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150|回复: 3

【球人诗会】44期/历史揭秘之二十二/3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 21: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歌@ 于 2024-8-2 21:30 编辑

【球人诗会】44期/历史揭秘之二十二/3则/总843首
“丐帮”的确存在,组织结构较简单
丐帮”,顾名思义是由乞丐组成的帮派。在武侠小说里经常可以看见“丐帮”这个词,“丐帮”在武侠小说里虽说不是什么名门正派,但却有着“天下第一大帮”之称。那么在武侠小说里势力强大的丐帮在现实中存在过吗?现实中的丐帮又和武侠里的丐帮有什么区别呢?
艺术来源于生活,“丐帮”在过去的确是存在过的,不过现实中的丐帮要比武侠里的丐帮要逊色一些。现实中的丐帮并没有帮主,也就说全国各地的乞丐并没有统一的领导人。和武侠区别最大的是,丐帮里的成员身分并不是按照几袋长老去区分的。他们的组织结构还是比较简单的,只有一个领导叫丐头。
民国时期有个叫徐珂的人,在他的着作《清稗类钞》里详细记载了丐帮的组织机构。徐珂出生于晚清时期,见证了清朝的覆亡和民国的建立。因此他记载的是晚清时期到民国时期的丐帮。
当时每个县的乞丐都有一个管理者,这个管理乞丐的人被称为丐头。
丐头是丐帮里权力最大的人,只要是在本县乞讨的乞丐,无论是本地乞丐还是外地乞丐都归他管理。丐帮也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加入的,在当时乞讨是一种职业,想要加入丐帮还要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比如新入行的乞丐,必须把前三天所乞讨的财物全部上交给丐头,这种行为在丐帮里被称为“献果”。
“献果”的多少决定了这个新人在丐头乃至同行心里的地位。新人“献果”通过了考验才能加入丐帮,然后按照帮规这个入行的新人以后要将自己乞讨所得的财物按照一定的比例(一般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上交给丐头。
新入行的乞丐通过“献果”不仅获得在本地“合法”乞讨的资格,还享受丐帮成员的福利。所谓福利就是,当丐帮里的成员有感染疾病或者死亡的,丐头会出面酌情给予一定的抚恤。
丐头是丐帮的长老,因此他不用去乞讨也有丰厚的收入。丐头的收入除了上面提到的新人“献果”以外,还有两项固定的收入。
在城市里乞丐主要乞讨的对象就是各大商铺了,商铺商家开门做生意为图清净就找当地丐头达成协定。所谓协议,大概和现在的月费或者年费差不多。商家向丐头交一定的钱,丐头则保证商家的店铺不会受到乞丐的滋扰。丐头从商家给的钱里扣除自己所得那部分,然后再把剩馀的钱分发给当地的丐帮成员。
商家交了钱之后,丐头会给商家一个“保护符”。保护符上一般会写上“一应兄弟不准滋扰”的字样,商家将保护符挂在店铺门前名曰“罩门”,当地乞丐看见了有罩门的店铺便心神意会绕过这家店铺而去了。
除了“罩门”钱以外,如遇到盛大节日和婚嫁丧娶,丐头也会受到一份赏钱。这份赏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些八旗乞丐往往二人或四人结成一组,他们到店铺后一人唱曲另一人则敲鼓板。唱曲的乞丐以手背向上就表示要钱的意思,这个时候商家要赶紧拿出赏钱来打发他们。如果唱曲的乞丐唱了五句之后,商家依然没有拿出赏钱,这帮乞丐则会立即走人。到了第二天,他们会带着同帮里的成员来堵店铺的大门,这些乞丐在门口聚集既不吵也不闹更不向店铺索要财物,但这架势也足以让顾客们不敢踏入店铺一步。
“扬州八怪”有谁?又怪在哪?

