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232|回复: 2

【球人诗会】52/历史揭秘之二十八·3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1 22: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歌@ 于 2024-9-11 22:19 编辑

【球人诗会】52/历史揭秘之二十八
王维 称为诗佛 3则/总875首
王维 称为诗佛“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

公元761年,有“诗佛”之称的王维于长安去世。此时的王维,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对于古人而言,能够活到古稀之年,就已经是长寿之人了。不过,因为王维璀璨的艺术成就,不少人为之叹息。但是对于王维而言,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和很多艺术天才一样,王维在小的时候,他的名字在当地就已经是几乎人尽皆知了。他离家进入长安之后,满朝贵人无不与之结交。
而在王维交好的这些人里面,玉真公主绝对是个重量级人物。她是唐玄宗的妹妹,一生求道,其人的话,就算是唐玄宗这样的君王也必须听一下。
能够和玉真公主交好,王维可以说是人缘超级好的了。就算是李白,在人缘这个方面跟王维相比,也是颇有不如。但是,对于王维而言,他的人生绝对不应该驻足与王公贵族的府上。凭借自己的才华,人生绝对会变得更加精彩。因此,王维在长安并不只是和贵人结交,他同时仍然在读书上面下苦工,以此考取功名。
到了21岁,王维成功考上了进士。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算是正式踏上了仕途。但是,和很多人想像中不太一样。考上进士的王维在仕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官不过半年,王维就因为属下的违规行为,惨被流放到济州。
王维的心态我们是很难揣测到的。但是,在被流放之后,王维可以说是完全进入了隐士一样的生活。在27岁这一年,他甚至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官职,和妻子隐居。在隐居之后,王维开始专心于追求哲理上面。他四处访僧寻道,试图找到超脱世外的方法。也就是这段时间,他的佳作频出,是他创作的高峰期。
但是,幸福的日子是不会长久的。隐居不过三年,他的妻子去世。王维对他妻子的爱,是相当深刻的。以至于在妻子死去之后,王维并没有选择续弦。在古代,这种举动只有爱之深的人才会做出来。妻子死后,王维倒是陆续出任过一些官职,官也是越做越高。到安史之乱之前,王维的职位已经是给事中,这在当时可是要职,是李白遥不可及的一个职位。由此,可见唐玄宗对于王维的重视。
王维虽然名为诗佛,但是他的佛,并不是舍弃一切,遁入空门的佛道。他的追求佛道,是追求超脱世外的生活,是有一种逍遥游的内核在的。简单来说,王维其实追求的是禅理。因此,在阅读王维的诗的时候,绝对不要想着能够在其中见到相当精妙的佛理。他的诗,内涵是以清远高冷为主。这种精神,其实是更加符合禅的内涵。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留在长安的王维不幸被俘。在安禄山强硬的态度下,王维最终还是担任了安禄山手下的给事中。而这件事情,无疑给王维留下了后患。
公元757年,长安被朝廷军队收复。王维作为安禄山的给事中,自然被朝廷清算。但是,因为王维在被俘期间表现出来的感情,最终长安朝廷还是没有处罚王维太重。而就是这麽一个情况下,王维最终选择了辞官。这一次,他的辞官相当坚决。多次上表,最终成功辞官。
从现在来看,王维其实是一个痛苦的人。他在《酬张少府》中就表现了这种情感,其中的“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一句,就是他对自己人生的答案:一生追求庸碌,不如放歌江上,和渔人作伴。这句诗,也算是王维对于自己一生的感悟,是他对人生给出的一份答卷。
下载.png
借古讽今,王安石写下千古名篇《桂枝香》

