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兵团推进的运作方式
从第四轮起,白方开始实施大兵团推进战术。粗略统计,在此后不到20分钟时间里,白球的大兵团集结、转移,竟达八次之多。首先是⑩、②、⑥、④转移到一门后⑦旁。⑥打掉⑦后,又把⑩、②转移到四角⑤旁。②打掉⑤后又与⑩一起转移到三门前后接④。然后三个白球又到二门后三线边接⑥。接着四个白球又到二角接⑧。后来,五个白球又转移到一角⑤旁。⑩捉住⑤,连同另外四个白球又转移到二门后③旁。②打⑤带③双出界,又把白球转移到四角⑦旁。
概括说来,唐氏大兵团推进的运作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进攻性重兵合围。这是在有围歼任务而无风险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运作方式。
第四轮,①界外球进场后,白方开始了分进合击,包抄一门后的⑦。首先②撞送⑩到⑦旁。续击擦击⑥试图奔一门后,结果碰撞三门门柱弹回。因担心⑥的送位不能恰到好处,不得不闪送⑥到二门前找④,由④再行运作,自球到⑩旁。③从二角进场到三线半,④擦击⑥奔二角,闪送⑥到⑦旁,续击撞送①到②旁,自球停在①、②之间。完成了对⑦的重兵合围。⑤进场压线。见图3。
2、防御性分散转移。这是为规避对方强攻风险,而采取的一种运作方式。
由于此前⑧顶③出界,⑥落杆后,⑦可大胆到一门后接⑨发动强攻,所以,⑥在打掉⑦、①的同时,必须把白方兵力分散隐蔽,以防不测。⑥起杆撞击⑦,用⑦闪带⑤未中,⑦出界。然后撞送⑩到四角,撞送②到⑩旁,撞送④到三门四线边,不料碰撞三门门柱,停在门柱内侧,留下隐患。接着擦击①奔三线,用①闪带⑤未中,①出界,自球不敢靠近⑩、②,续击③未中,隐蔽在二门后三线边。见图4。
此后,⑦到一门后接应待进一门的⑨。⑧就地压线。⑨进一门得分后,由于力度不够,没有擦攻角度,于是拼死一搏,用⑦闪带⑩、②未中⑦出界。接着瞄准三门门柱旁的④挥杆,结果碰撞门柱后滚出界外。这样,红方①、⑦、⑨先后出界,场内只有⑤在四角附近三线边压线,③在二门后三线边。而白方手中握有王牌球②,完全可控制③、⑤。
3、以会师为目的的集团式推进。这是在既无风险又无围歼任务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运作方式。
⑨出界后,⑩撞送②到⑤旁,自球跟进。
第五轮,①到二门占位,力度稍大出界。②沾⑤带③双出界,再撞送⑩到三门正中接应④,自球打到三门后。③就地压线。这时,红方场内只有压线的后手球③,暂无威胁。于是,白方兵力开始以会师为目的的集团式推进。
④撞送⑩接应⑥,续击过三门得分,然后撞送②到⑩旁,自球跟进。这样,白方四路大军会师于二门后⑥旁。⑤进场到一角。⑥先后把⑩、②、④推进、转移到二角附近⑧旁,自球跟进。
白方实现五路大军会师,为下一阶段对⑤实施合围做好了准备。见图5。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