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位于陕西省北部的一个地级市,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终点,及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至1948年的根据地,故被中共政府及亲中共族群视为革命圣地。主要景点宝基本概述折叠编辑本段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为 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延安古称延州,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全市辖宝塔区,延长县、子长县、安塞县、志丹县、吴起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龙县、黄陵县等12个县。历史上,延安是红军长征的终点,以及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至1948年的根据地,故被视为“革命圣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三大教育基地。
地理位置折叠编辑本段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北接榆林市,南连咸阳、铜川、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地区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
塔及窑洞等,多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旧址,附近有黄帝陵及黄河壶口瀑布等人文自然景观。
自然气候折叠编辑本段延安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全市土地总面积5556万亩,在广袤黄土的深处,蕴藏了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石油储量4.3亿吨,煤炭储量71亿吨,天然气 33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万吨,为延安工业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天然次生林163万亩,木材蓄积量308万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的中药材近200种;有豹、狼、石鸡、杜鹃等兽类、鸟类100余种;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生作物品种多,具有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的良好条件。除小麦、玉米红豆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烤烟、蔬菜、花生、瓜类、薯类等经济作物。
延安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维持期长;春季气温快升多变,易有霜冻,多大风、风沙、浮尘天气,常有春旱;夏季温热,雨量集中,间有伏旱,多雷阵雨天气,偶有冰雹;秋季气温速降,多雾,早霜出现,有阴雨天气。温度日较差大,志丹、甘泉最大,洛川最小。一年中,4~6月日较差较大,7~9月日较差较小。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23.1℃,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5.5℃,极端最高气温38.3℃(2000年7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23.0℃(1991年12月28日)。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月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114.1毫米。 旅游景区折叠编辑本段壶口瀑布折叠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 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
野生牡丹群折叠延安万花山东坡上,生长有大约5万余株野生牡丹,占地300多亩,有18个野生品种,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前后盛开,一个月后凋谢。这里的野生牡丹有红、紫、黄、白、粉、绿六大色系,分单瓣型、托桂型、皇冠大花型。近年发现了珍贵的黑牡丹。
宝塔山折叠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 是革命圣地的象征,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位于延安城东南。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建于唐,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宝塔山上,历史文物和现代革命文物星罗棋布,交相辉映,满山绿树成荫,花草争艳。延安旅游集团公司成立后,又投入大量资金,在山下修仿古式山门、上山踏步道,整修了摘星楼、烽火台、新添置了巨型大钟一座,巨型大鼓一尊。另外装饰了大量的泛光和霓虹灯具,一到夜间,宝塔、摘星楼、烽火台、上山道满山绿树相映在各色灯影中,恍若仙境,映照得山城延安更加秀美壮丽。宝塔山是延安最重要的游览区之一,中外宾客无不登山凭眺,纵观圣地全貌。众口一词:“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诗词选登: 五绝·延安行 李祚忠 远道到延安,遥观宝塔山。 枣园停脚步,窑洞忆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