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农民们全靠种葡萄为生。冬天一来临,他们要一根根将那葡萄藤理下来,又一根根埋在土里,开春了,又一根根理上架,收获果实又要将其在四面都是风洞的顶屋吹干。到时被人低价收走,导游带领游客到指定点以高出收购价4到5倍的价叫游客购买,然后由他们内部分成。农产品售出的中间环节暴利问题,不知多久能解决? 葡萄沟后面仍然是寸草不生的火焰山,可突然流出一大股清泉,这水是怎么来的?不禁想起了那个月牙泉,大自然要你活,你就会活得很滋润。“人定胜天”不过豪言壮语而已,想当年,我们喝令三山五岭开道,填湖造田,毁了多少美好环境啊。
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许多,这里离乌鲁木齐不远,可每天气温平均要高出乌鲁木齐10度。导游说,这里若下100毫米的雨水,那么就会蒸发1000毫米,故十分干旱。那,为什么吐鲁番城又树木成荫呢?这全归功于那个神奇的“坎儿井”,就是祖先人工开出的地下河。吐鲁番的地表太干,蒸发又快,不可能形成河流。可,那“盆边”,那终年积雪的天山,又有取之不尽的水源,怎么办?在地面开人工河因地表干又蒸发快也不可能,于是,著名的坎儿井工程就产生了。在干得几乎冒烟的地面打井下去,见到了水,再在其十几米处又打一井,见到水后,在井底向着前一井底掏洞,如同煤矿的通道一样,两井之间就形成一条地下河,这样依次打下去,地面上是无数的井,下面就是一条长长的地下河, 流到人们需要它流去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为了生存,可说是想尽了办法,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林则徐考察了这地方,又将其推广,据介绍,这“坎儿井” 有5000多公里长,是‘公里’,也就是5000千米长。可以说,吐鲁番因“坎儿井”而生机勃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