,有抗癌活性。对此,专家解释称,这种实验室里的研究理论和结果不适宜被直接解读为人体上的效应。事实上,目前临床上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牛蒡根有这方面的奇效。
    另外,即使作为有一定养生保健作用的原料,牛蒡也有人群禁忌。据《中华本草》记载,气虚便溏者(大便不成形)忌用牛蒡子;《本草经疏》则指出,痈疽已溃(肿已经溃破腐烂并有脓液渗出),非便秘不宜服;而容易生痘生疮者只适宜在出现血热便秘之症时才服用;气虚色白,大便正常,甚至有腹泻者,也要慎服。
董海扬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27日第7版“中医保健”



春季拔火罐正当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黄启辉认为,拔火罐具有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热散寒祛淤等功效,对风湿痹痛、肌肉劳损、腰背肩臂腿痛、软组织扭挫伤、感冒鼻塞、哮喘、头痛、腹痛以及部分内伤等都有较好的疗效。经常感冒的人,平常可以通过拔火罐来达到预防的目的。而亚健康人群,也可以通过拔火罐来缓解肌肉疲劳。
春秋冬三季 拔火罐的好时机
    拔火罐的方法很多。从部位上讲,可以拔疼痛的部位,即哪里痛拔哪里;也可以拔穴位,如背部的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等都是常拔的部位;还可以根据经络拔,如拔任脉、拔督脉、拔膀胱经等。
    从方法上讲,可以用留罐法,即医生把火罐停留在病人的身体上就走开了;也可以用推罐法,即一边拔一边推;还有梅花针疗法,用针刺穿皮肤,再进行拔罐;还有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
    从治疗原则上讲,既可以辨证施罐也可以辨病施罐。虚证要补,实证要泻,不同的疾病要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重感冒、全身肌肉酸痛,在腰背肩部进行推罐效果很好。一般来说,火罐停留的时间短,刺激效果弱的属于补法;而火罐停留的时间长,刺激效果强的则属于泻法。
    从季节上讲,拔火罐四季皆宜,尤其春、秋、冬三季是拔火罐的好时机,只要感觉不舒适,就可以拔火罐。
颜色深未必疾病重
    拔火罐后皮肤上会留下一块黑色。很多老百姓都有这样的看法:拔火罐后,皮肤上留下的颜色较深,说明身体内风重、湿重、淤重。对此,专家解释说,这种说法并不恰当。颜色深浅与火罐停留时间的长短、负压的力度深浅有关系,不一定就说明有风、有湿、有淤。从拔火罐后留下的颜色来判断是寒气重还是湿气重,是内热还是虚热,更是没有根据的。
拔火罐减肥基本无效
    虽然拔火罐的好处多多,但是现在很多美容院宣称的拔火罐美容法,黄启辉则持保留意见。拔火罐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但功效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消耗脂肪的地步。要想减肥,最主要的办法还是“管住嘴,迈开腿”,通过运动和控制饮食达到减肥的目的。
    除此之外,某些疾病也是拔火罐的禁忌症,如血小板减少症、红斑狼疮、严重皮肤病等。需要提醒的是,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阻肺、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也不适合拔火罐。  
留罐时间并非越长越好
   专家提醒,寒冷天气时拔火罐,留罐的过程中应加盖衣被,以免受凉。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不能在拔火罐之后马上洗澡,因为拔火罐后局部皮肤充血、
毛细血管扩张,中医认为此时腠理疏松,如果洗澡很容易感冒。
    拔火罐时留罐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一般以每次10~15分钟为宜,体质强壮者时间可稍长一些,老年人、小孩及身体虚弱者时间要短一些。拔火罐的次数也不宜过多,同一个部位不能经常拔。
    拔火罐的同时可以吃中药调理身体,但专家强调,拔火罐并不能包治百病,如果拔完几次后发现没有明显的效果,要去看医生,以免耽误病情。 
余燕红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25日第7版“中医保健”



“走读”老人 晚年难安详
本报记者 边嘉铭
    最近看到一个新词:走读老人,指由几个儿女轮流赡养,定时定期辗转于各个儿女家生活的老人。怎么想都觉得是因为无人愿意赡养或者因为家庭纠纷而选择的一种无奈做法,受苦的是老人。
    为此,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正在“走读”的老年人以及社区养老的专业人士,还有关注老年人维权的著名律师,来听听他们的声音和建议,共同探讨如何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安详的晚年。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古时,兄弟四人为赡养老人争执不下,都怕自己吃亏,后来在村中老者的调停下达成协议,轮流赡养一个月,以老人体重不下降为标准。老大赡养一个月后,交接时,老人体重未下降。正在老大沾沾自喜时,老人却从袖筒里掏出一个秤砣,说,分量都在这儿呢。
    这是一个古人警示后人的故事。大多数人都认为,健康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但是当这样一则新闻“9旬老太育7子女无人养老”出现时,你会立刻感到,对于老年人来说,有些现实问题比健康更重要,必须妥善解决。
    日前,年近九旬的许老太和她的委托代理人走进了浙江慈溪法院周巷法庭立案室,一纸诉状将老人的七个子女告上了法院,要求子女们承担赡养义务。最后,法院就该案做出了一审判决,判令老人的四个儿子依次按月循环轮流赡养老人。  
    其实,这一家的赡养问题要追溯到1998年,当时经当地村调委会调解处理后,四个儿子达成了一份协议,老人的医疗费及丧葬费由四个儿子平均负担,平时的生活居住也由四个儿子轮流负责,轮流至四子沈某时,如老人在其他人处居住,则由沈某每月给付27斤大米给老人。 
    十多年过去了,老人的身体状况以及物价水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的协议并没有让老人享受一个安详的晚年,别说精神慰藉,就连正常的饮食起居都得不到保证。老人请求村镇解决无果,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选择用法律来争取自己的赡养权。 
    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同时法律对此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虽然生活中轮流赡养老人的情况占少数,但只要是轮流赡养,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湖北省的张婆婆生了5个孩子,其中有3个是儿子。2002年,张婆婆的老伴去世后,3个儿子商量,让张婆婆每家住半年。“轮流赡养”推行1年半后,老人不愿再跟儿子住了。问到原因,张婆婆说:“跟媳妇合不来。还有,他们忙,中午都在外面吃,就忘了管我,我经常是一天只吃一顿饭,中午冷馒头,也没人陪我说话,他们跟我说话就是吼我。”有一年大夏天,二儿子为了省电费,硬是一夏没让她开房里的窗式空调,提起这个,老人泪眼婆娑:“你吃了亏,还不能在外面说。”后来张婆婆主动要求搬到养老院,“在这里还有老人聊天,自由些,我愿意住这里。”老人摆摆手说。
    老年人维权律师陈凯说,张婆婆是对亲情渐渐失望了,才无奈住进了养老院。可能很多人认为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仅仅是物质上的,实际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更强调在情感上给老人以关怀和照料,尽管这不是很好执行,但是做子女的应该多考虑些。
有的老人可能会说,我不怕遇到以上这些情况,我自己有退休金,也愿意住养老院。可即便如此,生活中还是有一部分这样的老人被“轮流赡养”了。在我们的“聚焦养老微信平台”中,一位老人给我们讲述了他的无奈。
     河北省保定市76岁的张伯伯,3年前老伴去世后,他就成了空巢老人。前年,他自己联系了一家养老院,每月费用1000多元,他的养老金足以承受。“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一个邻居朋友,不久儿女们就都知道了,他们认为要是我去住养老院,他们会被人说不孝,于是力阻我去养老院。小区里有老同事还问我为啥要去养老院,是不是儿女要卖房子,我气得差点发病。”张伯伯无奈地说。
    最后,子女们做出的“妥协”是让张伯伯到各家轮流住。去年春节后,他开始了轮住生活。一个月轮一次,每过一个月就要打包搬次家,一折腾就是一天。每次搬家前,他都会多吃一次降压药,不然头要晕两天。更让他郁闷的是,还没等他与新社区的同龄人熟络起来,自己就得搬家了。
    张伯伯老伴去世后,子女给他请过保姆,为防万一,存折交给了女儿保管,张伯伯无奈地说:“问女儿要自己的钱让他觉得尴尬,把存折要回来吧,她又会觉得我不信任她。”
    长期在社区工作、有着丰富社区养老经验的哈尔滨市芦家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琳表示:轮流赡养老人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是一种比较落后的养老方式,很容易给老人造成困扰,无法安度晚年。最好的方法是老人固定在一个子女家养老,然后根据老人的意愿,随时去其他子女家小住,或其他子女主动来看望老人。这样老人才能有一个安稳的环境和踏实的心情,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幸福安详的晚年。
    那么,如果必须采取轮流赡养方式的话,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减少给老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呢?周琳给大家提出了几点建议。
    1.在哪个子女家居住要取决于老人的意愿,不要因为轮流赡养而使老人感觉到被“轮流”,老人牵挂每一个子女,不可能在一家长期停留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尊重老人的意见,让他喜欢在谁家住多久就住多久。
    2.每次轮流的时间最短不能少于一个季度,免得老人一下子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3.最好是老人在某家居住时,另外几家给钱,而且给的总数要比老人实际消费的多一些。这样只要儿女有条件都会愿意让老人住过来,老人也不会想在谁家住却又害怕给人家添麻烦。同时,老人最好自己保管财物,要留有一定数量的财产,不要全部都分给子女。
    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都想度过一个安详的晚年,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总有种种无奈,当面对被“轮流赡养”时,甚至“老无所依”时,如果不能自己解决问题,就请毫不犹疑地拿起法律的武器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法制逐渐完善的国家,相信法院会用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通过各种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我们就请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通过一个案例来告诉您,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养老权”。
    山东省单县年过八旬的老人张某在老伴去世后把房产分给了子女,但是子女却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膝下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均已成家单过。自从老伴去世后,她的养老就成了问题。她家共有三套房产,一套分给了大儿子,一套分给了三儿子,二儿子当初选择不要房产,接替父亲工作,剩下的最后一套房产,老人和谁住,谁分得这套房产。
    六个子女都希望能分得最后一套房产,但却不愿独自赡养老人。“我不愿意六家轮流赡养,那样折腾不说,最主要的是感觉自己老无所依、漂泊不定,而且现在也没决定好到底和哪个子女长住。”张某很难接受子女轮流赡养的要求。
    长期关注老年人法律维权问题的陕西省宝鸡市郁红科律师表示:《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同时《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
    最后,当地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提出赡养老人的方法:老人依旧住在自己的房子里,由六个儿女轮流来老人的住处赡养老人,每家两个月,时间为一年。老人生病产生的医药费报销后的部分由六个子女平均承担。三个儿子住在本村,三个女儿也都嫁在邻村,照顾起来并不困难。
    一年后待老人决定好要和哪个子女长期住时,再由其他五个子女每月给予生活费200元。老人的房产由老人自己分配,分配时会考虑多尽赡养义务多分,少尽赡养义务少分的原则。六子女均表示同意,圆满解决了老人遭遇赡养难的问题。
    郁红科律师提醒:涉及老年人法律维权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子女赡养、财产分割、房屋产权等财产领域以及遗弃、虐待等人身权领域。当老人遇到下面这些问题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
    1.遗弃虐待老人。有的子女以赡养为借口,大肆攫取老人财产,或者是与老人共同居住的子女以赡养、照料老人生活为名,在购买房屋产权、户口迁入、更改户主等目的达到后,遗弃、虐待老人。
    2.因继承遗产而侵犯老年人继承权。比如,老年人的配偶死亡后,另一方再婚需要依法处理或者带走自己的财产时,往往会受到子女、亲友或者其他家族人口的阻拦,不让老人处理或者带走遗产,这样会给老人的财产权利造成极大的间接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3.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有的老人虽然衣食无忧,但子女长期不回家看望,饱受精神养老问题的困扰。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对于赡养老人也是一样,其实,老人从不会过多地要求子女什么,他们很容易满足,只要子女们都能多一份孝心,老人们就会感到很幸福。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多一些相似的幸福,少一些不同的不幸。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25日第1版