扬州自隋唐以来,即以经济繁荣著称。进入清代,富商大贾,四方云集。富商大贾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生活的需要,对物质和精神上的产品也就大量地需求,如精美的工艺品、珍宝珠玉、鲜衣美食,在书画方面更是着力搜求。流风所及,吸引和产生了大量的画家。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本地画家及各地来扬州的画家稍具名气者就有一百数十人之多,其中不少是当时的名家,“扬州八怪”也就是其中的声名显著者。
“扬州八怪”是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的总称,或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个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清中叶学者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称,“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边寿民、闵贞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之说。
“扬州八怪”是一群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层,对官场的腐败、富商的巧取豪夺等行为,均有所了解。面对现实生活,结合自身的遭际,产生了对社会的强烈不满。
在贫富不均面前,他们对遭受苦难的民众,常寄予深切的同情,常常代为发出愤怒之声。但由于他们接受的是封建文化教育,当时清王朝又正处在所谓“盛世”,其感慨和不满不可能突破封建思想的藩篱。出仕则期望能有所建树,使百姓安居乐业,以维护封建秩序。如果绝意宦途,则洁身自好,不苟同流俗,以清高标榜。
然而,他们又不可能摆脱对地主官商的经济依附,因而常处在思想矛盾的极端痛苦之中,在愤世嫉俗之外,不得不妥协以求生存。他们当中郑燮可为代表,他留下了较多的言论,类似“八怪”中的思想家。
李●表现的矛盾和痛苦最激烈,成为受攻击的主要对象。扬州八怪在艺术观上,最突出之点是重视个性表现,提倡风格独创,主张“自立门户”。针对当时扬州商品交易和商人惟利是图的现状,公然宣布自己的作品是为了卖钱谋取生活,撕破了过去文人画家把绘画创作视为“雅事”的面纱。
扬州八怪在作品的题材上,一方面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以梅、兰、竹、菊、松、石等为主要描写对象,除了表现出一般的清高、孤傲、绝俗等思想外,还运用象征、比拟、隐喻等手法,并通过题写诗文,赋予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思想表现形式。尽管扬州八怪的作品当时只流行于扬州及其相邻地区,但它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水墨写意画方面,贡献颇巨,影响深远。
宋明之间不足90年,感觉断代如隔世

南宋灭亡于公元1279年,明朝建立于公元1368年,两个朝代之间间隔不到90年,如果从元末起义军风起云涌时算起,间隔时间很短,为什么感觉断代如隔世?其实,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在于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中间隔的元朝同样差距比较大,让人感觉好像隔世一样。
南宋守着半壁江山,统治制度、民俗文化、百姓心态都是沿袭北宋,都是重文轻武的政策。南宋商品经济发达,相对来说比较富裕。元朝灭亡南宋后,虽然大体上也采取了中原汉王朝的制度,沿用科举取士的方式选拔人才,但来源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政策,还是和中原王朝有所差别的,不管官职、管理还是王朝性格,都和传统的中原王朝有所差别。元朝灭亡后,经过元朝统治后的汉人百姓、生活习俗等都有了变化,明朝建立后,也无法摆脱元朝的影响,比如元朝的行省制度等。
明朝建立后,采取的制度、统治方式和宋朝有很大的差别,两个王朝的性格也迥然不同。比如,在对周边少数民族统治上,宋朝是能忍则忍、能让则让,不仅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复,还让西夏从西北独立出去,对于西南的大理,则是“宋挥玉斧”,根本没有向西南发展的企图。明朝则不同,尤其是明朝前期,除了和北元对峙外,燕云十六州重回中原王朝怀抱,东北也再次进入中原王朝统治,而青藏地区也纳入羁縻统治区,向西南则囊括云贵,在土木堡之变前,大体上是积极进取的态势,和宋朝的卑躬屈漆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除了宋朝和明朝有这种感觉,唐朝和宋朝之间同样有这种感觉,而且唐朝和宋朝之间时间更短,只有短短50年。唐朝是个开放、包容、进取、军事强盛的国际化帝国,而宋朝则重文轻武,在对外关键战争中总是失败,国土越大越小,文化虽然繁荣,可整体呈现出保守、内敛、被动收缩的状态,两个王朝判若隔世。


2024.8.2

点评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发表于 2024-8-3 15:54
发表于 2024-8-3 15: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3 1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3 05: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