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四 于 2013-6-11 12:40 编辑
说起达州门球,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太多的印象。只是在省级大赛上,偶尔看到达州门球人的身影,正式比赛,德阳队好像一次也没有与他们直接对过阵。 狂人老弟创办《 中国门球网》后,四川的德阳、成都、彭山(四川)陆续挂牌,达州门球挂牌相对较晚,平时我也很少到他们的板块走走 ,与他们网上往来更少。 还是在今年5月的四川省28届老年赛前的练习,德阳球队在彭山基地第二场地与达州队对阵了一次。当时留下记忆的也就两点:一是他们的领队苟显华经常在省级大赛上当裁判,英姿飒爽,有股霸气,印象深刻,这次总算与她有了短暂的对话。二是对达州队员统一着有中国门协标志的服装很感兴趣。这次比赛,德阳队铩羽而归。达州队进入前八,对他们的实力算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达州门球真正引起我关注,还是由于这样一j件事。今年6月6日,参加在江苏昆山举办的全国门球锦标赛的吴庆发来短信:“明天夺冠”。 当时我并不知道他已去了江苏,立马上网查有关信息,估计他是到昆山参加全国锦标赛了,但并不明了他是参加的那个队?只好回信:“再接再厉,勇夺桂冠”。6月7日,吴庆又发来短信:“桂冠已到手”。我又立即上网查找,终于在门神网上看到了他在宣汉队高举奖杯的身影,也看到了宜宾的母龙泉,还有成都队中的吴华友。此后,有关赛事的报道越来越多,情况也就更清楚了。 当时,我最大的感受是,聘请外援,强强联合的这种竞技门球的组队形式,在四川终于有了样板了。有感而发,在德阳门球板块上发了《评宣汉门球队在全国锦标赛上的表现》一帖,谈了我的一些看法。此帖引起小小的讨论,拥护者有之,疑问者也有之,这在四川实属正常。 聘请外援,强强组合,这是竞技体育常用的措施,而门球则很少,仅有的几次也是那些在中国门球界有影响力的大腕们。一个地处偏僻、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宣汉县竟然敢这么做,而且一举成名,一定会是有一个举旗的能人,一定会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铁哥们。 带着这些思考,我认真翻看了《达州门球》,从第一页一直看到最后的第四页,尤其是苟显华的帖子,必看。达州城区、达县、宣汉、渠县、开江、汉源、大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陆续出现在我的面前,一件件新鲜事让我兴奋不已。原来在达州这块门球热土上,有这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去学习,这么多门球人物值得我去称赞。 粗略算来,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应是四川第一: 1 、县政府有关部门下文要求小学组建门球队,并把门球列入体育课。 2、县政府有关部门下文,举办乡镇门球赛。 3、 渠县第一个编写了县级《门球志》。 4、 宣汉县聘请外援,强强组合参加全国大赛,并勇夺桂冠。 5、多次组队参加全国大赛。尤其是门协负责人苟显华更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 6、吸纳年轻人参加门协工作。那位长江师院才毕业的年轻后生加盟达州门协,可谓四川地区门协年龄最小者。
还有很多很多…… 于是我有了想到达州实地走一走、看一看,认真学习取经的冲动。而且,心情很急迫。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达州门球,虽只是初步的。 但愿达州之旅能成行,能让我获得更多的信息,挖掘出更多的金子,达州门球的形象更美好、更丰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