帮您分清症状治失眠
    睡不踏实型 从中医理论上讲,这类人属于营气不足型。睡觉时整晚都似睡非睡,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出现心慌。在治疗上,主要以养血安神为主,可服用安神定志丸、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多吃些补血的东西,如大枣、阿胶等。
    入睡困难型 这类人属于肝郁气滞型,有时胸胁会有胀痛感。在治疗上主要以疏肝解郁为主,可多吃小米、牛奶、牡蛎肉、龙眼肉等食物。还要注意调养精神,消除顾虑以及紧张情绪。另外,睡前最好用热水泡泡脚。
    醒得早型 醒得早,但醒了又睡,迷迷糊糊到天亮,还经常伴有咽干、口干、长痤疮、盗汗的症状。这类人属于营血蕴热型,可以按摩内关(三个手指压住手腕,最里面的中心点)等穴位,平时多吃藕、槐花、绿豆、薏苡仁、冰糖柚等,用生地黄和冰糖泡水代茶饮也有很好的效果。
    时睡时醒型 这类人属于脾胃失和。夜间睡不安稳,同时感到口腻、口淡,有厌食、大便不成形等症状。治疗原则主要以和胃健脾安神为主。生活中,可以常吃小米莲子百合粥,能养心安神,是调养失眠的佳品。
    整晚睡不着型 这类人属于心肝火旺型。多由恼怒烦闷而生,以更年期女性多见。表现为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治疗原则主要以清热泻火为主。针对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有黑眼圈的女性,可以服食酸枣仁粥,也可以用玫瑰花泡水喝。
副主任医师 陈琦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20日第3版“健康焦点”



良好的睡眠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可如今不仅中老年人失眠,小孩子也失眠——
专家支招: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在学习、工作、娱乐拼命挤占夜晚睡眠时间的现代化城市生活当中,充足的睡眠已成为不少人的奢望,而且在重重压力之下,很多人的睡眠质量也在下降。如何提高睡眠质量,确保身心健康,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孩子睡眠不良常导致情绪异常
    读小学六年级的12岁男孩小强,被家长带到医院看心理医生。老师和同学们奇怪的是,这段时间他不敢去学校,常躲在校门口的墙拐角,有时上课铃响了还迟迟不敢进门,保安只好将他请进教室,可他上课时却经常走神,不时地看天花板。家长说,孩子本来很开朗的,爱调皮捣蛋,怎么会一下子变成了校门都不敢进的“胆小鬼”?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具有强烈的焦虑反应,根本原因是睡眠不好。导致睡眠不好的原因是他受到了一件事情的不良刺激,这阵子每夜兴奋,睁眼到天亮,白天便犯迷糊了,给人一种怯生生的感觉。
    心理医师说,很多孩子情绪不良、心境不佳、行为诡异、爱发脾气等,继而影响学习,其背后都是因为睡眠不好。对于成年人来说,可从一些现象和生理变化上看出是睡眠不足,可对于孩子,一般家长很难看出,所以会觉得很奇怪。
    太小的孩子睡不好,会表现为像饿了、渴了或生病、疼痛一样的哭闹,稍大的孩子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学习不在状态,学习没有效果,还会影响到与同学的正常相处。中小学生处在长身体的阶段,没有充足的睡眠,对骨骼发育、身体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老年人要尽量集中时间睡眠
    据了解,一些老人重视锻炼,晚上散步和晨练一样也不少,但忽视睡眠,很多老人在家没事,总是喜欢在白天小睡,而到了晚上又会出现难以入睡或睡不实的现象。原因就是把睡眠的时间分散了,科学的睡眠,时间要相对集中,就是要把睡眠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这个时间段最好是头天晚上11点至第二天早晨6点左右。从睡眠的结构来讲,有重点睡眠期和非重点睡眠期,重点睡眠期还分为四期,三四期是深睡,一二期是浅睡,睡眠不集中很难深睡,身心得不到放松,精力得不到恢复,很多人睡了仍不解乏原因便是如此。
    科学研究表明,白天睡眠永远没有晚上睡眠质量高,上半夜也不如下半夜睡得香,效果自然也就不同。因此,要尽量让睡眠集中,但每天半小时左右的午睡是可以的。
中年人睡眠差多因精神压力大
    因精神压力大或疾病引发的各种睡眠障碍,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主要是青年人和中年人。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副主任毛洪京表示,门诊中60%~70%的失眠咨询者是35~55岁的中青年人群,其中90%以上与工作或家庭压力过大有关。长期压力过大不仅会导致失眠,还会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毛洪京主任说:“前不久,我接诊过一位在大学里教历史的女教师,30多岁,自从开学以后要忙着教学,又要写学术论文评职称,压力特别大,失眠半个多月了,每天最多只能睡一两个小时,有时甚至整夜睡不着觉,第二天起来精神状态很差,记忆力下降,严重影响上课质量。同时她的性格又是比较认真、凡事追求完美,这样一来,压力就更大了,时间一长,她变得不爱说话,脾气也越来越急躁,回到家里和丈夫也说不上几句话,夫妻俩的关系越来越僵。”
    中年人职场压力过大需要及时减压,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作为普通人,要培养自己宽广豁达的胸怀,不能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不为逆境心事重重,凡事量力而行并随时调整目标。
    其次,要适当培养兴趣爱好,放松身心,如听音乐、爬山、做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做一些有氧运动,可以放松大脑皮层,缓解压力。每周最好能保证两三次的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当然,当自我减压无法解决问题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延伸阅读:
长期失眠会得哪些病
    科学研究表明:经常失眠可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加快衰老,引发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甚至诱发癌症。
    免疫力下降:长期失眠最容易使人感到疲劳、精神不振、免疫力下降,使人体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都会找上门来。
    引发高血压:有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在压力最大的中青年人群中,平均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罹患高血压的几率比睡眠充足的人高一倍多。
    诱发糖尿病: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长期睡眠不良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
    可能诱发癌症:夜间是体内细胞裂变的高峰期,若睡眠不好或不睡眠,机体就很难控制细胞的裂变,从而导致细胞癌变。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20日第1版



大蒜发芽后保健效果更好
    人们将大蒜用于药用用途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食用大蒜或服用含有大蒜提取物的营养补充剂通常被认为是降低胆固醇、血压水平和患心脏病风险的一种天然方式。
    近日,韩国庆北国立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发现:发芽的大蒜比新鲜的大蒜更加有益心脏健康,含有更多的抗氧化成分。发芽5天的大蒜,其抗氧化活性要强于新鲜的大蒜。
王野夫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18日第3版“健康焦点”



“轻装上阵”也要注意保暖手脚——
改善手脚冰凉全攻略

    伴随着春季的到来,很多人早早地脱下棉衣棉服“轻装上阵”,但不可避免的是,一部分人,尤其是女性朋友们,还会面临手脚冰凉这个问题,如何在乍暖还寒的季节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攻略1:勤运动、勤甩手
    建议女性朋友一早起来做做运动,健走是最佳的选择。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大步往前走,双手顺便甩一甩,走上30分钟,以促进气血运行,让全身暖起来。一早就让身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整天都会充满活力,不容易发冷。
也可以试试爬楼梯、原地跳跃等活动,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即可,有助于强化身体的体温调节能力。工作40分钟后,最好站起来走一走、踏踏步,工作中也不时地动动手指、脚趾,可促进血液循环。
攻略2:多吃含烟碱酸的食物
    烟碱酸对于稳定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很有帮助,也可改善神经紧张、紧张性腹泻、皮炎,更可扩张末梢血管,改善手脚冰凉。烟碱酸在动物肝脏、蛋类、牛奶、糙米、全麦制品、芝麻、香菇、花生、绿豆、咖啡中含量都很丰富。而且,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能促进烟碱酸合成,每天可补充30~60毫克的B族维生素。
攻略3:多吃坚果、胡萝卜
    可用日常食补法,让身体暖一暖,如坚果类的核桃仁、芝麻、松子等;蔬菜类的韭菜、胡萝卜、甘蓝、菠菜等;水果类的杏、桃、木瓜等。其他如牛肉、羊肉、海鲜类、糯米、糙米、黄豆、豆腐、红糖等都属于温热性食物,手脚冰凉的人可适当多吃。
攻略4:培养吃辛辣食物的习惯
    辣椒、胡椒、芥末、大蒜、青葱、咖喱等辛香料,能促进血液循环,可与日常饮食搭配食用。
攻略5:常吃温补食物
    人参茶、姜母鸭、桂圆茶、黑芝麻、甜汤圆等,吃了可以让身子暖,手脚也就不再冰冷了。
攻略6:不要过度减肥
    不要偏食、不要过度减肥,让身体储存适量的脂肪,可帮助维持体温。
攻略7:适当补充维生素E
    维生素E可扩张末梢血管,但维生素E的效果比较缓慢,须持续3个月才能见效。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13日第6版“健身养生”



关注老年人“疼痛问题”
    据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1亿疼痛病人,在医院门诊的就诊病人中,2/3的病人都曾受过疼痛的困扰。其中,中老年人的疼痛问题在我国尤为严重,中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可占中老年人的50%~75%。然而,大多数人却并未意识到疼痛本身也是一种疾病,中国第一位疼痛专科博士、卫生部北京医院疼痛科赵英主任介绍,疼痛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有些疼痛是某些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有些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例如三叉神经痛、关节炎疼痛等。
    慢性疼痛常常伴随消极的情绪。尤其是老年人,情绪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老年人慢性疼痛,心理治疗尤为重要。首先,家人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要多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温暖、可靠、值得信赖,这样才能使他们情绪稳定,精神放松可以增强其对疼痛的耐受性。同时,采用心理支持疗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如让患者听广播、看有趣的电视节目,与他们进行有趣的谈话,这样可以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减轻患者对疼痛的反应。
    另外,根据病情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并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散步这类活动即使对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也是有益处的。其他方法,如按摩、针刺疗法等,对老年人的慢性疼痛均有一定的疗效。
老年人处理疼痛的7条建议
    1.缓解疼痛是首要考虑的。无论何时,当您感到疼痛时,要积极寻找缓解疼痛的方法。
    2.请详细向医生描述疼痛,以便让医生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
    3.消炎止痛药物不能作为常规使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对老年病人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如消化道副作用等。
    4.对轻度至中度的肌肉骨骼疼痛,首先考虑用乙酰氨基酚(泰诺林)治疗。
    5.对重度的疼痛,可使用麻醉性镇痛剂。
    6.当疼痛持续存在时,可考虑运用综合疗法缓解疼痛,不能单独依靠药物止痛。
    7.由于麻醉性镇痛剂会对病人形成药物依赖,因此应严格控制获得麻醉性镇痛剂的途径。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13日第3版“健康焦点”



在我国,肝癌仅次于肺癌,是死亡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
专家教您如何远离肝癌

保健提示:春季养肝正当时
    进入春季,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各大医院的肝病患者明显多了起来。中医认为,肝脏主四季之中的春季,春季大地回暖,阳气升发,万物萌生,病毒等微生物也蠢蠢欲动,人体毛孔逐渐开放,冬季所藏的营养逐步向外“散发”;加之春季多风,气候相对干燥,肝病患者特别是慢性肝病患者容易病情复发。
    春季虽然是肝病的高发季节,但也是所有生物推陈出新、生机盎然的季节,人的肝气亦开始旺盛,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因此,中医有“春宜养肝”之说。主要方法是:饮食平衡、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多补水等。

    我国是肝癌发病大国,发病率占全球的45%,也就是说,全世界接近一半的肝癌病人在中国,高发年龄为40~50岁。据统计,在我国肝癌仅次于肺癌,是死亡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由于其起病隐匿(40%诊断时没有症状),因此早期诊断率低,确诊时多数已为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16%。此外,由于它恶性程度很高,病情发展很快,也被称为“癌中之王”。
人为什么会患肝癌
    肝癌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黄曲霉素、饮水污染、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嗜酒等因素有关。
    有资料显示,我国肝硬化患者中20%既往有肝炎病史,56%可查出有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而肝硬化患者中,有16.5%~51.5%可发展为肝癌;约80%的肝癌患者可查出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在肝癌高发区,约26%的人群可能是乙肝患者或乙肝、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这些都说明,肝癌的发病与肝炎、肝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经常熬夜的人罹患肝癌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的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如此则容易引发肝癌。
远离肝癌要控制“三大因素”
    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八病房主任医师张艳桥教授指出,远离肝癌做到以下三点很重要:一是预防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患者肝癌的发生概率比正常人要高很多,普通人防肝癌首先要预防乙肝、丙肝病毒感染。
    二是海产品少吃“生猛”的。肝癌年轻化,与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年轻人营养过剩、肥胖,早上不吃东西,晚上暴饮暴食,喜欢睡懒觉,这些都是危险因素。对于现代人来说,粗茶淡饭不仅是节俭美德,更重要的还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大部分年轻人却不这么想,他们吃得太“豪华”,还有猎奇心理,什么新鲜吃什么,生猛海鲜、生鱼、生肉大吃特吃,却不知道不少海产品由于受污染,可能会含有各种肝炎病毒,一旦食入,则有可能导致急性肝炎的发生。这也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是肝癌高发区的原因之一。
    三是别让坏情绪压垮身体。现代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态调整不好,就容易发病。不少人在得知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后,恐惧、抑郁,时时担心肝炎会癌变。假如这种情绪长期持续,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变化,使血液中的抗癌细胞明显减少,癌变就会真的发生。
高危人群定期检查肝脏
    肝癌患者被发现时大多已是晚期,这与肝癌的发病过程有关。肝癌的症状在早期很不明显,甚至患病后较长时间毫无不适感觉,病人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逐渐出现肝区疼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日渐消瘦等症状,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何况肝癌又大多发生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所以很难依靠这些症状来诊断肝癌。病情严重时患者则会有黄疸、腹水、呕血、昏迷等表现,病人的上腹部常可摸到巨大的肿物,但此时已到中晚期,甚至已向肺部等处转移。
    对于肝癌的预防,大家都知道要改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避免油腻等等,可是能真正做到的没几个,尤其是现在处于工作、生活压力下的中青年人。所以,除了日常预防之外,处于疲劳和压力下的中青年人,特别是高危人群,定期对身体进行检查非常重要,最好每半年做一次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检查,这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最有效方法。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13日第1版



