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随笔之72--门球还有前景否? 花甲子 现在虽然有一部分年轻人进到了门球队伍中来了,如太湖那样,把门球纳入了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这仅仅是个典型,能不能在全国铺开,能不能形成全国之力?其前景令人担忧。 这道题很难解,因为涉及的面甚广。先说教育和体育不是一个体系,上下能否认识一致?这都很能说。我觉得把困难想得多一点比盲目乐观要实在得多。 我们国家虽然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不能否认,各地区各部门各系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而企图让中央表态必须怎么怎么的,似乎还没有严重到那个程度,动用国家的权威自然是最有效的,家大业大有很多比我们门球更重要的事可能会更多,作为国家领导人必然会从全局出发决定大政方针,这么说来,门球就上不了国家的台面了吗?那也不尽然。 门球是否前景无限?抑或仅仅维持在老人圈里做文章?依愚之见还是需要几个方面做文章。 一是门球人要自立自强,在全国、在国际门球赛上打出好成绩,让门球名人响彻全国。这既需要门球技战术的硬实力,也需要门球宣传的软实力,共同努力争取得到中央领导的支持。这很难,但很重要。 二是推出门球普及推广的典型,如太湖然。让人们看到活生生的现实,看到学习的榜样,从而激励各地向先进学习,把门球做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 三是国家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应该明确从几年级开始,每周必须有一堂门球课,从小抓起是中国门球的最大希望。当然这里还会有许多具体工作,比如学校没有场地怎么解决?教师中没有会打门球的怎么办?我想只要认识统一了,办法肯定会有的。正如俗话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