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随笔之71散文:太湖门球带来的启示 花甲子 前几天我接到朱家托老师发来的第37期《太湖门球》,经他授意我摘录地介绍了这期报纸的主要内容,因受人所托不便发表自己的更多感想,但文稿发出后,总有一种言犹未尽之感,于是想起自己另写一篇太湖门球带来的启示。 一是太湖县的领导在发展门球运动上具有战略眼光,他们牢记“从娃娃抓起”这条古训,在小学五年级开始每周三节体育课中坚持有一节是门球课。小学一到四年级是过去的所谓初小阶段,五六年级 算高小,也就是说初小阶段解决的识字扫盲阶段,而高小是为初中积蓄学识继续深造的准备阶段,利用这个阶段让学生们接触门球、认识门球是恰在其时,而且每周只有一节门球课也算是门球的启蒙阶段。 二是组织严密,坚持不懈,保证了门球活动的普及和延续。他们从教育部门的领导带头做起,老师也要学习门球,领导和老师组成的球队还在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这无疑是给门球运动在当地的普及打了一针“强心剂”。从教委到老师,再由老师言传身教地带着学生们对门球产生兴趣感,这一步棋走得妙,这是把一颗热爱门球的种子深深地植入了学生的脉络中,等他们长大成人,这颗种子发芽、成长,其效果不可限量。 三是为了保证门球教学的准确性,他们自编了门球教材,这就能够保证学习的完整性,不至于老师想到哪里讲到哪里,而是按照教学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不仅有利于门球运动的普及提高,更有利于门球运动在中华大地上的繁衍生息,保证了门球技战术的提高和发展。 基于太湖县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极力建议和推荐国家主管教育的部门把这项制度接续过来,力争在全国大面积铺开,这就为我国准备了未来的门球人才,如果再把门球项目纳入全运会,那将是中国门球运动的巅峰之作。老年门球人殷切地期盼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