提高心肺功能科学健走是关键
    很多运动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不适合的人群,而健走运动只要肢体健全、能够活动就可以进行,并且健走运动从古至今都是很好的养生之道。掌握了正确的健走方法,好处多多,既能缓解便秘,又能提高心肺功能。那么,如何才能走出健康呢?
走“一字步”防便秘
    人上了年纪,饭量和活动量明显下降,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导致便秘。有研究表明,如果每天走500米“一字步”,可以大大降低老年人便秘的几率。
    具体方法为:左脚朝前迈出,踩到两脚中线位置,脚掌着地的同时向左侧扭胯,上身保持放松;待左脚踏实后,再提起右脚朝前迈出,方法同上,双腿交替进行。这种走路方式会形成一定幅度的扭胯,有助于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增强腰部力量,有效刺激内脏,特别是促进胃肠的蠕动,加快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出,对防治便秘有比较好的效果。
健走时要注意节奏感
    很多人认为健走就是普通的步行,其实不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双臂自然摆动
    练习健步走时,要求上身基本是直的,眼看前方,颈部肌肉放松,两臂自然地前后摆动。双臂的摆动会带动全身肌肉运动,对于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很大的帮助。
    2.注意节奏感
    有节奏地健走才能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一般来说,健步走可分为放松走和快步走。放松走的步频为50~70步/分钟,快步走约150步/分钟。进行健走时,呼吸要有节奏,一般是2步一呼2步一吸。
    3.速度有讲究
    最合适的健走速度为每分钟120步以上,运动期间心率最好能控制在120~150次/分钟,感觉微微有点累和气喘。为了增加运动强度,可以增大摆臂的幅度,并在脚着地时,有意识地握紧双拳。一天最好走1万步,约7千~1万米。
    进行健步走时,为了避免上下肢肌肉力量发展不平衡,应补充一些力量锻炼,如哑铃、划船器、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边拍边走呼吸畅
    你会经常看到很多中老年人边拍打边走路,这当中也有不少学问。
    其动作要领是:两手半握,虎口张开呈弧形。左脚向前迈步的同时,双手向身体两侧打开,在左脚落地的同时,右手弯曲拍打左胸前的外上1/4处,左手则向右侧后腰处拍打。然后迈右腿、左手拍打右胸、右手拍打左后腰,一边前进,一边拍。该动作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均有所帮助,通过拍打能让肺部、气管保持通畅,同时对锻炼胸部肌肉也有一定的帮助。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11日第6版“健身养生”



神奇的“拔脓贴”                     
专家观点:车前草消肿敛疮不“拔脓”    

    记得我13岁的时候,有一次,不小心被贝壳划破了脚,缝了7针,后来因为没有消好毒,伤口化脓了,整个脚都肿了起来,妈妈见状,急忙去屋前路边摘了几片车前草叶,揉软,展开,贴在我的伤口上,大约6小时后揭下来一看,车前草叶上有吸出来的脓。车前草叶贴在伤口上感觉凉凉的,一点也不痛,这样每6小时换1次药,3天后脓拔完了,伤口也愈合了。
    这个方子是我们那里的一个偏方,称为“拔脓贴”,据说对已化脓的疮痈也有效,一般贴2次就能好。以前车前草在成都路边上很好找,但现在不多见了。为了方便使用,我们家就自己种了几棵,遇到有化脓伤口、疮痈的就给他们几片,他们用后都说效果不错。
四川 陈智

专家点评
    车前草性味甘寒,无毒,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祛痰止咳、明目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车前草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肾炎水肿、小便不利、肠炎、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型肝炎、支气管炎、急性眼结膜炎等。
车前草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但对其主治用法,在《本草纲目》中有较详细的记述,其中与局部外用有关的有:“金疮血出,用车前草捣烂敷之。”“喉痹乳蛾,用车前草、凤尾草捣烂,入霜梅肉,煮酒少许,再研绞汁,以鹅翎刷患处。”“目赤作痛,车前草自然汁,调朴硝末,卧时涂眼泡上,次日洗去。”
    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常将车前草入汤剂、丸剂、散剂,以内服治疗为多。在外治方面,有取叶片直接贴敷或制成车前草软膏外涂治疗褥疮、取叶捣烂塞鼻或用叶片直接穴位贴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报道。可见,车前草在外治方面具有清热消肿、收敛疮口的作用,但从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及运用来看,此药并不具有“提脓拔毒”之功,也不属于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敷草药。
    这位读者推荐的车前草外用方,我认为作为一种单方验方使用是有价值的,适用于肿疡初期和溃疡早期,但将其命名为“拔脓贴”不太妥当。车前草无毒,局部外用还是比较安全的,但需要注意过敏的情况,一旦出现贴敷处皮肤起红疹、瘙痒时要停止使用。使用前建议把叶片清洗干净。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副主任医师 程亦勤

相关链接
什么是真正的“拔脓”药
    “拔脓”一词可能是民间俗语,中医外科文献和现代临床一般说“拔毒”、“提毒”、“提脓祛腐”。“拔脓”之意,当与中医外科所说的“提脓”相同。但在临床上,“提脓”的含义是指运用提脓祛腐的外用药物,使疮口内蓄之脓毒早日排出,腐肉迅速脱落。提脓祛腐的主药是升丹(含汞),属于矿物类药物,有毒性,常用的有九一丹、八二丹、九黄丹等。车前草并无此作用,“拔脓”这样的提法可能产生误导。试想,如果“使脓液吸附在了叶片上”就能总结成“拔脓”,那么纱布等具有吸附作用的外敷料,岂不也都能称为“拔脓布”了?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11日第5版“验方集锦”



关爱脊椎健康—— 
专家教您正确“坐卧立行”
支持专家:
郭伟 空军总医院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科主任医师
    现代人工作紧张、压力大,虽然生活条件一天天改善,但各种办公室综合征、文明病也随之而来,脊椎疾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到底该如何进行脊椎保健呢?今天我们请专家从坐、卧、立、行等方面,详细为您讲解一下。
高枕有忧、不要趴着睡
    卧床休息是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情,约占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也是影响脊椎的重要因素。枕高一般不应超过12厘米,否则会加重颈部曲度变直甚至反张,引起颈部肌肉疲劳;不要趴着睡觉,因为趴着睡觉时颈椎是处于旋转状态的,躯干也随之出现扭转,脊椎当然也是处于旋转侧弯的状态,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对脊椎健康肯定是不利的。床具的硬度以仰卧位时将手掌伸入腰下能够勉强进入为适度。
“顶着坐”是最佳坐姿
    什么是“顶着坐”呢?就是腰部要始终处于被椅背下端顶住的状态,保持前凸的曲度。如果椅背凸起的程度不够,可以用靠垫顶住腰部,这样能使脊椎始终保持在端正的姿势,减小压力。
    同时,连续保持坐位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1小时,最多2小时。整天都需要坐位工作者,必须拿出4~6次的起立活动时间来间断坐位工作。
久站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除非经过专门训练,一般人站立半小时就会出现疲劳感,1小时左右就很难承受了。这是一般人站立位持续时间的相对极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站立与运动交替进行,则可以承受较长的时间。运动过程中,会改变脊椎关节的载荷受力点,重新分布脊椎关节的载荷,加上有肌肉参与做功维系脊椎的运动平衡,自然可以减轻脊椎局部区域的疲劳,增加整个脊椎的承载时间。因此,不要久站不动超过1小时,每隔一段时间要适当活动一下,这一点对从事久站职业的人很重要,如售货员、迎宾员等。
“走如风”有益脊椎健康
    行走本是人类的特权,但人们开始逐渐放弃了行走的权利,这对脊椎健康十分不利,并且,如何正确行走也并非人人皆知。建议如下:
    疾走 疾走是最佳的脊椎基本功能维系方法。疾走时,需要脊椎自然维系生理曲度,椎旁肌肉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但负荷并不大。所以,疾走非常有益于脊椎的健康,当然,也有益于全身心的健康。它与散步不同。散步是非常松懈状态下的一种行走,下肢做功,而脊椎周围肌肉并不紧张,脊椎的生理曲度也未处于最佳状态。
    慢跑 慢跑也是一种不错的脊椎运动方式,但不适合康复期患者。慢跑毕竟会对脊椎产生较大的冲击,可能使脊椎关节由于冲击负荷加速退变或损伤。当然,对于健康的青年人或中年人来讲,髓核弹性好,没有失稳因素,还是可以坚持进行每日跑步锻炼的,但以穿着弹性好的运动鞋为好。
    总之,坐、卧、立、行总结到一起,最佳姿态还是那句老话:“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11日第3版“健康焦点”



购买使用“港药”要慎重
    内地人赴港“扫货”最近又发生了新变化,各类进口药和港产药也成了不少内地游客的“必扫之物”。还有不少卖家看准商机推出了代购儿童药物的服务,代购范围包括香港、新加坡等地。
    此外,许多育儿论坛和母婴网站上,很多妈妈“口口相传”着各自的用药经,其中猴枣散、保婴丹、肠痛水等是最常提到的一些药物,如肠绞痛用肠痛水、压惊用保婴丹、咳嗽吃猴枣散。
    但值得提醒的是,1岁以内的婴儿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而且个人体质不同,盲目凭经验或广告推销给孩子喂食药物不妥。如保婴丹、奇应丸、猴枣散等性偏苦寒,不适合脾胃虚弱的宝宝使用,消化不好的宝宝更要慎用,而肠痛水没有标注药品成分,建议家长不要盲目给宝宝特别是新生儿使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此外,有些港售的非处方药物或保健品来自欧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来源复杂。由于人种、基因的不同,对原产地居民适宜的药物并不一定适合我们,建议慎重选择。
广西医科大学 吕斌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6日第4版“家庭医生”



常吃香菇防感冒合理清洗很关键
    春季吃香菇能有效预防感冒,但在泡发香菇的时候要用温水泡,营养不易被破坏,还易被人体吸收,有助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强体质防感冒。
    香菇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亚油酸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大量的钙、铁、铜等矿物质。香菇中所含的蘑菇核糖核酸,能刺激人体产生和释放干扰素,而干扰素能消灭人体内的病毒,增强人体对流感病毒等的抵抗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香菇如果清洗不当,会破坏其营养成分,因此不能过度浸泡和洗涤。泡发香菇时,可先用水将其表面的尘土冲掉,再放入适量温水中浸泡约一小时,然后用手指朝着一个方向搅动或是将香菇的蒂部朝下在水中抖动,使其中的泥沙沉入碗底。泡香菇的水在去除沉底的杂质后,还可以加到菜里做调味汁。有些人为了让香菇尽快泡发,选择用开水浸泡或是加糖,这样反而会使其中的水溶性成分,如珍贵的多糖、优质的氨基酸等大量溶解于水中,破坏香菇的营养。
主任医师 付丽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6日第3版“健康焦点”



春季祛火喝药茶
    北京市陈女士咨询:我每到春天都有上火的症状,最近眼睛也很干涩,能推荐些春季祛火的药茶吗?
    解答:春季人容易出现口舌生疮、眼睛干燥等不适感,这些都是上火的症状,下面为您推荐两款药茶:
    菊花茶:适合肝火旺盛的人服用。菊花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养肝、平肝的作用,可以缓解视力疲劳、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消化功能好的人,冲泡时放些蜂蜜,可改善口感。
    枸杞茶:枸杞甘平而滋润,枸杞茶有滋肾、养肝、润肺、明目、改善视疲劳等功效。可以泡水喝,每次10粒以内为宜,多吃容易引起燥热。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3月4日第8版“营养课堂”



