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歌@ 于 2023-2-13 16:42 编辑
苏州门球(15)总183期 愿张家港永联门球队 破茧成蝶 飞得更高
在江南水乡张家港永联村,有着一支门球队伍,队员们放下锄头柄,拿起了门球杆,苦练技术战高温三个月,在去年11月中旬,参加了张家港市“玉蕙杯”村级门球联谊赛比赛活动,永联队获得了第二名好成绩。 你可知道,这支队伍队员的前身吗? 永联村是全国文明村,获得了江苏省市级乃至全国奖项40多项,党委,村委领导对全村3200多位老人关怀备至。组织建立了各路队伍,常年开展各种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2017年,组建了村级门球队,在永祥园小区内建起了张家港市第一批村级门球场地,并购置了门球器材。第一批门球队员都是实实在在的永联村农民,他们以前都是面向黄土背朝天每天都是手拿锄头和钉耙,成年累月种粮种菜,和泥巴打交道。有的是种粮高手,有的是插秧能手,有的是种菜专业户,田间地头就是他们唯一的去处。如今,操起了高雅的门球杆,活跃在绿茵场上,带着认真而十分钻研的精神,学起了门球技术。起初他们觉得打门球好玩,运动量不大,又安全,比较适合老年人的运动,他们也乐在其中了。后来慢慢觉得,打门球更是智力活,需动脑动手,做到“脑,眼,手”并用,这种运动更有利于心智提升。 门球场上哈哈大笑声常常响起,参赛击球队员把球从10米以外送进了门并撞击到门后他球,形成双杆球时,场上顿时一片欢腾,己方队员们心情更愉悦,进球队员更是高兴得不亦乐乎。老队员黄爱芬回忆自己上场打球时的情景高兴地说,我是农民,种了一辈子地,手上还有厚厚的老茧,没想到70多岁还能玩上打门球这种“高档次”的活动。她说,打球以后对自身健康很有利,睡眠得到了大大改善。她不仅从一开始就认真学,且在村里每年年终赛事活动中取得了好成绩。 是的,永联农民出身的门球队员最大年龄已八十开外,达耄耋之年,但还是喜欢上了打门球。今年已八十岁的王清峰老队长,他除带领大家一起玩球,自己还评上了三级裁判员,必要时还能上场执裁。村老年协会每周都有安排,让队员们轮次去门球场锻炼。村里每年年终都要举行一次门球赛,全村四支队伍近50人踊跃参加,决赛出前三名,发给奖状和奖品,这样对全体队员既有激励,又能享受门球人展示自己球技的快乐。 目前,永联农民出身的门球队员,还以老带新,组建新队,平均年龄60左右,承担起对外交流,打比赛的重任。去年6月刚组建完,遇上“球场龟背型”不规则,练球不适应的难题,新队队长老年协会翟会长即向村委打了重修球场的报告,党委书记吴惠芳立马批示照办,花支10多万元,一个月内翻建好全市一流的门球场地,并增添了弹性较好的门球杆。邀请了专业教练员,帮助指导,训练队员。去年7月至9月,高温持续,每天都有35度以上的高温,队员们全然不顾,最早从5点开始到球场练球,9点才回家用早餐。 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续练球三个月,队员们接受了三次门球技术考核,大大促进和提高了个人球技。参加了全市比赛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去年9月下旬,市门协组织全市村级门球赛在永联举行,10月底,又在永联开办了第二届新队员培训班,门协领导方金海亲自为这些刚放下锄头柄,拿起门球杆的新人主讲门球规则,并在新的场地上实地进行技术指导。 可以相信,永联门球队,一定能破茧成蝶,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图文 / 沙照荣/张家港市门球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