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门球小雷 于 2014-2-25 01:05 编辑
2013年12月17日,大雪纷飞,车载着我们一行四人冒着严寒,撕开重重雪幕,驰奔杭州而来。窗外的大雪直面向车的挡风玻璃扑来,发出嚓嚓嚓、嘭嘭嘭的响声,好象要冲进车厢和我们共享温暖似的。高高低低的远山和近处错落有致的屋顶上,早已经白雪皑皑,原野和路边的行道树上就如盖上了厚厚的白色羽绒被,显得臃肿而富态。 路上车辆稀少,路面有冰雪覆盖,司机根本不敢开快车。杭州的门球比赛是八点开始,我们担心赶不上比赛,所以根本无心欣赏这江南不多见的瑞雪兆丰年的良辰美景。为了能赶上比赛,我们是五点钟就起床,5:30分开的车,紧赶快行,平时只需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花费了整整三个小时。8:30分终于到达了杭州城北门球馆,由于天冷有风,门球馆的大门是关闭着的,还没有等敲门,马政委就看到了我们,连忙来给我们开门,他那满脸的微笑和一句“欢迎欢迎,你们辛苦了”的问候,马上融化了我们心中的焦虑和不安。 走进门球馆,比赛在热火朝天的进行,双方鏖战正酣。秘书长方钦明看到我们的到来,马上走过来握手问候,招呼我们到办公室,并泡上热烘烘的茶,让我们先暖和暖和身子。接着他向我们介绍了比赛规则和比赛安排,说比赛是从昨天开始的,已经进行了两组的比赛,把我们安排在最后一天,上午参加小组循环赛,5个队一组,小组前二名参加下午的决赛,这样你们当天就可以结束比赛,方便你们当天返回。 我们来参加比赛的四个人,打门球的时间都不长,特别是我,可以说还从来没有参加过杭州市级别的比赛,所以也不知道谁强谁弱,反正我们是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花了学费,能向高手学点东西回去,提高技战术水平,推动我们建德市门球发展,让建德的门球水平能早日融入杭州,走向浙江。所以,当我们知道能和马息安/郑启兴;张智勇/虞雅琴等杭州市门球界知名人士同场竞技时,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虽然我们在杭州市门球界认识的人不多,但是他们几个人的名字早已是让我们如雷贯耳、振聋发聩、耳熟能详了。 我分在第三组,上午的比赛安排在第3场和第5场,分别和肖山、下城的选手捉对撕杀,由于我们有些拒谨,战术上出现漏洞,配合也不是那么默契,细节没有掌握好,在优势面前稀里哗啦地败下阵来。但是门球就是有那么多的偶然和不确定性,没有那么多如果,只有心悦诚服。中饭以后,我们总结了一下再战,关键是统一指挥,不能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只有放手一搏了,第一场我们遇到了上城区的选手,下午我们没有了早上的怯场,技战术也得到了一些应用,我们以微弱的优势拿下了比赛。这场比赛的胜利,使我们信心倍增,我们最后一场对手是小组保持不败记录的名将张智勇/虞雅琴,这一场我们采用准确的远撞球技术,破坏他们的战术组合,在场外掌声的鼓励下,越打越顺手,终于取得了二连胜,最后在净胜分上不敌对手,无缘决赛。接着,我们坐下来,好好欣赏决赛了,我们主要观看了齐保健/邱季美;马息安/郑启兴,四位大师级的比赛,整个比赛都紧张激励,斗智斗勇,真的是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他们那准度可以说是随心所欲,要打谁就打谁,闪击球时,有的必中,他们那力度控制真的是得心应手,要想让球到那里就到那里,界外球压线时,动作轻盈娴熟,刚好压住边线的外缘,还有那擦球,真是神出鬼没、刁钻古怪,力度、角度都是恰到好处,让人防不胜防。他们那技战术应用,谋篇布局,开始总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一直到结果出现才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这些,看似细节,但是于无声处听惊雷,都是千锤百炼修炼而成,细节决定成败,今天他们走上这巅峰对决之战看似偶然实际上是必然。 回来以后,我们进行总结,感到:一、技不如人,特别是细节问题上,平时在练球时,比如界外球进场,要么用杆推,要么用脚踢,这次参加比赛的叶秀琴女士说:“平时我练球时,压线球时,都是用脚踢的,到比赛时,用杆压了,心中没数,一压就离边线二三十公分,别人就派送球过来吃掉你,弄得我球都没有得打,在那里看别人比赛。”再之,我们的送球到位率差,平时这项基本功的训练不重视,以赛代练,远球送不到位,近球靠不了线,球送出界了还怪这场地不好,球太会滚了,不注意总结自己的内因,俗话说‘聪明的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可我们次次跌倒,又不注意补课,爬起来了又跌倒,怎么也聪明不起来。二、门球运动是一项智者的运动,门球运动只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喜爱,他的魅力就来自用手又用脑,平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参加门球运动能有效的锻炼你的双手和大脑,使你这两件宝青春常在,免患老年痴呆症。而不懂得用脑的人是打不好门球的。所以我今天在这里谈体会,认为除了有门球必须掌握的准度、力度、角度技术技能以外,还要提高智度(IQ智商),要学会用脑打球,学会谋篇布局,学会设计陷阱,破识别人陷阱的能力。当你看到别人往你设计的陷阱里跳下去的时候那种获成功后的愉悦心情是难以言表的。要想在比赛中享受门球给你带来的这种快乐,那就得多看书,多看比赛,看别人的战术,多参加比赛,在比赛中成长,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会提高智度,使自己成为智者。三、门球一定要注重细节,按比赛要求进行严格训练,特别是力度上,平时往往容易忽视,恰恰在这一环节上一杆不慎而全盘皆输,教训深刻、比比皆是。而门球力度又无法量化,只有按照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进行反复刺激,渐渐形成. 以上是我参加这次杭州市门球双人赛的心得,有些看法很不成熟,好在我是作为一块砖头抛出的,有瑕疵也在情理之中,请多多指教。(周育林)
本文作者周育林(左)与他的队友参加2013杭州市门球双人赛
周育林在比赛中沉着进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