高血脂早期不易被发现——
如何发现高血脂的“蛛丝马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晓东表示:由于单纯的高血脂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不易被发现,这也是不少人忽视它的原因,只有少数人会出现乏力、犯困等症状,也有一部分人会在眼睑、肘、膝、臀或踝部出现皮肤黄色瘤。
    那么,如何及早发现高血脂呢?我们为您列举一些具体表现,大家可以对照后,进行初步的自我诊断,以便及早发现高血脂。
头晕头痛、失眠健忘
    头晕、头痛、失眠、胸闷气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体形偏胖、四肢沉重或肢体麻木等,都是高血脂的前兆。
白天犯困、夜晚清醒
    经常感觉头昏脑涨,或与人讲话间隙容易睡着。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
眼周出现“睑黄疣”
    一些人眼睑周围出现黄色的疣,医学上称为黄色素斑,这是血脂浓度异常增高,引起脂质异位沉积造成的。主要表现为眼睑上出现淡黄色的小皮疹,刚开始时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严重时布满整个眼睑。睑黄疣本身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危害,但是睑黄疣的出现提示病人血脂水平已经很高。
视力下降或失明
    看东西一阵阵模糊,这是血液变黏稠,流速减慢,使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高脂血症严重时,甘油三酯可从毛细血管漏出,如果侵犯到黄斑,则会严重影响视力。另外,高脂血症是引起视网膜血栓形成的最常见原因。
皮肤鼓起小肿疮
    胆固醇过高时,皮肤上会鼓起小肿疮,其表面光滑,呈黄色,多长在眼皮、胳膊肘、大腿、脚后跟等部位。
皮肤出现较多黑斑
    短时间内在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黑斑(斑块较老年斑略大,颜色较深)。另外,记忆力及反应力明显减退。
肝脏增大、食欲不振
    由于高血脂可以引起脂肪肝,从而导致肝脏肿大,有时会引起肝功能的变化,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等。体检时可以发现肝脏增大,还可以出现转氨酶升高。
腿肚子抽筋并有刺痛感
    腿肚子抽筋,并经常感到刺痛,可能是胆固醇积存于腿部肌肉引起的,需要及时进行血脂检查。
肥胖
    肥胖的人不仅体内脂肪组织增加,而且血液中脂质也明显增加,尤其是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水平多高出正常。因此,肥胖是血脂升高最常见的“信号”。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2月27日第3版“健康焦点”



5种感冒症状 中医缓解有妙招

    重庆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郭红表示,要想感冒症状快点缓解,不妨试试以下几种中医疗法,既简便又有效。专家提醒,以下几种方法只适用于一般性感冒,如果是流感流行期最好先诊断是否为流感。
感冒头痛
喝葛根汤祛风寒
    感冒时头痛难受,中医开方以葛根汤最为常见,能解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肩颈紧绷等症状。不过,葛根汤成分中的麻黄碱会加强心肌收缩力,使用时要避免服用具有强心作用的洋地黄类药物。
    川芎搭配菊花能上清头目,用500毫升开水冲泡川芎、菊花各5克服用,对缓解头痛或偏头痛很有帮助。需要提醒的是,购买时宜选择淡黄色已经晒干的杭白菊,而不宜选择新鲜的黄菊花。
    此外,可以试试按压风池穴(头后颈部两侧凹陷处)及合谷穴(虎口处),能行气止痛,一般每个穴位按压3~5分钟就能见效。
鼻塞流涕
喝葱豉汤通肺气
    无论是鼻子不通畅还是鼻涕流个不停,中医认为都是寒气侵入造成肺气不通所致。疏通肺气的药方除了葛根汤外,还可到厨房切点葱白,再加上淡味的豆豉,熬煮成葱豉汤喝一喝,可以缓解鼻塞症状。《食疗本草》记载:“葱白连根用水煮温服,可以祛风发汗,对风寒引起的鼻塞、头痛效果很好。”
    另外,解决难受的鼻塞,还可以按压迎香穴(鼻翼两侧凹陷处)。当感觉鼻部比较舒畅后,再搭配按压风池穴,可使肺气运行顺畅。
喉咙干痒
喝绿豆汤解内热
    感觉喉咙干痒,尚属于感冒初期,不妨喝一碗绿豆汤来解内热。如果喉咙有痰、黏稠,且不太容易咳出来,则属于热性感冒,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化痰作用的中药,如牛蒡子、浙贝、瓜蒌等。如果咳出清痰,又有畏寒症状,则是寒性感冒,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祛寒作用的中药,如陈皮等。使用方法:都是取5克的量,用500毫升开水冲泡服用即可。
    按摩穴位则以少商穴、列缺穴(位于腕横纹上1.5寸处)为主。少商穴属肺经,位于大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是治疗咽喉疾病的特效穴,能缓解咽喉疼痛。 
发烧
菊花薄荷泡水喝可以解热
    如果出现发烧的症状,只要不是高烧(39℃以上),就可取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杭菊)、薄荷、牛蒡子,用开水冲泡饮用。也可以刮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具体做法是:在大椎穴上下左右各10厘米的区域由上往下刮痧。
肌肉酸痛、畏寒
刮膀胱经、胆经祛寒
    肌肉酸痛、畏寒这两种症状是寒证的表现。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祛寒作用的中药,如荆芥、防风、川芎、桂枝、生姜等,各取5克的量,用500毫升开水冲泡饮用即可。
    此外,可以刮膀胱经、胆经。膀胱经和胆经两条经络主风寒,所在的背部和大腿外侧是身体容易受寒及积寒之处,可以通过刮痧来祛寒。  
左佰常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2月20日第7版“中医保健” 



春季养生好时节 “六最”吃出健康
    春季是养生的好时节,也是肝火最旺盛的时期,一不小心就会上火、口燥嘴苦、肩膀酸痛、偏头痛等。那么,春天吃什么好呢?
最适合的补品:大枣蜂蜜最养肝
    春天是肝气最足、肝火最旺的时候,所以在饮食上我们要多选择护肝健脾的食物,如大枣、蜂蜜、山药、莲子、芡实等,可以每天做粥来食用,不仅能够护肝健脾胃,还能够补气血、预防春困。
最适合的口味:省酸增甘
    初春阳气初发,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减酸增甘。阴虚内热之人,可选择鸭肉、海带、绿豆、甘蔗汁、荸荠、百合等,以消火。
最适合的蔬菜:小白菜、油麦菜
    春天人们容易困倦,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减少脂肪的摄入,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蛋类、牛奶、鱼类、豆制品、鸡鸭肉等,以增强免疫力。多吃绿叶蔬菜,以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及各种抗氧化物质,蔬菜中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预防春困。
    在蔬菜的选择上,以深绿色蔬菜为主,叶菜为佳,其营养价值较高,同时热量极低。
    一些略带苦味的蔬菜可以帮助人们祛火解毒,如小白菜、油麦菜、油菜、茼蒿等。
最适合的水果:草莓
    春季草莓开始上市,草莓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铁含量也是水果中最高的,而维生素C和铁结合是养颜益肤的绝好搭配。
    另外,草莓属浆果类,这类水果对延缓大脑衰老,增强记忆力是最有效的。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吃上几颗多汁可口的草莓,可以顿感精神焕发,赶走春困。
最适合的零食:坚果
    坚果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和益脑成分,每天适量补充可以有效地改善春天没有精神、记忆力下降、容易困倦等问题,有效的抗氧化成分还可以让女性皮肤更加滋润、光泽、有弹性。
    需要注意的是,每天吃坚果的总量不要超过30克,即杏仁、榛子10颗左右,或葵花子一小把,或核桃仁6颗左右。
最适合的茶饮:红茶
    北方的初春,天气仍然很凉,所以建议选择红茶或者是乌龙茶,晚春后可以逐渐换成绿茶。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2月20日第6版“健身养生”



一天到晚咳嗽不止,揪出你的咳嗽病根——
自我判断 到底属于哪一种咳嗽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感冒咳嗽的人很多,而引起咳嗽的常见病因有十几种,除了感冒、鼻炎、咽炎、气管炎,以及各种肺病外,过敏甚至是心情不好都可能让你咳上几天,而通过咳嗽的发作时间和症状特点,能帮你初步判断是哪儿出了问题。
一到晚上就咳嗽不止
    晚上上床半小时内开始咳嗽,坐起后有所缓解。这种咳嗽多由鼻涕倒流刺激咽喉引起,如过敏性或非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等。除及时就医外,还可用冰糖、梨、白萝卜熬水喝来缓解。
    入睡约1~2小时后突然剧烈咳嗽,伴有胸闷、胀气、口干口苦、声音沙哑、心灼热感等症状,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所致的咳嗽。
    如果睡眠中突然咳嗽不止,有像被呛到一样的感觉,且睡眠浅、噩梦多,则可能是上呼吸道阻塞症候群,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关,可到睡眠专科确诊。
    如果睡到一半时突然胸闷、喘不上气、咳嗽不止、有带血丝的痰液等,很可能是心脏病引起的咳嗽,最好尽快到心血管内科就诊。
    凌晨四五点时咳嗽,若长期如此,可能是哮喘发作,需及时就医;若短期如此,可能是支气管炎。
只有白天咳嗽
    白天干性咳嗽常见于急慢性咽喉炎,症状还包括一开口说话就想咳嗽,但不说话或睡觉时不咳嗽。需要及时就医,可使用治疗干咳的药物,比如咳必清、复方甘草片等予以缓解。
每天不定时咳嗽
    这种情况多半是由抽烟、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所引起。如果伴随咳嗽带血、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则可能与肺癌、肺结核有关,必须及早到呼吸科就诊。
    如果同时伴有鼻子难受、浑身乏力等症状,通常是因环境中存在过敏原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所致。在医生协助下找出过敏原并远离过敏原,咳嗽才会减少或消除。
    如果是小孩或老人,首先应判断是否误吸异物。如果不存在误吸,则可能是家族性咽喉神经过度敏感,家人都很敏感,一吹到冷风或闻到异味,就容易咳嗽。
    如果是查不到任何原因的咳嗽,则可能是心因性咳嗽。这种情况下单纯治疗咳嗽通常不会有效果,患者需要到心理科就诊。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2月20日第3版“健康焦点”



预防老年痴呆症
每年为老人做一次记忆检查
    与其他的躯体疾病不同,很多人把老年人健忘、活动减少、抑郁、有幻觉等表现,看做是普通的“老糊涂”,并不在意。另外,很多老人还会出现曾经掌握的行为技能突然丧失等表现。殊不知,这些正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很多老年痴呆患者被发现时,已处于晚期,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成为一个棘手的养老问题。
65岁以上老人每年做个记忆体检
    由于目前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老年痴呆症发病的初期对病人进行干预治疗。因此,建议6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进行记忆体检,以尽早发现属于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记忆障碍。
    专家还特别指出,子女应多多关注老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让老人多一些兴趣,经常陪老人出去走走,这有助于老年人的知识更新和记忆恢复。
一位医生给其父母做的记忆检查
    目前,临床上多是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对老年痴呆症进行评估,但是这个表较为专业,普通人不容易操作,有位医生参照《修订韦氏记忆量表》,为他的父母进行了简易版的记忆检查,现分享给大家。希望家里有65岁以上老人的读者朋友们,都能抽时间为父母测试一下。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1.长时记忆测验:关于个人经历,有5个关于受试者本人经历的问题,一个个提出,要受试者回答。如你今年多大年纪?现在的国务院总理是谁?你小时候上过几年学?你的爸爸叫什么名字?你有几个叔叔?
    2.时空定向测验:包括5个简单问题,如今年是哪一年?我们居住在哪个省?你现在居住的是什么区?你工作是在哪一年?最近一次理发大约是在什么时候?
    3.数字顺序关系测验:包括从1到100顺数和从100到1连续倒数;从1开始每次加3,如1,4,7,10直到49,并均需计时。 
    4.短时记忆测验:包括图片回忆:让受试者看一张印有20张图的图片,一分半钟后要其回忆图片内容。视觉再生:将3张图片一次给受试者看10秒钟,每看完一张后要其在纸上默画出来。
    对于这项测验,由于一般家庭都没有这些测试图片,可以选择用照片代替的方法,如选择几张“全家福”的照片,让老人看过之后,让其回忆里面一共有多少个人物?都叫什么名字?是在哪里拍摄的?如果老人第一遍没记住,可再看一遍。
    以上测验,如果有任意一项没有顺利完成,都要高度警惕。做记忆检查时,最好以游戏的方式轻松进行,以免给老人带来压力和不悦感。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2月18日第3版“健康焦点”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终生服药吗
    许多高血压患者只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时才服降压药。还有的患者测量血压不高就不吃药,等到血压升高后再服药。还有许多患者治疗心切,总想在一两天内就把血压降下来,用药后血压未能降至正常水平就换药,结果是一种药尚未起效,就换用另一种药物,总是“劳而无功”,导致血压波动和不稳定。
    专家指出:对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来说,都是需要终生服药的。血压忽高忽低,给心脑血管带来的损害可能是致命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血压,血压降下来之后,还要用药维持,可以考虑减小用药剂量,但万万不可突然停药。