王安石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散文家兼诗人。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王安石在填词方面其实也是一把好手。
公元1063年,王安石按照朝廷制度回乡丁忧三年。在王安石服丧期间,朝廷又换了一任皇帝,于是他除服之后辞了官,先跑到江宁去办了一个学堂给人讲课。
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曾经和一帮朋友、学生们集体去凭吊江宁当地的古迹,然后大家坐下来以“金陵怀古”填词。
《古今词话》评价王安石这首词时是这样说的:“金陵怀古,诸公寄词于《桂枝香》者,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
意思就是说,当时用《桂枝香》这个词牌来写“金陵怀古”的人有三十多位,只有王安石的写得最为出色。下面是《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词中大意是说:
登上城楼极目远眺,晚秋时节的金陵,正笼罩在一片肃杀的空气里。蜿蜒千里的秦淮河,像一条白色的绫罗带子,被两岸翠绿的山峰簇拥着。
血红色的残阳之下,河面的帆船来来往往。船上、岸边,酒家的酒旗,被西风吹得斜斜地矗立着。彩船仿佛在淡淡的云空中浮游,白鹭也象是在星河中翱翔。纵有丹青妙笔,也难以描绘出金陵秋景之美。
回想当年,金陵本是六朝故都,繁华无比。可叹短短几十年间,在这座城头竟然反复地上演着“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悲剧,千古登高怀远之人,面对此情此景无不喟叹感伤。
六朝兴亡的故事,已经随着流水远去,只留下寒烟衰草,年复一年,绿了又绿。所以直到如今,人们还是可以时常听到,商女在唱着陈后主的“亡国”之曲。
因此,同样是即景起兴、借题发挥的怀古之作,王安石的词上半阕,确实有点北宋时期流行的“艳词”风格,只是描写方面更加大气。然而,下半阕的内容却截然不同。
在王安石之前,《桂枝香》这一词牌常被用于填写“艳词”。这类词主要是描绘民间的男女爱情、闺房之乐,以及婚姻问题。
北宋晚期以前,中国的市民阶级思想相对开放,所以对于日常的唱词当中存在大量细腻的情感的描写并不避讳。像欧阳修、苏轼等大词人在那个时候都有不少的“艳词”传世。
当时的说法是:“词为艳科”,亦称“诗余”。意思是指,文人们常常借写诗来谈论理想、抱负与家国大事,而词则多用来抒发小情、小调和儿女情长。
但是,王安石在创作《桂枝香》的时候,却开创性地借“艳词”探讨了六朝兴亡的历史,并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下载 (1).png
武则天开创武举制度影响大

唐朝时期尽管国家安定,但是周围的侵扰并不算少,武则天上台之后,为了能够加强边防建设,于是提出创办武举制度,那么这个制度对后世有着怎样深厚的影响呢?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从崇尚武力治天下的宗旨,从王朝开设之初到后来的发展,无不反映着,统治者只有用武力去征服土地和人民,才有可能成为绝对的权威。正因如此,对于士兵队伍的建设,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发展展望,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武入仕的选拔方式。
作为时代标杆的秦国更是提出以力取仕的口号,并且将一部分有才华的武将册封了相应的爵位。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依旧遵循着武力治天下的做法,汉朝时也沿用了征收有勇有谋的将帅作为人才的策略。在地方官选拔之上也会重用这一些有谋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才。后来的朝代也依旧会把这些勇武之人举荐成为地方官吏。在正式创立武举考试以前,这些武将其实都已经进入到了朝廷选拔的视野当中,只是没有得到正式的编制。
直到武则天时期将武举考试提上日程,并且确立了用武科取士的制度准则。
武举制度之所以能够在武则天时期形成并立下标准,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统治者的需求,以及社会条件的准备充分。在两者结合下才催生了这样的选拔制度。
武则天所创立的武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唐朝的军队建设,同时也完善了人才准入机制的管道。过去只有读书人才有机会进入到朝堂当中,武举制度推行之后,那些有才华的军事人才,也可以通过科举的形式进入到官场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报国的理想。对于这类人群来说,他们本身就空有一腔热血,无处安放,如今通过武举制度,不仅让他们有机会去接触朝廷,报效国家,同时也为他们选择当兵这条路提供了管道和入口。
此外,在府兵制和募兵制度的交叠时期,武举制度的设立,也成功推动了募兵制度的发展。统治者可以将军队作为一个统体编制,由国家进行统一的管理,工资由国家进行合理发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老百姓当兵的积极性,也能够缓解府兵制度对老百姓临时征召的不满,这样既可以稳定农业发展,又可以稳定军队的兵源。
而且,这些习武之人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在过去他们或许只能被认作不务正业,被人当做是一介莽夫,而如今由国家亲口承认他们的地位。这样一来,不仅抬升了这些人群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同时也带动了一批优秀人才加入官场之中的劲头。
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选拔,人才可以第一时间为朝廷所用,并且能够第一时间筛选出来国之栋梁。当战争来临的时候,都可以有将帅之才进行调配,不至于泱泱大国,连个能领兵打仗的人都挑不出来。同时在国家层面上承认武举制,也说明国家对于习武这件事情的放开,希望老百姓都能够强身健体,学习武术。
武举制度的确立,不仅帮助国家挑选人才,而且在考核现场当中,也可以看到这些参加考试的人员几乎都是精锐强干。也正因如此,唐王朝的军事实力得到了空前强化,在后世当中武举制度的继续推行,也是继续保证这些人才能够有入仕的机会。此举又在社会当中掀起学习武术的浪潮,为中华武术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下载 (2).png
2024.9.11



点评

为老师的【球人诗会】52/历史揭秘之二十八·3则好文章点赞!  发表于 2024-9-12 13:36
发表于 2024-9-12 13: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师的【球人诗会】52/历史揭秘之二十八·3则好文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2 2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