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493|回复: 0

扶植新球队的人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8 18: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扶植新球队的人们
◎昆山市  朱婉琴
    进入21世纪后,昆山市的门球队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门球事业有了这么快速的发展,主要是有很多很多事业心强、有自我牺牲精神的老同志扶植。他们有市老年体协、门协的同志和球友,也有分管体育的市、镇、村的在职干部。他们为门球事业出谋划策,出钱出力,为人们深深敬佩!
    这里仅举同我在昆山一起练球的老队员——70多岁的陈品良老先生夫妇的点滴所为;它是使我深受感动的!
    事情是这样的:淀山湖镇是我的家乡,今年建立了门球队,我妹妹也是其中一员。三月中旬,我从昆山去淀山湖镇看妹妹。车站上,同陈老先生夫妇不期而遇。只见他手执一块门球记分牌,他爱人拿着一个旧地毯做的场地拖把,兴致勃勃地也在排队上公交车。车上,一路闲聊,才了解到从淀山湖镇发起建立门球队之事起,他们老两口不知往返过多少次了。首先是帮助协调选址、设计修建了一片门球场地。之后,就经常去给新队员们讲解门球规则,教授如何击球进一门,如何闪击球,并且陪练。与此同时,还常陪同外出参观比赛,在观赛过程中,随时讲解是什么战术,什么战略,临场指挥为什么要发出这一指令……新队员们很受启发;对陈老先生夫妇这样的关心,都十分感谢!
    车上并不拥挤,我接过记分牌看看,做得很精致,拖把也结实。问陈老先生,是不是请木工师傅做的?他说:不是。原来,做拖把的地毯,是在一次服装展销会结束时,向人家讨的;木柄及记分牌的木板是在女儿装修房子时“捡”的,然后回到家里自己刨刨截截、加工成的。他说,他仅花钱买了供做漆底、打格、写字用的红、白、黑色漆三小听及几张砂纸。今天就是专程给送这两样练球时用得着的东西。
    车到淀山湖镇,我同陈老先生夫妇分手了。可我见到妹妹闲聊时,妹妹立即对陈老先生夫妇赞不绝口。她说,昆山到淀山湖镇的车费是6元,他们俩人一次来回就是24元。要给报销时,他们总说,队里经费有限,我们个人承受得起。陈老先生夫妇每次来,都是12点左右到,下午4点多时返回,却总是先在自己家里早早地吃好午饭,从未吃过公家一口饭。这次,要给他报销油漆费时,他又推说忘了开发票,算了。
    陈品良老先生夫妇所作所为都是平凡小事,但我却被深深地感动了。淀山湖镇的门球队员,没有一人与他们沾亲带故。他们夫妇俩的退休工资也很有限,可是他们宁可平时自己节约开支,却把钱财和精力花在扶植一支新球队上。我想,他们不为名、不为利,绝对不求个人回报;如果能把陈老先生夫妇的年龄都减去30岁,让他们去当官,则可坚信不论让他们当多大的官,都一定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