有些高血压不需终生服药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也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不需要终生服药。如高考之前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生活不规律导致的血压偏高,经过适当的心理调节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往往能恢复正常;还有感冒期间,由于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有时也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感冒治愈后,血压就会恢复正常;还有女性怀孕期间的妊娠高血压和更年期高血压,多数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长期服药需注意哪些事项
    长期服用降压药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胡大一教授提出以下几点:
    1.定期去医院复查,了解自己血压控制情况,明确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更为重要的是向医生询问自我保健知识,最终做到自我检测血压。
    2.应用降压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具体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加量或减量,以确保平稳降低血压。
    3.目前主张使用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物,需用药一周左右才有降压效果,有时需4~6周方可获最大降压作用,不可操之过急。有的患者因不了解该特点而频繁更换药物,这是血压控制不满意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判断降压药是否适合自己                                
    判断所用抗高血压药是否适合自己,一般需要3~6个月的考验期,不要急于求成。评判的标准需从两个方面出发,首先是能不能把血压降下来;其次为是否影响了生活质量。有些男性用了某些药后,血压的确下降了,但却出现了一些身体的变化(如阳痿),这就不是适合的抗高血压药,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如水肿、咳嗽、头晕头痛、内分泌的改变等。
血压维持在何种水平算理想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怎样降压都要平稳控制血压,血压下降过快或忽高忽低都是不理想的。而理想血压的控制,不同的人群应区别对待。若是普通的高血压病患者,一般血压都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而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维持在160/90毫米汞柱以下就可以了;如果是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压控制应更低一些,一般要求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更佳。
    若高血压患者合并缺血性中风且在急性期,除非血压特别高或用了溶栓药,其他均应停用抗高血压药,一旦病情稳定则需恢复用药,平稳控制血压。

延伸阅读:
高血压病与血压高的区别 
    生活中,一些人经常把血压高与高血压病混为一谈,单就血压高而言,它仅仅是一种症状表现,就像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头痛的症状一样,血压高并非独立的疾病。引起血压高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在临床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发性高血压,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炎等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症状;另一类是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症状的全身性疾病。以下7类人更需警惕高血压病侵袭:
    ● 有高血压家族史者;
    ● 日食盐量超过10克以上者;
    ●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者;
    ● 每日吸烟一包以上,且超过1年者;
    ● 每日饮高度白酒超过100克者;
    ● 经常接触噪音、镉等有害环境或物质者;
    ● 持续服用口服避孕药物超过1年者。
怎样早期发现高血压病                                
    及早发现高血压病的最佳途径就是定期测量血压,每年最少要进行4~6次不定期的检测。
    高血压病越早发现越早控制,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影响越小。很多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通常是在偶然检查血压时才被发现,所以定期监测血压很重要。而有些人发生高血压后可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心慌、胸闷、无力、视物模糊、颈项剧痛、头皮麻木、尿少、浮肿等症状,这时可以测量一下血压,以及早发现高血压病。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2月18日第1版



饭后喝茶解油腻 要过半小时再喝
    春节假期结束,同事、朋友再次相聚,难免又要吃上几顿。很多人喜欢喝一杯“饭后茶”解油去腻,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戴永梅认为,这是非常不好的喝茶方式。
    饭后立即喝茶不仅会导致消化不良,还有可能增加患结石的风险,茶叶中含有鞣酸和茶碱,这两种物质都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喝茶好呢?最科学的方法是餐后半小时再喝。而对于孕妇来说,因茶中含有咖啡因,所以最好少喝。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2月13日第3版“健康焦点”



外治法止咳简便又有效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尤其是冬季多发。江苏省外治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王亮介绍,在中医临床上,有很多外治法止咳效果很好,且操作简便。 
热水袋敷背
    人体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循行路线,督脉主一身阳气,热敷背部有利于驱散体内的寒气,缓解咳嗽症状。
    当人体感受风寒之邪引起咳嗽,且伴有痰液稀白、鼻塞、流清涕、咽痒、怕冷等症状时,可将热水袋灌满热水,外包一层薄毛巾,敷在背部(注意避免烫伤),重点热敷肺俞穴(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热盐姜丝熨两胁、肚脐
    把盐和姜丝一起炒热后,敷在两胁和肚脐处,具有温肺止咳的功效。具体方法是:取粗盐200克,生姜100克(切丝),一起炒热后倒在干毛巾上或厚纱布上,趁热放在两胁和肚脐处来回熨烫,温度以皮肤可耐受为度(注意避免烫伤),持续3~5分钟,每天1次,睡前使用,对风寒咳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中药泡脚
    除了咳嗽外,还伴有咽喉肿痛、痰液黏黄、流黄涕、口渴喜饮等风热症状,可试试中药泡脚。具体方法是:取麻黄、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加水煎好后,倒在一个木制的脚盆里,进行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连用3~5天。上述中药具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缓解咳嗽及咽喉不适等症状。
蒜姜泥外敷涌泉穴
    如果不能判断到底患的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可用蒜姜泥外敷涌泉穴的方法来止咳。具体方法是:取大蒜1瓣和两倍于大蒜量的生姜,混合捣成泥,捏成饼状,每晚洗脚后敷于双足底涌泉穴,用胶布固定,每次2个小时,7天为1个疗程。对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百日咳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咳嗽均有很好的疗效。由于这个外治方刺激性较大,成人适宜,儿童需遵医嘱。
刮痧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暴露肩背部皮肤,操作者先在患者的肩背部均匀涂抹刮痧剂或麻油,然后依患者体质及耐受程度用泻法(力量重,速度快)或平补平泻法(力量、速度适中)在脊柱两侧由上而下垂直刮拭(注意避开脊柱),刮至皮肤红热。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出痧或出痧较少的部位,不要强求出痧。对于出现大量痧斑,甚至出现紫黑痧斑的部位,可用泻法重点刮拭,但不可刮破皮肤,时间为10分钟左右。刮拭结束后,要注意保暖,喝一些温开水,平卧休息10~20分钟。
拔罐
    拔罐通过对皮肤和肌肉的物理刺激,能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驱寒止痛。
拔罐的穴位有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风门穴(第2和第3胸椎之间旁开1.5寸处)和肺俞穴,每次治疗15分钟,对风寒咳嗽效果最好。
耳尖穴放血
    风热咳嗽患者,还可以试试耳尖穴放血。耳尖穴常规消毒后,用消毒针头点刺耳尖令其出血,并不断挤压,两耳交替,每3~4天放血1次,30天为 1个疗程。
    耳尖穴是经外奇穴,具有退热消炎、止痛、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降压的作用。由于这种方法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或者由专业的针灸科医生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出血性疾病患者、孕妇、体质虚弱者、过敏性体质者禁用该法。
杨璞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2月11日第7版“中医保健”



专家点评——                          
微博热传的“便秘吃姜皮 感冒吃姜肉”  
 
    冬季,很多人患上了感冒和便秘,那么有没有一种食物能够治疗这两种疾病呢?最近微博热传的“便秘吃姜皮,感冒吃姜肉”似乎为治疗这两种疾病找到了答案,但是中医专家可不完全这么看,如果弄错了可能会适得其反。
   这则微博中提到:姜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之说。如果表现为便秘、口臭、口腔溃疡等体内有热象时,最好只吃姜皮,这样既可发挥姜皮的利水功效,又可避免“火上浇油”。但若是患了风寒感冒,想喝生姜红糖水缓解病情,生姜最好去皮,只食姜肉,以发汗。
   对此,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副主任中医师王元钊介绍说,中医认为,姜皮的确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另外,姜皮还可用于辅助治疗大便干结、腹部胀满、口干口臭、热结便秘等症,因为《医林纂要》中已有记载:“姜皮辛寒”,但是姜皮主要以祛皮肤风热为主,肛肠部位的热邪一般用其他中药治疗,如决明子茶等。所以,“便秘吃姜皮”的说法对虚寒型便秘、气虚型便秘、血虚型便秘等都不适用,即便是热结便秘,如果症状比较严重也不适用。
   那么,“感冒吃姜肉”的说法是不是对的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说,老百姓常用的生姜红糖水防治风寒感冒是有道理的,因为生姜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进而达到祛寒的功效。需要指出的是,用这种方法来预防和辅助治疗初期风寒感冒是可以的,但是中重度的寒性感冒患者则不适用。因为生姜主要用于解表,发汗作用较弱,临床上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能增强发汗效果。至于是不是一定要去皮才能有祛寒的效果倒也未必,只是说去皮之后效果更好一些罢了,总体上影响不大。
   专家提醒,对于阴虚火旺者、目赤内热者、炎症患者、糖尿病患者、痔疮患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也不宜擅自服用生姜入药的方剂,最好使用前咨询有经验的中医师,以免弄巧成拙。
杨璞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2月11日第5版“验方集锦”



保健品真的是“吃不好也吃不坏”吗?
选用保健品 应避开7大误区
    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给很多人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健康问题,一时间,保健品种类迅速增多,而保健品也成为亲朋好友之间送礼的首选。“老要补钙、小要补脑、男要补肾、女要补血、胖要减肥”已经成了不少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而问及对保健品的态度,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吃不好也吃不坏”。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很多人对保健品都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保健品能治病
    说保健品能够治疗甚至治愈疾病,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保健品可以调节、增强人体的某些机能,像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可以在正常服用药物的前提下,选用一些保健食品辅助治疗。而且要注意,选择保健品一定要对症下“药”,一定要根据身体所需,最好有医生的诊断建议。将保健品以药品形式每天定量服用,一旦停用,往往会使服用者若有所失,造成心理的不适。如果以保健品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影响治疗,轻则病情加重,重则危及生命。
误区二:拿保健品当饭吃
    一些消费者听信广告宣传,把保健品当饭吃,认为服用了多种维生素就可以少吃蔬菜水果,吃了钙片就可以不喝牛奶豆浆……这些想法非常荒唐。其实任何正规医院的医生或者营养专家都会告诉你,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主要来源于日常的饮食。任何营养品都不可能代替日常的食物为我们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在正常情况下,只要您科学合理搭配食物,吃得适量,吃得均衡,就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误区三:过量服用保健品
    有些人觉得年纪大了,应该补补身体。于是亲朋好友送,自己买,保健品越吃越多,结果造成过量服用,不但增加胃肠负担,还会引发毒性反应。例如我们常见的人参,肯定是好东西,但并非什么体质的人都能吃。吃得不对的话,会引起发热、上火、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对于长期酗酒的人,可能酒精已经对肝脏造成不良影响,这时如果服用深海鱼油,就可能使肝功能受损。部分滋补保健品应当按疗程服用,否则很容易造成营养过剩或产生副作用。
误区四:撇开医生胡乱买
    一些老人每天要吃好几样保健品,结果吃出一身病。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指导下,首先搞清楚自己缺什么,再确定补什么,怎么补,吃多少合适。例如,蛋白粉适用于患严重胃肠道疾病或晚期癌症者,如果消化功能不错,能吃豆制品、肉蛋类食物,就没有必要花这个冤枉钱。服用保健品不仅应因人而异,还要因病、因时、因地而异。如果盲目滋补,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就不宜服用鹿茸类补品,否则会导致头晕、目赤、吐血、尿血;又如腹泻者如果服用六味地黄丸,只能是雪上加霜。
误区五:价格越贵越好
    现在保健品行业有一句话,叫做“一成成本、二成流通、三成广告、四成利润”,就是说保健品的很大一部分利润都投到了广告和销售商家身上,真正在产品营养价值环节的投入少之又少。所以,价格越贵并不见得效果越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样一种功能,一种产品包装豪华,天天做广告,价格自然奇高;另一种产品,看着不起眼,其实营养价值并不见得比前者差多少。
误区六:迷信“高科技”
    现在市场上各种打着“高科技”牌子的保健品,在一茬接一茬往外冒,消费者一次次掏腰包,结果仍然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例如被广告吹得神乎其神的卵磷脂,说可以使人头发变亮,精神好,食欲增加,减少关节发炎,帮助记忆力恢复。事实上,蛋黄、大豆、玉米、棉籽、油菜子、葵花子及猪脑中都含有卵磷脂,一般人每天吃1~2个鸡蛋,摄取适度的胆固醇及油脂,就可以满足机体对卵磷脂的需求。
误区七:保健品老少皆宜
    任何人,只要饮食多样化、食物搭配均衡,就不需要额外补充营养。保健品只是针对某些特殊人群,发挥一定的补益作用。比如经血流量很大或平日气血虚弱的女性,可能需要补充铁;孕期或哺乳期女性,需要增加叶酸、铁、钙;更年期女性,为了减少骨骼中钙的流失,可以服用钙补品;减肥者过度控制饮食导致消化不良,可能需要服用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品;素食者需要额外补充钙、铁、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2月11日第1、3版“健康焦点”



