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金堂县地处川西平原与川中丘陵接壤地带,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东北,距成都市区25公里,幅员面积1156平方公里;全县户籍人口8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万人;辖2个乡,19个镇,2个省级开发区;地貌多样,以丘陵为主,低山和平坝兼有,其中:丘陵792平方公里,低山242平方公里,平坝120平方公里。
气候
县境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川中丘陵西缘,居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部。气温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平均风速小,无霜期长,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多年日平均气温16.6℃,高于同纬度地区0.3—0.4℃,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2.1—2.7℃,春季气温回升早,比同纬度地区早25—30天。年均降雨量920.5毫米。74%的年份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雨量较为丰富;年均日照时数1268.7小时,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800-600小时,太阳辐射能80—90千卡/厘米2,属全国日照低值区之一。累年平均雾蒸发量为1169.1毫米,平均气压962.6百帕。县境风向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累年平均风速为1.1米/秒,累年定时的最大风速为15米/秒。
地质
金堂县属于四川省东部地区。跨“成都断陷”、“龙泉山褶皱带”和“川中台拱”三大构造单元。为新华夏系和旋扭构造体系。地层露头除西北平原与河谷地区外,多属中生代中上时期之红色地层。
地貌
金堂县地形复杂,县境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跨盆中和盆西两大褶皱带。地貌格局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地貌多样,山、丘、坝皆有,全县地貌呈典型的三分性。西北部属于平坝浅丘区,东南由中部偏西地带逐渐向东西部降低。海拔高度385—1046米。龙泉山脉由北向南横贯县境中部,海拔高度500—1046米,地势起伏高低差在400—600米之间,形成低山地貌。龙泉山以东,属川中台地,为丘陵地带;龙泉山以西,为成都平原东缘,沿河两岸的冲积平原与沿山浅丘构成坝丘地貌区。整个地形由西北斜向东南,形成西北至东南距离长,南北距离短的狭长地形特点。地貌分为侵蚀堆积型、构造剥蚀型、侵蚀型造型三大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