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4-3-2 12:16 编辑
倾力打造中式竞技门球。
前面我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门球,康乐型、教学型都好搞,因为重回中国的门球(槌球)是从日本引进的,而日本的门球就是以娱乐为主的适于老少弱势群体的体育运动,稍加修改即可,但是要把它升华为竞技体育就是一个质的飞跃,难度就大了。
先介绍点有关资料,搞清什么是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是以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运动。它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的潜力。同时还包括为达这一目的的科学训练。其具体特点:
1、能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
2、有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
3、参加者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技艺;
4、既有娱乐性,更有观赏性;
5、按着统一的规则竞赛,具有国际性,成绩有公认性;
6、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普及全民健身,发掘更多的体育人才,培育青少年的兴趣。
相比之下,现在的门球运动,要升华到竞技体育尚有一定的差距,怎么办?改革。
本人意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运动的目的;二是运动的特点。
目的好办,以竞赛为主,以夺取锦标为目的,现在已经有了。
运动特点的革新难度较大,我认为主要是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改变节奏慢、运动量小、缺乏竞争性的弱点。打造出一种节奏快、运功量大、场面激烈的门球运动来,这样,它就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显现出比赛的激烈性和竞争性。
2、规则瘦身,简便打法,凸显技术。让运动不需要那么多的战术调球,使精彩的技艺展现层出不穷。
3、增强观赏性,改变人们常说的“看不懂、不好看、没人看”的现状。(这和前两条是联系在一起的)
4、无论怎么改,使它不影响而且更有利于参加国际比赛和交流。
具体方案可从多方面探索和试行。
1、以2011规则为基础进行改进:减少犯规的规定,简便打法;复活界外球(现在提的方案很多,我主张采用球王争霸赛试用过的续击圈,即围绕中心柱设一圈,界外球打进圈即可取得续击权。)这样一来不但满分球不死,即使界外球也活着。
2、其它,还有很多人提出了方案,比如“双15”等等。
3、学习乒乓球也值得一试。限分不限时,三局两胜,设个适当的分限,比如15、16、17,再多了用时长,少了太简单。
想到哪说到哪,请网友们评议,批评、赞成都欢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