学点养生经平安过寒冬
    冬季是人们养生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数九寒天,更是让患有各类慢性病的老年人心里打怵。对此,中医专家表示,数九寒天之所以会让一些慢性病出现反复,很多时候和低温导致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密切关系。因此,想方设法让身体暖和起来,帮助气血正常运行,是增强免疫力、防治各类慢性病的有效手段。
患“寒哮”多年 穿上棉马甲见好
    全国著名中医养生专家杨力说,曾经有一位70多岁的老年患者,一到冬天就哮喘。阵发性哮喘常常在夜间发作,有时候连楼上楼下的邻居都能听见。他所患的哮喘到了三九、四九的时候最为严重,而等到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症状开始逐渐减轻。到医院求治的时候,老人似乎已经对生活丧失了信心,以至于一到冬天就让家人把“寿衣”拿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在仔细询问了老人的病史后,我认为他的病属于中医“寒哮”的范畴。除了正常的治疗外,我建议患者的儿女给老人买一件棉马甲,天冷或每逢季节变换时就套在身上;再买一顶棉帽子,出门或者打开窗户的时候戴上。与此同时,让老人服用一些具有温肾阳作用的药物。后来,老人的身体逐渐好转起来。
   “寒哮”和身体受寒邪侵袭有密切的关系。让老人穿上棉马甲,可让背部正中央的督脉和胸腹部正中央的任脉免受寒邪侵害。戴上棉帽子可让有诸阳之会之称的头部减少热量散失。把这三个部位做好防护,阳气就不易受损,有利于调理患者虚寒的体质,为进一步对症治疗打下基础。 
早晨乏力 搓手搓脚30分钟再起床
    搓手搓脚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若能合理运用并持之以恒,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曾经有一位老年患者,每到冬天就精神萎靡,尤其是在早晨的时候,总是打不起精神,身体乏力,连起床都成了每天不想面对的难题。经过辨证,诊断为体质偏颇,肾阳虚的倾向严重,于是在开方之后特别嘱咐患者,今后起床之前先在被窝里搓手搓脚,用力搓,连续搓30分钟后再起床,精神状态会好很多。
    后来,这位患者在吃汤药调理的同时坚持每天早上搓手搓脚,身体状态越来越好。
    搓手搓脚为什么有好处?从中医角度来说,手掌心、脚心的不同部位都与内脏有密切联系。早晨搓手搓脚可以间接刺激五脏六腑,将它们从休眠的状态中“唤醒”,开始一天的工作。时间一长,形成良性循环,人体的阳气被渐渐激发出来,体质就会得到改善。此外,手脚上还有劳宫穴、神门穴、大鱼际、合谷穴、涌泉穴、太冲穴等穴位,与心、大肠、肝、肾等脏腑密切相关,刺激这些穴位对调节身体内环境意义重大。
对症施治 给脏腑关节吃点“热乎饭”
    冬季很多老年人容易手脚冰凉。北京中医药管理局研究员王彤表示,这时老年人要专门给肾脏吃点“热乎饭”。《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很好的温补肾阳食疗方。把500克羊肉切成小块,放入水中熬煮,以去掉血沫和膻味;将30克生姜切成片,和15克当归连同羊肉一起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水,用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煨炖至羊肉酥软时,加入适量盐,用小火炖10分钟即可。羊肉是补肾的佳品,当归有补血的功效。两者配合在一起,对体质虚寒的老年人有温补的功效,但是平时血脂较高的老年人不宜吃。
    除了肾脏外,还应该给脾胃吃点“热乎饭”。把红枣去核煮熟,将糯米洗净后浸泡半个小时,把糯米煮成米饭,在八成熟的时候加入红枣。这款红枣糯米饭的最大好处在于补脾胃,可有效预防冷风一吹所致的胃肠隐痛。不过,糯米不易被消化,所以老年人在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用量要控制在平时总饭量的1/2左右。
    对于患有冷风骨痛的老年人来说,要给全身的关节吃点“热乎饭”,以驱散风寒之邪。准备桂枝10克,大米100克,葱白2根,生姜3片,将桂枝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浸泡10分钟左右,水煎取汁,用此汁液与大米共煮粥,待粥快熟的时候加入葱白和姜片,煮两开即可食用。桂枝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对于冬季关节不适的老年人很有好处。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1月23日第7版“中医保健”



美容小偏方功效有真假
    前段时间,网上盛传的一些美容小偏方被疯狂转发。那么,这些小偏方是否真的有用?对此,笔者一一进行了试验。
    美容小偏方1:维生素C+维生素E美白——有效
    使用材料:压缩面膜纸。
    笔者试验:把两颗维生素C捣碎,倒入矿泉水适量溶解,再加入一颗维生素E,然后把准备好的压缩面膜浸泡在溶液里约5分钟,等待面膜纸将溶液吸收,同时用洗面奶将脸部洗净,然后将面膜纸敷在脸上,15分钟后将面膜取下。
    用后效果:有效。
    美容感言:敷完面膜后,脸部嫩白了一些。
    专家点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皮肤科博士方险峰介绍,维生素C能减少皮肤中的黑色素颗粒合成,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从而使皮肤得到更快更好的恢复、变白。而维生素E则可以保护皮肤不被氧化。两者配合在一起,效果更佳。
    美容小偏方2:淡盐水去角质——无效 
    使用材料:盐和水。
    笔者试验:取一定量的食盐和水,混合搅匀,盐可以多放点,用化妆棉蘸取盐水在面部轻柔涂抹,几分钟后,待脸上水分蒸发只剩下盐时,用清水冲净即可。
    用后效果:无效。
    美容感言:效果不佳。
    美容小偏方3:玫瑰水去粉刺——无效  
    使用材料:玫瑰和醋。
    笔者试验:摘取未全开的玫瑰,整朵浸入醋中,静置1周,然后兑入凉开水适量制成洁肤水,早晚用它洗脸。  
    用后效果:坚持1周无效。
    美容感言:每次试验前都是充满期望,最后总是以失望告终。
    美容小偏方4:小苏打清理黑头——效果不明显
    使用材料:小苏打、洗面奶。
    笔者试验:早晚洗脸的时候,在洗面奶里放上一点小苏打,双手揉搓至出泡沫后,将泡沫在脸上揉搓几分钟,在黑头较多的部位要多揉搓几遍。
用后效果:不明显。
    美容感言:使用1个星期后,前后对比,黑头少了几颗,效果不明显,需要长期坚持。
    专家点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皮肤科主任谢方明说,小苏打和淘米水有一样的作用,可以嫩肤,能不能去黑头要看个人肤质。
    美容小偏方5:茉莉花紧肤——无效
    使用材料:茉莉花、医用酒精。
    笔者试验:取茉莉花花朵(未全开的更好)适量,浸入凉开水中,密封静置数日后,兑入一点点医用酒精,洗脸后拍在脸上。
    用后效果:毛孔没有紧致。
    美容感言:虽然没有收到毛孔立即变小的效果,但是感觉皮肤很凉爽舒服。
    美容小偏方6:啤酒缩毛孔——无效
    使用材料:啤酒、医用棉纱。
    笔者试验:将医用棉纱浸入啤酒约3分钟,取出棉纱,稍稍拧干后敷在脸部毛孔粗大的部位约30分钟。
    用后效果:无效。
    美容感言:毛孔没有变小,倒是一脸酒味。
    美容小偏方7:蜂蜜按摩提亮肤色——有效  
    使用材料:蜂蜜。
    笔者试验:每次洗脸时,先用温水和洗面奶清洗,再倒适量蜂蜜于手掌心,双掌对搓,然后双手在面部向上向外打圈按摩,按摩完毕,用温水洗净,涂抹护肤品。
    用后效果:坚持1周后见效。
    美容感言:坚持1周以上就能明显感觉到面部有点光泽。
    专家点评:谢方明介绍,蜂蜜含有葡萄糖、果糖以及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酶类等护肤成分,可改善肤色。
广西南宁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李艳鸣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1月23日第5版“验方集锦”



脂肪肝患者吃什么蔬菜好
    海带:其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和食物纤维,可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其排泄,从而降低血液及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对缓解脂肪肝病情很有帮助。
    西红柿: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不仅具有健脾消食、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等功效,而且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日常生活中可代替水果食用,对脂肪肝、高脂血症患者病情的恢复有帮助。
    黄瓜:黄瓜属于天然低热量果蔬,其含有的细纤维成分有促进肠道毒素排泄和降胆固醇的作用;含有的丙醇二酸还可以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经常吃黄瓜对脂肪肝的辅助治疗是有益的。
    萝卜:萝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萝卜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胆汁分泌、脂肪的代谢、体内废物的排出,经常食用配伍的药膳可起到一定的降低血脂、胆固醇,稳定血压、软化血管的作用,对于脂肪肝或脂肪肝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百合:百合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去脂的抗氧化成分,而且还能有效防止脂肪性肝炎向肝纤维化、肝硬化进展,有利于脂肪肝患者的保健和治疗。
    荠菜:其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膳食纤维及无机盐等有效成分,有助于降低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且还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减肥、止血等功效。
主任医师 陈琦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1月23日第3版“健康焦点”



节日期间—— 
脂肪肝患者该如何保健
    辛苦了一年,眼看就要过春节了,肝病专家指出,脂肪肝患者在春节期间准备年夜饭也好,与朋友聚餐也好,都应该遵循健康原则,切勿暴饮暴食,娱乐亦应该有张有弛。
最好“滴酒不沾”
    酒是聚餐时不可少的饮料,对大多数人来说,少量饮酒并无大碍,但是脂肪肝患者不能饮酒。国内的研究发现,2/3左右的肝硬化、肝癌患者往往有过量饮酒的历史,饮酒会使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升高并且发病年龄大大提前。酒精除了能引起肝病外,大量饮酒还可使神经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出一般人群20%,严重酗酒者可达50%,死亡率增高1~3倍。我国每年因饮酒中毒的人数超过千万。由于脂肪对肝细胞的浸润,影响了酒精在肝细胞内的代谢,所以脂肪肝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醉酒,导致酒精中毒。
    很多人一到餐桌上就身不由己,但是自己的健康要靠自己来把握,为了健康要掌握主动权,将健康饮食进行到底,无法在餐桌上控制饮食者应尽可能减少酒桌上的应酬。
饭前要多喝白开水
    营养过剩型脂肪肝患者,饭前20分钟或应酬时饮水,使胃有一定的饱胀感,可降低食欲、减少进食量,有助于减肥。现代人喜欢喝各种各样的饮料,其实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牛奶、豆浆,各种饮料都不能代替白开水。饮料中固然含有大量的水分,但同时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糖和盐分以及各种添加剂,进食过多,会增加对水的需要量。咖啡和浓茶更不能代替水,因为两者都有利尿作用,喝多了会造成体内缺水。所以,白开水是最经济、最健康的饮料,也可选择清淡的绿茶、菊花茶等。
少吃肉并不能消除脂肪肝
    预防脂肪肝,许多人认为少吃肉类就可以了。其实,预防脂肪肝并不是少吃肉就能解决问题的。在饮食过程中,人体会摄入三大营养: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即使控制了脂肪的摄入量,如果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多,同样可以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囤积起来。消除脂肪肝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以免合成过多的脂肪。
必须控制油和盐的摄入
    食用油摄入过多,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并已经成为脂肪肝、高血脂的重要病因之一,所以节日期间更应该控制油脂的摄入,以每人每天20克左右为宜。
    另外,还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食盐过多会增加心脏、肾脏的负担,并能诱发高血压、动脉硬化。所以,节日期间要饮食清淡,每人每天食盐量应该控制在6克以内。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1月23日第3版“健康焦点”



