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118|回复: 2

【球人诗会】46期/ 历史揭秘之二十四 /3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1 14: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歌@ 于 2024-8-11 19:59 编辑

【球人诗会】46期/历史揭秘之二十四/3则/总850首
海瑞清明廉洁,也不是迂腐之人
一提起明朝的海瑞,大家心中第一个念头,自然是“青天”。但是,经过一些史学家的研究,许多关于海瑞的事迹,包括他扳倒严嵩等等,都是民间虚构的,是老百姓对于清官的渴望而导致的,强加给海瑞诸多故事。
虽如此说,但海瑞在历史上确确实实是一个清官,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然而,近来有一种声音,指责海瑞是一个迂腐的人,满口道德的他竟然把自己的女儿给饿死了。
为甚么会有这样的言论呢?在明后出现了两个小说家,他们自己的笔记小说中,曾经描述了海瑞饿死女儿的事件。但是,这件事并没有记载与正史,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也不具有说服力。因此,我们大可断定,这件事是子虚乌有的。
那么又为什么说海瑞是一个迂腐的道德君子呢?
这估计是拿他与张居正的关系来说的。大家都知道,张居正是明中后期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实施的许多政策,都极有利于民众,并且他知人善任,提拔许多大力改革之人,使明朝出现了中兴,延缓了明朝的灭亡。也正是由于他的功绩,人们不由自主地就会以为,凡是张居正不喜欢的人,都不是甚么好人。
而海瑞就恰恰不讨张居正喜欢。
事无绝对,张居正虽然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但同时,其个人生活则追求奢侈。而海瑞不同,他为官廉洁,个性正直。倘若张居正提拔海瑞,那可能有一天会被海瑞弹劾,又何苦自找麻烦呢?
历史上的海瑞情商并不低,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
有一次,他因为直谏,触怒了嘉靖皇帝,差一点儿就被处死了,是两个老臣,一个叫徐阶,一个叫黄光升的,全力保他才免于一死。
后来,他也对那二人十分感激。当徐阶被人翻旧账、弹劾的时候,是海瑞一个人站出来为他申辩。
而对于黄光升,海瑞曾亲自去看望已经离任的他,至今仍有“海瑞歇马庙”留存。并且,在黄光升病逝之后,海瑞不顾自己病重,还要亲去奔丧。试问那个迂腐的人可以做到这点儿?
不仅如此,海瑞还是个极有能力的人。在1570年的时候,他去当应天巡抚。在那里,他为百姓疏通了困扰百年的吴淞江,并且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解决了财政危机。海瑞做了如此的功绩,那些骂他的人,应该可以闭嘴了吧。
170170686.jpg

