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3-15 09: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网络版门球学院学报《门道》发刊词
由国家开放大学北京老年学院批准成立的门球学院要发行一个刊物,定名为《门道》。
这份学报由门球学院主办,编委会暂定为三人,主编刘会军,文字编辑赵桂平,网络编辑赵宝铮,编辑部设在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悦鑫园3号楼国开北京老年学院。
根据发展,《门道》学报将逐步在从事门球的人员当中聘请一些编委,他们的一些文章作品将选登在《门道》学报上。
第一期《门道》于2020年1月份面世,现定为季刊,每季度发行一期,2020年度计划发行四期。
根据发展,以后可以考虑办成双月刊或者月刊,借助互联网的新技术和方法,力争摆出特色。根据需要和发展,必要时也可形成纸媒方式。
《门道》学报有一个特色鲜明的封面,封二为刊物介绍,《发刊词》占用两个页面。
目录标明了本期文章及作者。
第一篇文章题目为《门球之道》,作者是门球人都很熟悉的徐卫国先生(网名 双人余)。徐卫国,男,生于1952年10月,门球国家级教练员。曾任中石化胜利油田老年体协秘书长、门球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现任中国门协委员,中门协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自1986年任教以来,多次获得全国团体冠军及全国门球单打冠军。1992年推广槌头贴脚击球法及低位闪击带球法,全国反响很大。出版了《门球运动心理学培训教程》一书,填补了运动员心理教育方面的空白。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派,两次担任志愿者赴西藏、宁夏讲学。徐卫国被门球人亲切称之为“徐帅”,是中国门坛举足轻重的“大咖“。他作的《门球之道》一文深谙孙子兵法,是他的门球经验总结,全文1861字,是门球人必读之范文。
第二篇文章题目《漫谈中国门球的创新和发展,》作者何炳生(网名 戈壁梭梭),男,年近八十岁,早年从河北涿县参军,退役后长期在新疆建设兵团工作,退休前为新疆兵团党校副教育长,主要专长是哲学和唯物主义以及辩证法。痴迷门球,曾参加过很多门球大赛。迷恋门球网络,在中门网发表过很多有见地的文章。该文是他应邀专为《门球学院学报》撰写的理论文章。
第三篇至第六篇文章是选用的中门网“四大秀才”的文稿。我本人受聘担任原中国门球网总版主已经进入第10个年头,十年来,在网络空间学到了很多东西,也遇到过很多人才,其中,年龄均已逾70岁的“七零后”中的“四大秀才”最为值得称道。我和这四位老哥很熟悉,对他们也算得上理解。学报第一期刊用他们的文稿,必将对中国门坛的第一份大学学院层面的学报带来一股清新的基层门球和门球人的文风。
第三篇文章题目《连载 老张老李侃门球》,作者赵玉书(网名 赵玉书),男,七十余岁,曾在部队院校当过老师,退役后为中石油(廊坊)管道局干部。他以研究门球技战术为专长,曾写下了很多基础理论性文章,他的文风朴实,文底厚重,门球基本理论好,文章诙谐幽默。自2019年1月1日,重新在门球网站发表作品以来,已经发表了连载七十余篇文章,他的连载文章将逐一刊选在《门道》学报,如果每期刊发一集的话,他的系列文章可以连续使用10年以上。
第四篇文章《连载 门球的魅力在哪里?》,作者刘吉炳(网名 青风山上),男,四川彭山,71岁。接地气,有文笔,有意境,有风采,是他文章的特色。他的20集系列,可以连载几年。
第五篇文章《系列·门球范文》,作者朱家托(网名 朱家托),男,70余岁,安徽太湖。他的文章特色鲜明,篇幅不长,大多是一事一议,简洁明快。《门球周刊》自发行以来,几乎每期都由他的文章。他的文章还大量发表在一些相关的刊物。他著有多本著作。
第六篇文章《系列·开州门球篇》,作者谢同泽(网名 夕韵风采),男,70岁,重庆开州。他文章的特色是紧密联系实际,反映和讴歌开州门球,做出了大量地付出和贡献。
第七篇文章是我本人作于2020年的文章,是为《中国门球风云录》续集撰写的。风云录第一卷出版发行后,2018年完成了52篇,2019年完成了99篇,这些足够再出版两卷的了。
第八篇是门球网《连载 门球谜歌集》的一些内容。作者董砚富,七十岁,现担任门球网河北涿州版块版主。他是随铁道兵集体转业后落户涿州的,曾是部队团职和在中铁18局一公司领导岗位,主抓单位老年体育工作。他的门球主题帖长期居于门球网热度首位,笔耕不辍八年之久,开发门球谜语帖子浏览量达到35万多次,长达520余个页面2800个原创谜语和一万多个回帖是他惊人的无私付出和智慧结晶。他的原创门球谜语将摘选一些分别刊选在《门道》学报。
网络版门球学院学报《门道》第一期,是“为了门球的发展,为了发展的门球”应运而生的,为了门球的普及发展多做一些事情,活出个我们自己的精气神,让更多的门球人通过《门道》学报有所收获,让更多的还没有接触过门球的人们以及从事门球的人们通过《门道》而喜欢上门球。
现在的北京还是隆冬季节,记得有人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020年来了,在拥抱新的一年来临的时刻,伴随着《门道》学报的问世,我期望:用国家主席国家主席同志2020新年献词中的“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努力做好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奉献!
国开北京老年学院·门球学院院长 刘会军
2020年1月1日于北京悦鑫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