脚后跟皲裂用香蕉治疗有奇效
    “用不用继续给你买香蕉?”周日,丈夫去菜市买菜前问我。
    “不用买了,我脚后跟皲裂已经痊愈了。”送丈夫出门后,看着茶几上那几个已经熟透的香蕉,我的思绪回到了上周一早上。
    那天早上,当我忍着脚后跟皲裂的疼痛,踮着脚尖艰难地走在小区的路上时,恰好遇到楼下的张大姐。张大姐看到我痛苦的样子,忙问我怎么了?
    “哎,冬季风大且天冷干燥,脚后跟裂了,很痛。”
    在听完我的苦衷后,张大姐说:“我有一个治疗皮肤皲裂的偏方,效果非常好。”具体方法是:取香蕉1个,反复将整根香蕉捏软,越软越好,然后将果肉挤在一个小碗里,捣成糊状备用;准备一大盆较热的水(43℃左右)泡脚(如果脚皮较厚,可边泡边用小锉刀或其他工具把这层角质层修剪掉),在确保水温的前提下,每次泡上20分钟左右,再把先前已准备好的香蕉糊涂在开裂的地方,反复搓揉3~5分钟,搓揉过后不用再换水冲洗,只需用纸巾把患处擦拭干净即可。
    张大姐叮嘱我:“香蕉务必选已经熟透的,最好是外表已经有一些黑斑的那种。如果皲裂比较严重,每次还可以在香蕉糊里加上5毫升左右的甘油,和香蕉糊搅拌均匀后涂抹在开裂处,再搓揉。一般情况下,坚持3~5天,基本就可以治愈了。”
    当晚,我就如法炮制。第二天早上起床时,穿袜子竟非常顺利,袜子没再被脚后跟的裂口卡住。随后张大姐又特意打来电话叮嘱我,在这段时间,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适当摄入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E的食物(如猪肝、猪皮、羊肉、阿胶、鱼肝等),以保持皮肤的水分。
    就这样,3天后,我再也不用踮着脚尖走路了;1个星期后,脚后跟的裂口彻底不见了,皮肤也变得光滑了。
专家点评
    冬季空气寒冷干燥,很容易引起皮肤皲裂,皲裂的好发部位是手和脚。用香蕉糊来治疗皲裂,佐以护肤甘油一起擦拭,不仅能充分发挥甘油锁住患处皮肤水分的作用,还能加速皲裂痊愈。另外,预防皲裂,还要尽可能远离辛辣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E的食物。
周一海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1月16日第5版“验方集锦”



读者妙招 巧用生姜治寒痛
    民谚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进入数九寒冬,正值小寒大寒之间,天寒地冻,是欣赏冰雪美景的好季节,但同时也是一些关节冷痛、畏寒怕冷的人痛苦难捱的季节。每每到了这个时候,也是任先生的妙招奏效的时候。
    任先生是黑龙江省鸡西市矿务局的一名退休干部,全名任照生。2013年秋冬之交,在本报组织的一次慰问老干部的健康讲座的空隙,记者有幸结识了这位养生达人,并与之进行了短暂交谈。交谈中,任先生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治疗关节冷痛、畏寒怕冷的小妙招,并说这个方法绝对好用。
    进入寒冬腊月,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向本报咨询治疗关节冷痛的方法,记者想起那次与任先生的谈话,于是决定采访任照生先生,请他详述他的小妙招。
    任先生介绍说:“其实方法很简单。如果关节冷痛的话,可以将生姜捣成糊,敷在疼痛部位。如果是身体畏寒怕冷,可以用榨汁机将生姜榨成汁,将鞋垫和白棉布条浸泡在姜汁中,放在暖气上烘干。将烘干的鞋垫垫在脚下,将烘干的白棉布条缝到贴身上衣的后正中线上。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糊外敷止痛的方法适合治疗所有的寒性疼痛,而生姜汁浸泡鞋垫、白棉布条的方法只适合于阳气不足、畏寒怕冷的人,青壮年人及身体有活力、爱上火的人切忌使用。”
    家庭厨房中常见的一味生姜,既能止痛又能驱寒,真有这么灵验吗?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医院康复科孙殿甲医生告诉记者:“生姜味辛性温,能散寒通络止痛,其汁辛温散寒之力更强。生姜糊外敷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不仅有助于生姜的温热之气内透,而且能拔除沉积在体内的‘寒气’。身体后正中线是督脉循行之处,其旁1.5寸和3寸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督脉主一身阳气,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有十二脏腑的俞穴,为人体阳气最隆盛的部位。当人体阳气虚衰时,通过督脉和膀胱经温阳效果最好。”
    孙殿甲医生表示:“生姜价廉而安全,用生姜榨汁浸泡鞋垫是不错的温阳方法。尤其是在户外工作的朋友,或手足冰冷的女性朋友,可以采取这种方法。痛经属于胞宫虚寒的女性朋友,也可以用生姜糊外敷骶尾区和小腹子宫区,同样具有止痛的效果。关节冷痛的患者在外敷生姜糊之前,可以用手轻拍痛处(也可手蘸红花油轻拍),拍至痛处微红为止,然后再外敷生姜糊,以增强疗效。经常胃痛,食冷则犯,或经常肚子痛,吃凉的就拉肚子的朋友,也可以用生姜糊外敷。胃痛属于寒邪克胃的朋友可以用生姜糊外敷胃脘部,经常腹痛腹泻属于脾肾阳虚的朋友,可以用生姜糊外敷脐部和肾俞穴部位。此外,外敷生姜糊时,还可以隔姜糊用热水袋(或电热宝)热敷或艾灸,能增强散寒止痛的效果。生姜糊外敷一般每天一换,每次不宜超过3小时,以免损伤皮肤。”
    同时,孙殿甲医生特别强调:“榨取姜汁宜去生姜皮,因为生姜皮性辛凉,主行水。此外,皮肤敏感者、对生姜过敏者、患处痛处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禁用此方法。如外敷时皮肤出现瘙痒、水疱等情况,应停止使用此方法。如皮损较严重,应及时就医。”
本报记者 郭建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1月14日第4版“家庭医生”



老人白天总想睡觉 当心是心脏不好 

    不少老年人白天总是想睡觉,儿女常会认为父母能吃能睡是健康的标志。其实,老人睡不醒不一定是件好事,特别是在白天犯困者,表现为哈欠连连,这是呼吸中枢缺氧的表现之一。
    据南京市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龚禾和介绍:一般情况下,当老年人的心脏收缩功能减弱时,其大脑就会出现缺氧的现象,而老年人大脑缺氧在神经系统方面的表现就是经常“睡不醒”。因此,老年人若是经常出现嗜睡的症状,就说明其心脏的收缩功能可能出了问题,即可能患了心脏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1月14日第3版“健康焦点”

严寒冬季进补四虚
    随着新春佳节的到来,气候日渐寒冷,再不进补今年就要过去了,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进补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中医科刘建华主任医师说,进补首先讲究的是“纠偏”,以无虚不补为原则。进补是中医通过药物、食物的偏性来平衡人体的气、血、阴、阳,使机体恢复健康,并非多多益善。同一款药膳,有些人吃后可起到滋补的作用,而有些人吃后却适得其反。一般来说,体虚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相应的要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而在进补之前,一定要先弄清自己虚不虚,是什么类型的虚,然后再对症进补,只有这样才能“锦上添花”。
气虚→补气
    临床表现:容易觉得累,没有精神,常常觉得全身乏力,整天像没睡醒似的,稍稍动一动就觉得累得不行。一般舌苔比较淡,舌体较胖有齿痕。如果气虚症状比较严重(一动就气喘吁吁,或是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说话声音也很小),就得赶紧去看医生。
    如何进补:气虚者宜多选用性平、具有补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莲子、胡萝卜、糯米、小米、栗子等。在药物中,人参是补气的代表补品。不过,用人参时一定要有所选择。如果气虚稍偏热,且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西洋参比较合适;如果气虚稍偏寒,可以服用红参;如果是单纯气虚,宜用生晒参;如果气虚较严重,要选用老山参。由于药物的药性与药力不同,用人参时最好向医生咨询。
血虚→补血
    临床表现:血虚者除了有气虚的表现外,还有头晕、脸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白没血色、失眠等表现。尤其是女性,会出现月经量少、色淡等表现。当出现头晕、心慌等严重血虚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何进补:血虚者最重要的是补血,可选用桂圆、大枣等食物,可以每天当做零食吃25克左右。另外,乌鸡、黑芝麻、红糖、赤小豆等也有补血的功效,平时宜选用。需要注意的是,阿胶并不适用于所有血虚者,如果有食积、淤血、气滞、湿邪等问题,吃阿胶只会加重症状,特别是脾胃虚弱的女性,由于阿胶有滋腻的特性,很容易让人出现食欲不振、胃部饱胀等症状。
阴虚→滋阴
    临床表现:阴虚者除了有气虚的表现外,还有口眼干燥、口苦、手心脚心热、大便干结、脾气暴躁等热象表现,这类人最怕热。
    如何进补:阴虚自然要滋阴,尽管狗肉、羊肉是冬季的头号进补食物,但这两类肉食能补阳气,对于身体虚火旺的阴虚体质者来说,只会越吃越虚。如果是阴虚体质者,要多吃鸭肉、甲鱼、银耳、山药等具有滋阴作用的食物,同时远离辣椒、花椒等辛辣佐料,就连烹饪手法也要避免煎、炸、烧类的做法。 
阳虚→补阳
    临床表现:阳虚体质者与阴虚体质者正好相反,除了有气虚的表现外,还有手脚发凉、心慌怕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表现。
    如何进补:与阴虚者正好相反,阳虚者不仅要吃羊肉、狗肉、鳝鱼、泥鳅、枸杞、核桃等食物,还要在做饭时加入辛温的葱、姜、蒜等调味品,同时少吃生冷食物。冬季鹿茸等壮阳品深受宠爱,但有些人吃后会出现烦热不安,甚至内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进补。
    专家提醒,食补由于食物的偏性有限,不容易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用中药或药膳进补时,最好循序渐进,以免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比如,药膳中的药量先放少量,或是吃药膳时先从小碗入口,如果身体适应再加大用量。通常进补一周2~3次即可,最好别天天吃。若出现流鼻血、腹胀、口舌生疮、上火、小便黄、大便干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进补,立即到医院就诊。
吴志 张文明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1月9日第7版“中医保健”



多数人对感冒的概念不清楚
什么样的“感冒”不能硬扛? 
    感冒算得上是老百姓最熟悉的小病了。一旦症状出现,几乎不需要医生,多数人都能凭经验自行做出“感冒”的诊断。接下来,就会翻箱倒柜地找各种五花八门的中药、西药吃,还有人咬牙扛着,直到痊愈或扛不住为止;更有人会迫不及待地去找医生开抗生素服用或干脆挂吊瓶……每种做法好像都有点道理,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也许有人会对此不以为然,感冒这么常见,诊断有什么难的呢?无非是头疼脑热、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等。
    话虽如此,事情还真不是这么简单。老百姓口中的感冒,与作为医学名词的“感冒”并不能划等号。真正能较为准确地表述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感冒症状的医学名词,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果人们因为感冒久久不愈而去看医生,大多会在病历上看到“上呼吸道感染”这个词。医学上所称的感冒,是涵盖在“上呼吸道感染”之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是一个统称,包含了若干种疾病,其中的一种疾病就是感冒。
当感觉嗓子干、咽东西不舒服,同时出现流清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时,您大概已经患上了医学上所说的普通感冒,这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鼻炎或咽炎。
    当然,如果您打喷嚏非常频繁,鼻子痒痒的,鼻涕长流不止,并且短时间内又缓解了,那么这有很大的概率不是普通感冒,而是过敏导致的。
    普通感冒病程5~7天,发病约两天之后,鼻涕可能变得黏稠。普通感冒一般不发烧,除了鼻子和咽部不舒服外,其他症状都较轻。所以,您需要做的仅仅是多休息、多饮水,如果必要,可以吃一些缓解症状的非处方药,而不需要服用抗生素。
    当您觉得咽部症状较重,疼痛和烧灼感剧烈,甚至吃饭喝水都变得困难时,要当心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体炎。对着镜子张开嘴,压下舌头根部,会看到咽部发红。扁桃体受波及时,可以看到肿大的扁桃体和其表面的脓苔。
    急性咽炎有大约一半是病毒造成的,另一半则存在细菌感染,因此有时需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多数由细菌引起,需要使用抗生素。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可能伴有发烧,病情重时可有高热、全身无力、头痛等症状,常常尾随普通感冒而发病。因此,如果普通感冒之后嗓子痛得厉害,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而非继续咬牙硬扛。
    人们常说感冒咳嗽,其实普通感冒时咳嗽并不多,也不剧烈。如果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吞咽时不痛)、咳嗽、咳脓痰并伴有发烧,说明喉、气管受到了病原体的侵袭,此时称为急性喉炎和急性气管炎,病原体多数为细菌。
    急性气管炎造成的咳嗽可能延续2~3周或更长的时间,往往需要抗生素治疗,且痊愈后可能遗留一段时间的刺激性干咳。
    由此可见,人们常常提到的一些所谓的“感冒”症状往往并不意味着是单纯的普通感冒,反倒可能是其他种类的上呼吸道感染。因此,一旦症状来袭,搞清是哪种感染最重要。如果不能肯定,则要求助于医生,切勿将普通感冒的治疗原则简单地套在上呼吸道感染头上,以免贻误病情。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类由特殊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称为流行性感冒。此类疾病虽名为感冒,但总体来说,其全身症状较上呼吸道感染的局部表现更为明显。一般流感在休息几天后可自愈,但部分流感亚型的致死率很高。
赵承渊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1月9日第2版“资讯速览”