蜀汉传奇,马忠多次平定蛮族叛乱

作为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一员大将,马忠是十分出色的。在建安末年时期,马忠得到同郡官员的推举,成为孝廉,进入朝堂为官。凭借着一身才华,他被刘备发现。在诸葛亮担任丞相之后,马忠就在其门下任职。
马忠是巴西县人,在他小时候寄养在外祖父家中,直到成年之后才恢复自己的姓氏。虽然出生乱世,但他却习得一身武艺,且文学才华出众,在成年之后受到旁人推荐成为孝廉,出任汉昌县县长一职。在刘备东征孙吴政权时,不幸遭到失败,巴西郡太守就急忙征发各县士兵来弥补军队的损失,而马忠成为送这些士兵前往前线支持之人。
彼时刘备已经撤退到永安地区,再见到马忠之后与他进行交谈,对他的才华表示极度认可,甚至还与手下感叹这才是国家需要的贤才。在刘备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刘禅继承皇位,也是在这一年诸葛亮出宫开府,马忠在其府中任职,担任门下督。在诸葛亮攻打南中时,授任马忠为牂牁郡太守。
恰好牂牁郡郡丞朱褒不服从蜀汉政权的统治,公开反抗。见此情况,马忠就直接带领一队士兵前往平叛,成功将其首领斩杀。在诸葛亮转而进驻汉中之后,蜀汉让马忠担任丞相参军,辅助另一长史处理丞相府中堆积的事务。
自从公元231年开始,诸葛亮就正式带领军队攻打曹魏政权。考虑到现实因素,诸葛亮最终还是从大局出发决定退兵。但马忠却接到一个任务,前往讨伐在汶山一带作乱的羌人,平定下来。
不久之后,蜀汉政权的庲降都督张翼执法太过严厉,使得南夷地区的少数民族实在是不堪忍受,因此公开作乱。诸葛亮让马忠带领军队前去平叛,以监军奋威将军的身分前往。在其指挥之下,以胜利告终。在这之后不久,牂牁郡以及兴古郡的獠人又起兵作乱,马忠随即调转矛头前往。还来不及展开军事行动,通过招降的方式就获得了两千多的士兵,马忠还特意将他们送到汉中,为北伐军队添砖加瓦。
在将南中一带的叛乱大致平定下来后,马忠成为庲降都督。虽然在治理地方的经验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丰富,但是优秀的人终归是优秀的。他很快就对当地的治理上手,并从大局出发将治所转移到建宁郡味县,位于汉族和夷族之间,从而加强对夷人的管理。
刘备已经去世,蛮人部落就争先发动反叛,不久,越巂郡就再次爆发叛乱。早在建兴三年,诸葛亮就已将当地的叛乱平定下来。但等到他一离开,那些少数民族又再次捲土重来。诸葛的主要目的本是北伐曹操,又怎么可能长时间地驻守在此地呢?于是派遣太守前去任职,奈何蛮人极度倡狂,到了一位官员就斩杀一位,使得蜀汉政权没有官员敢赴任。
但马忠却是一个例外,他欣然接受任务前往任职,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平定了当地的叛乱。甚至还重新修建城池,控制盐铁大权,还将到成都的道路加以修缮,使得越巂郡的社会秩序逐渐归于稳定。诸葛亮也很惊讶马忠的才华,不停地称赞他。
延熙五年,马忠前往成都任职。彼时大司马驻守在汉中一带,想要趁机袭击魏国魏兴郡。但朝堂中的大臣却十分不认可,奈何短时间内谁也不能说服对方。马忠主动请缨前往汉中向大司马说明其中的厉害关係,恰好又遇到其旧疾发作,才使这件事就这样停止下来。两年之后,曹魏政权大将曹爽带领军队攻打汉中地区,大将军费禕带领军队前往抵抗,马忠负责留守在成都负责协助皇帝处理事务。等到费禕凯旋而归之后,他才回到原本的职位上任职。
250874184.jpg

烹饪大师陆游笔下的美食诗

陆游不仅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大师。在他的诗作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记述了当时吴中(今苏州)和四川等地的佳肴美馔。
陆游的烹饪技艺很高,常常亲自下厨掌勺。他对自己做的葱油面很得意,认为味道可同神仙享用的“苏陀”(油酥)媲美。他用白菜、萝卜、山芋、芋艿等家常菜蔬做甜羹,引得江浙一带居民争相仿效。
陆游在《洞庭春色》一诗中说“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蓴”,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片的鱼;“齑”就是切碎了的醃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蓴”则是用蓴花丝做成的蓴羹,也是吴地名菜。
陆游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莱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曰:“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由此可见,陆游是很会烹饪,又很爱烹饪的。
正是因为陆游欣赏这些家乡名菜名点,所以当他宦游蜀地之时,不时要通过怀念家乡菜点来抒发他的恋乡之情,写出了“十年流落忆南烹”的诗句。
陆游很懂得烹调技术。他长期在四川为官,对川菜兴味浓厚。唐安的薏米,新津的韭黄,彭山的烧鳖,成都的蒸鸡,新都的蔬菜,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晚年他曾在《蔬食戏作》中咏出“还吴此味哪複有”的动情诗句;在《饭罢戏作》一诗中说:“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骨”就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美味至极。
在选用新鲜的优质烹饪原料时,陆游诗曰:“霜馀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认为刚打过霜的新鲜蔬菜不要调味,摘回来就煮了吃,吃起来会有些甘甜,连盐都不需要放了。
陆游晚年基本吃素,他认为这样既节俭,又可养生。他喜爱的素菜有白菜、芥菜、芹菜、香蕈、竹笋、枸杞叶、菰、豆腐、茄子、荠菜等,几乎与荤菜绝缘。这样吃蔬食,“可使胸中无愧怍,一餐美敌紫驼峰”。
陆游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他在《食粥》诗中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的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陆游还提倡乡土风味,如诗作“鲈肥菰脆调羹美,麦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等。
102956gyg4wwczkvzm3z4b.jpg

2024.8.11.

点评

谢谢老师对46期/ 历史揭秘之二十四 /3则的精彩报道!  发表于 2024-8-11 20:34
发表于 2024-8-11 20: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对46期/ 历史揭秘之二十四 /3则的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3 02: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