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糟老头 于 2020-12-31 12:04 编辑
如今的名人代言广告已经成为常态,可是大家还不知道,古时候就有名人代言"广告",可是他们是为了扶贫才这么做的。
屈指先数的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他以自己的书法为贫困群众代言广告。有史料载:一次,王羲之见到一个贫穷的老婆婆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卖不出去,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很同情,就上前跟她说:"你这个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么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风舞地写了几个字,随后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就行了。"老婆婆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篮子竹扇马上就卖完了。王羲之不仅没有收费,反而用自己的书法帮老婆婆渡过了难关,其人生境界非同一般。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多次做过同样的事。据南宋庄绰《鸡肋编》载:当时苏轼被贬到海南岛,恰遇一个卖撒子的老妇人因为生意不好而发愁。苏轼同情老妇人的情况,欣然挥笔为老妇人作了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暖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首诗以准确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把撒子习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 美人环釧的形象刻画出来,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老妇人得到这四句诗,就把它贴到门上,这还真成了活广告,老妇人的撒子店马上顾客盈门,收入倍增,一家人的温饱解决了。(摘自《海南日报》 刘永加 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