健康新观念——
生病,并不一定是坏事!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肯定是希望不生病,或者是害怕生病。其实,生病并不一定都是坏事,生病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就是让你的生活停下来或慢下来,能阻止你不顾一切地往前冲,避免以后发生更大的健康问题。而且只要我们用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去对待疾病,往往还会产生很多积极的作用。
    
孩子感冒能提高免疫力
    家长都怕小孩患上感冒,其实你不知道,适当感冒并不一定是坏事。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对婴幼儿而言,身体的免疫系统确实没有成人那么强大,更容易感冒,在医学上,常把6岁以前的小孩称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但是,在跟外界环境接触的过程中,身体接触到某种病菌,就会激活身体的免疫系统,从而产生抵御这种病菌的能力。  
    有的家长看不得孩子生病,一出现症状,就马上带孩子去打针,或者吃消炎药。这样一来,身体的免疫系统还未来得及反应,抗生素就把病菌杀死了,孩子的身体得不到病菌的刺激,自身免疫力就无法形成。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家长越是对孩子的病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孩子的抵抗力却越弱,而有的家长看似比较“粗”,对孩子得病反应不太敏感,孩子反而不爱得病。
    所以,提醒各位家长:感冒是自限性疾病,药物不会缩短孩子感冒的过程,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对于普通感冒,给孩子用药越简单越好,能不用就不用,能只用一种就不要用第二种,更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消炎药)。
发烧是身体和疾病战斗
    发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一般来说,体温一旦超过37℃就属于发烧。医学研究证实,免疫细胞的作战能力会随着体温的升高而增强,同时高体温还会使血液中的铁离子浓度降低,造成病原体生长所需的微量铁离子供给不足,进而抑制病原体生长繁殖,这些才是抗病的主力,药物只是外援。所以,如果在发烧一开始就服退烧药,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食欲没有受到影响时,可以将冰块置于额头缓解不适,同时多喝水,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吃一些富含营养且清淡的食物。若体温高于38.5℃,或持续低烧不退,或伴有发疹、剧烈头痛、关节痛、痉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措施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对机体是有益的。当呼吸道黏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会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消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
    如果一咳嗽就用止咳药物,则会把加重炎症的脏东西滞留在呼吸道内,不利于炎症的消除。美国《家庭医学年鉴》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咳嗽平均需要17.8天才能治愈。研究人员称,止咳过于心急,可能导致抗生素滥用,引发耐药,增加副作用。因为大部分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造成的,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
    出现咳嗽症状时,应在保暖的同时补充大量水分,同时避免胡椒、洋葱等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如频繁咳嗽还伴有发烧、胸痛、体重减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腹泻是身体排毒的表现
    腹泻,尤其是排泄物有异臭时,往往是身体正在排出来自食物或其他方面的毒素。除非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或者严重腹泻产生并发症,普通的腹泻并不需要服药治疗,它的症状一般不会超过48小时。所以,至少两天以内勿用药物止泻,因为腹泻是排除体内毒素的方式之一。当病人发生急性腹泻时,不鼓励使用止泻剂,除非其他急需控制的情况。
    当腹泻来临时,千万不要走进“治疗”误区,如有腹泻就用止泻药;认为腹泻就是炎症,该吃消炎药;吃去痛片缓解腹泻疼痛;严重时吃药,停止时就停药;腹泻时少吃,腹泻后多吃等。
    遇到腹泻时,应采取因势利导法,例如喝一杯热水,帮助肠道尽快排完毒素。
如果腹泻严重,便意频频、排便量少、肛门部有痉挛性疼痛,或排泄物带血,或同时伴有腹痛、发烧、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慢性病帮你改掉坏习惯
    一位著名的医学家曾说过:得了慢性病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你好好照看它,照样可以长寿。比如说糖尿病,如果从正面来看,得了糖尿病或许是件好事,因为你会从此更加注意生活方式,这样就可以预防更多的疾病,因此,可能会比那些没有得糖尿病的人活得更好!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1月7日第1版



小寒养生
重在补肾驱寒防疾病
    元旦过后,我们将迎来24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小寒。小寒过后,即进入了最为寒冷的“三九天”,因此这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且天气寒冷也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期,因此更要引起重视,那么小寒节气应如何做好保暖、预防疾病呢?

关键词一 补肾
小寒——
补肾最佳时节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关于大寒和小寒哪个更冷,古书和气象上记载不尽相同。《群芳谱》上说:“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大寒,寒威更甚;大者,凛冽之极也。”意思是说大寒比小寒冷。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24节气中最冷的节气。
    小寒虽冷,但阳气也在缓慢积攒、上升,是进补的大好时节,尤其是对肾脏的补益。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补好了,五脏都可受益,如以当归、生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生姜羊肉汤,具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非常适合慢性疲劳者、亚健康人群;而有严重腰膝酸软、畏寒怕冷、性功能减退症状的人群,则适合进补羊肾红参粥,具有益气壮阳、填精补髓的功效,具体做法为:羊肾1只,红参数克,均切成碎末,加入大米100克熬粥喝。此外,冬季进补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补,不可盲目。平素怕冷的阳虚体质者,应多吃羊肉、狗肉、牛肉、鲅鱼、海虾、核桃仁、韭菜等具有补阳作用的食物,而平素怕热的阴虚体质者,则应多吃鸡肉、鸭肉、大枣、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具有平补作用的食物。

关键词二 驱寒
小寒——
暖头暖足暖背
    小寒时节,要想达到御寒保暖、祛病强身的目的,除了要加强自身体育锻炼外,还要注意暖头、暖足和暖背。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介绍说,在应对严寒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添加衣物,但往往身上穿得十分厚实而忽视了头部的保暖,甚至把帽子视为无足轻重的东西。其实,人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在寒冷天气,人们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热量就会迅速从头部散发出去。冬天在室外戴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所以脚的温度很低,脚部受凉可引起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感冒、气管炎等。因此,小寒时节一定要注意脚部的保暖。除了要穿保暖的鞋子外,对付脚凉,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脚心。
   背部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倘若背部保暖不好,风寒邪气极易通过人体背部入侵,损伤人体阳气而致病,或使旧病复发加重。因此,对于气管炎患者、哮喘患者、过敏性鼻炎患者、风湿病患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背暖尤为重要。冬日晒太阳,应多晒背部;或穿一件羽绒背心、皮背心,对暖背都大有好处。

关键词三 防病
小寒——
多吃山楂防疾病
    小寒节气,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容易发作。因此,起居上要注意保暖。对于老年人来说,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房间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俗话说:“冬练三九”,但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如慢跑、擦面、拍打全身肌肉等。有时间还可双手抱拳,虎口相接,左右来回转动,这样就可以增强手指的灵活性,不仅能预防冻伤,还能预防感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里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另外,山楂里还含有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且对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四 调理
小寒——
搓摩腹部可调脾胃
    小寒时节可以多利用空闲时间按摩身体,不仅可以驱寒,还能调理身体机能。首先将双手搓热,再将右手放在左手上,然后绕着肚脐按顺时针方向搓摩腹部10分钟左右,长期坚持可以收到调理脾胃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有效预防便秘。
    值得一提的是,冬季人们很容易上火,所以梨就成为了最佳的水果,中医认为,梨性寒,味甘、微酸,入肺、胃、心、肝四经,具有调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的功效。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另外,取枸杞、黄精各10克,鸽蛋4个,冰糖适量,将枸杞、黄精洗净切碎备用;锅中加水适量,加入枸杞、黄精,煮沸后约15分钟把鸽蛋打破后逐个下锅内,同时将冰糖放入锅内同煮至熟即成,具有润肺滋阴的功效。

关键词五 情志
小寒——
应宁神定志 莫劳神忧事
    小寒时节阳气潜伏,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运动项目可以选择长跑、滑雪、跳绳、踢毽子等。
本报综合报道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1月2日第7版“特别策划”



新的一年,不妨给自己做个健康计划——
2014年的“健康畅想”
    岁末年初,不少人都在做年终总结,每个人心中都会燃起新的希望,定出新的目标和计划:工作要上一个台阶;想赚更多的钱买房、买车;要带全家去旅游……这一切,都少不了健康的身体。走进2014年的你,把健康列入了计划吗?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不同人的健康畅想。
    
医生篇:
制作一个个人健康档案
    畅想者: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继远
    畅想者建议:找一个档案夹,把自己的体检报告、到医院看病登记簿、化验单全部汇总,妥善存放。同时详细了解一下自己的家族病史,因为有些疾病具有高度遗传性,如乳腺癌、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这样有利于完整而系统地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可提醒自己要定期做某方面的体检。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不妨将自己重要的健康资料,如疾病简况、医疗保险单、医生姓名和电话、过敏症状、血型等打印在一张卡片上,并随身携带,以备发生意外时,利于急救。

运动篇:
坚持饭后五千步,防治糖尿病
    畅想者:某钟表厂退休职工赵大伯
    畅想者建议:人在运动时,肌肉能量需求加大,糖分解代谢增强。餐后行走不仅能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迅速进入肌肉组织,加速糖的氧化利用,而且可以减轻或消除胰岛素抵抗,增强各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肌肉利用胰岛素的能力,使居高不下的餐后血糖很快下降。因此,饭后走路多多益善,大家不妨和我一起来试试!

生育篇:
在老婆监督下戒烟戒酒
    畅想者:“80后”“帅哥刘”    
    畅想者建议:与以前提倡的晚婚晚育、丁克家庭不同,我们“80后”讲究的是优生优育。就是说,宝宝要健康,要从孕前的准备做起,要做个全面的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老婆怀孕、孕期的检查和保健,还有我们物质上的储备、精神上的准备和生活方面的调理。想生孩子的父母,不妨跟我一样先订个健康计划,有准备地迎接宝宝的到来吧。
    对于我自己来说,首先要戒烟戒酒,因为医学研究发现,吸烟会影响精子质量,从而对宝宝的智力及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或有致畸作用。同时,过量的酒精对精子与卵子的活力有一定损害作用,并且会使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不利变化。这种畸变的生殖细胞结合后,就会把有病的遗传基因传给后代,引起胎儿“酒精中毒综合征”。
戒烟、戒酒之后,要获得健康的、不受烟酒毒素影响的精子,至少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

家居篇:
给房子做“健康检查”
    畅想者:刚搬入新居的小刘
    畅想者建议:城市居民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生活工作在精致装修和空调环境下,存在很大健康隐患。世卫组织明确将室内空气污染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因素之一。威胁主要来自于装修时人造板、油漆、粘合剂、墙纸、地毯等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氨、氡等有毒气体,这些气体及挥发物可导致肿瘤、血液和呼吸系统的多种疾病。
    怎样才能住得安全呢?除了装修时使用环保材料,设计尽量简洁、简单,减少装修材料的使用外,我还想为新装修的房子做个“体检”,检测室内空气里甲醛、氡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如果有害气体超标,就要选择正确的方案和产品治理室内污染;每天保证房间通风半小时以上,冬天更要如此。

心理篇:
学会缓解压力、多与家人在一起
    畅想者:心理咨询师王先生
    畅想者建议:和谐的家庭生活可以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和不快,有利于身心健康。在忙于工作的同时,记得抽出时间与家人共度。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不仅能加深对子女的了解,还可提高眼、手的协调能力,对大脑也很有好处;抽时间与家人看看电影或读本小说,夫妻之间加强沟通,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关系,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保持家人身心愉悦。
在感到有压力的时候,要学会放松自己、善待自己,学会取舍,凡事不跟自己较劲;可通过看看书、听听音乐等让心情慢慢放松下来;可积极向朋友倾诉,寻求鼓励等;还可以通过锻炼、冥想、足部按摩等多种方式,把压力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奉献篇:
参加健康公益活动
    畅想者:红十字会医院护士小李
    畅想者建议:无偿献血、捐献骨髓、爱心捐款,随着社会的不断宣传,现代人越来越关注公共健康。当你遇到意外的时候,因为曾为公共健康做出过努力,公共健康系统也将支持你度过生死关头,我国的义务献血法就明确体现了这一点。面对疾病,大家都行动起来,不再孤军奋战,这是我们健康观念的一大进步。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4年1月2日第1版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握手
1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歌声嘹亮 2014-6-10 17:32
谢谢介绍,学习了。
回复 张口笑 2014-6-10 17:50
歌声嘹亮: 谢谢介绍,学习了。
谢谢!
回复 歌声嘹亮 2014-6-10 17:53
不用客气。
回复 傲然秋菊 2014-6-10 21:04
好资料!收藏慢慢学,谢谢老师!
回复 张口笑 2014-6-11 06:04
傲然秋菊: 好资料!收藏慢慢学,谢谢老师!
谢老师好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4-4-29 05: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