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118|回复: 0

【球人诗会】26期/史记人物之七 ·2首/总767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8 12: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歌@ 于 2024-7-11 22:44 编辑

【球人诗会】26期/史记人物之七·2首/总767首
【历史揭秘】唐末第一武将 李存孝
演义和民间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
这四个人是:项羽、李元霸、李存孝、金台。
真实性有待考证,起码李元霸史书上就没有其人。
那么在中国历史上,
堪称“李元霸第二”的李存孝,确实有其人,有唐末第一武将之称。
传说,李存孝不但武功高强,还力大无穷,能和西楚霸王项羽相比。
甚至还有人说,至今在山石上,还有他当年留下的脚印,
能够在坚硬的石头上留下脚印,还保存多年,可见其腿力是有多强大。
尽管后来被证实这些脚印其实是恐龙留下的,
但这一传说也体现了李存孝的武勇。
859年,李存孝出生于代州飞狐县,也就是现在的灵丘县一带。
李存孝并非是汉人,原名安敬思。
李存孝小时候,家乡被李克用率军劫掠,
被李克用认了义子,改名为李存孝,成为太保之一。
《旧五代史》评价:
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生槊,
仆人以二马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
独舞铁,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古人言“王不过霸,将不过李。”
李存孝虽然以悍勇出名,
但也并非像小说中那样没有敌手。
888年,李存孝与薛阿檀、安休休等率军7000攻打河阳。
而朱温派遣手下大将丁会、牛存节等援助。
梁军先扼太行,然后由丁会冲突大营,
而牛存节从后包抄断其退路。
李存孝血透重甲,勉力杀出重围。
仓皇逃离,途中点检兵力,只剩不足1000伤兵
薛阿檀身中三箭,安休休被擒。
李存孝认为自己劳苦功高,
得不到相应的地位和财富,
再加上和李存信之间存在矛盾,
李存孝渐渐有了背叛李克用的念头。
892年,在被李存信挑拨离间后,
李存孝一边联系朱温等势力,
一边向唐朝廷表示愿意归顺。
不久,唐昭宗下诏封李存孝为邢州、洺州、磁州节度使,
派出王镕前去协助。
893年,因为李存孝面见王镕被李克用知道,
这也导致了双方决裂。
894年,李存孝登上城楼,痛哭流涕着忏悔,
“儿子蒙王的大恩,位至将相,难道愿弃父子关系而投仇敌?
这是由于存信诬陷的缘故。
希望能活着见王,说句话就死”
请求李克用的原谅,
而心中还有着恻隐之心的李克
用当即派夫人刘氏前去接李存孝回营。
实际上,李克用并没有真想杀李存孝,
大臣们都没有出言求情,
李克没有台阶,只好以车裂之刑将其诛杀。
相传李存孝被葬在太原市晋源区风峪沟的太山,
为了纪念李存孝和寻求他的保护,
代代相传,慢慢的他就成了太山的山神。
自古以来,在大同、朔州一带,
传着“十三太保”李存孝的传说。
根据民间故事相传,
五代时期少年勇士李存孝
在十几岁时为救父亲,把恶虎打死,
他的英勇行为传颂至今。
人们将其剪成窗花贴在窗户上,
以崇尚勇敢,战胜凶恶,镇宅祛邪,
鼓励青少年英勇果敢,有胆有谋。
李存孝没有死在战场,
而是死于刑场,这对于武将来说是可悲的!
他的勇武无可厚非,
但是贪心不足导致了惨死得局面!
三个原因,让项羽垓下之战未能力挽狂澜
垓下之战时,
项羽为何没有重演彭城之战的力挽狂澜?
彭城之战时,项羽主力并没有受损。
彭城之战是3万对56万,
垓下之战是10万对60万。
彭城之战的差距虽然更大,但项羽主力没有受损,战斗意志强烈。
垓下之战的差距虽然更小,但项羽主力已经损失一半了,
士卒极度疲惫,战斗意志微弱。
二是人心不同。
彭城之战时,
刘邦利用项羽深陷齐地战争泥潭之际,
一路攻城掠地,先是还定三秦,
然后东出函谷关,收复中原诸侯,
接着一路打到了彭城。
看起来刘邦势如破竹,实际上危机重重。
刘邦的进展太顺利了,
从汉国都城汉中打到西楚国都城彭城,
刘邦就没遇到过像样的抵抗。
这是因为项羽主力始终没有参战的原因。
当时的天下,除了刘邦和项羽之外,还有很多靠反秦崛起的诸侯,
比如三秦王、三齐王、魏王豹、殷王司马卬、燕王臧荼、赵王歇、九江王英布等。
这些诸侯王大多数是墙头草,
刘邦和项羽谁更强,他们就投靠谁。
刘邦初攻彭城时,收复了五诸侯一起攻打彭城,
战败后,这些诸侯全部背叛刘邦,
说明他们只是墙头草,没有忠诚可言。
等到垓下之战前,
刘邦在正面战场硬扛项羽,
韩信开辟北方战线,依次攻下魏国、代国、赵国、齐国,
整个天下臣服于项羽的诸侯已经没有了。
此时的天下,刘邦一人独占三分之二还要多,
天下诸侯都归顺刘邦,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包括项羽的部将,大多数也选择投靠刘邦,
比如项羽的大司马周殷,周殷是被诱降的,
还不是硬打下来投降,
说明他有主动投降的愿望,还不是因为看到项羽快不行了。
所谓的树倒猕猴散就是如此,
项羽在垓下之战时,
已经处于极度的不利局面,
都城彭城也被汉军攻破,手下将领或死或降,
已经没多少人愿意跟随项羽继续打仗了。
三是战略不同。
彭城之战是双方一次主力大会战,
在此之前,双方主力还没有决战过。
尽管刘邦占据了彭城,但在战略上,优势并不大。
等到垓下之战时,
刘邦已经对项羽形成了半包围,
刘邦从北、南、西三个方向对项羽形成了战略包围,
项羽能够控制的地盘只有鲁地和江东,
其余的全部被刘邦控制。
打仗打的就是资源,
即使垓下之战刘邦围而不打,
项羽也无法继续跟刘邦对抗,
整个天下,刘邦已经独占三分之二,
人员、粮食、物资、补给源源不断供应到前线。
反观项羽,鲁地和江东是供养不了项羽的十万大军的,
在战略上,项羽已经处于极度的劣势,而且还无法改变。
尽管项羽在军事上有着超乎异常的能力,
但军事就是政治的延续,
刘邦在政治上用大战略包围并打败了项羽,
项羽军事能力通天也无法破解当前的政治困局,
只能是自杀以谢天下。
~2024.6.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3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