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随笔之96--学习诗词格律 花甲子 经烨鹤老师指点,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老的《诗词格律》今天网购到了我的手上。对于我,用“如饥似渴”来形容丝毫也不过分,5月23日到家,即刻学了起来。几十年前念书的时候就闻听过王力老的大号,那时没有机会读到他的大作,今天到手了,你说,该是什么心情?迫不及待! 这个我近期学习了《唐诗三百首》之后,仍感到知识存在断层,虽然古诗、律诗看了一些,但是这本书理性知识不足,补上这块短板是我的急需。 5月23日王老的《诗词格律》到家了,用作者引言所述“这一部小书”讲的都是我所急于学习了解的知识。 全书共四章。第一章是介绍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即韵、四声、平仄、对仗。第二章讲律诗,即诗的种类、律诗的韵、律诗的平仄、律诗的对仗、绝句、古体诗。第三章介绍词律,即词的种类、词谱、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最后一章是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写这篇帖子的时候,我只看到并记录到电脑第二章,也就是全文的一半,我所以急不可耐地写下这篇体会,是因为这两章是我关注的重点,有哪些新知识呢?听我接着往下说。 一是关于粘对。文中介绍“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二是关于孤平。文中说孤平是律诗的大忌。什么是“孤平”呢?书中说,“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中,第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七言是五言的扩展,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中,第三个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三是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书中介绍“在五言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种格式平平仄平仄,同理,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以采用仄仄平平仄平仄。其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和七言第五六两字平仄位置互换。” 四是拗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在律诗中前面一个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就是补偿。后面还有一些内容,这里就暂时省略了。 看起来很复杂,学起来也很困难。所以作者在引言中引用了毛主席的一段话:“诗当然以新体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题材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因此,作者特别提出“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不在青年中提倡写旧诗。” 也附诗一首: 赞王力 王老号五家,文采耀天下。 终老八十六,教诲众士家。 注:王老五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1986年仙逝,终年86周岁。 此乃诗词学习第八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