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 矫 枉 过 正
门球运动有门球运动的特点。正是人们对门球运动认识的不精、不透,产生对门球运动认识的一些不理解。甚至采取了一些矫枉过正的措施。
一、三棒不过一门,失去该场比赛资格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代表。
该规定是针对:一门多次、多球留球现象而规定。
目的:想使双方球都进一门、能够参加激烈、精彩的比赛。
结果:矫枉过正、适得其反。造成三棒未进一门的球退出比赛。出现比赛场上往后四打五现象。退场球员造成对方每轮都会出现一个王牌球的格局。使得整个比赛更是雪上加霜,越来越不好看。
最后执行的结果是:承认修改错误,在门球竞赛规则中,正式、公开取消这一不合理的规定,恢复原样。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二、强调:比赛场上只允许一人指挥。
宣传、教育:比赛场上只允许教练员一个喇叭、其他人均是哑巴。否则则是多头指挥。裁判员可以针对此种现象:予以口头警告处罚。
目的:纠正比赛场上到处出现的瞎指挥现象。初衷是好的、企图、意图完全都没有错。
如何正确行使指挥权?有利于正确指挥、避免指挥上的混乱,避免不必要的失误。这是参赛球队自己的事。
针对教练员重大指挥失误,球员、或队员们能够及时给教练员进行善意的提醒。这正是一个团队精神、集团精神的有力体现。这完全不应该属于多头指挥的行列。
强调一人指挥以后,球员、队员们的善意提醒,则被视作是:破坏、超越、突破了其他人均是哑巴的规定,被判罚警告!
实践证明:严格执行其他人均是哑巴规定以后,教练员指挥上明显的错误:比赛中特别突出的是,教练员指挥将己方的球、给对方球进行接力、搭桥这一明显的错误,而己方击球员却只能呆痴的去执行。
每每遇到此情此景,我都会产生球员们瞎嚷嚷、要比球员们不嚷嚷来得更好。球员们瞎嚷嚷、至少有错还有对。遇到这种情况,也是考研球队球员与教练员能力的时候。考研教练员如何才能更好、更坚定的指挥好球队打球与比赛?考研击球员相信谁的意见会更正确?考研击球员如何才能更正确的服从教练员的指挥?击球员对于教练员明显的指挥失误,自己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与判断,敢于说不!敢于不执行!
敢于说不、敢于不执行的结果都应该由自己来承担!这也是一个成熟击球员应该承担的责任。
比赛、打战一人指挥是规律。指挥参谋队伍不可缺也是正常规律。
为何门球比赛不许别人说话、全要当哑巴?
在门球竞赛规则中却都找不到任何文字理论依据,国内执行起来却又能够起到一种红线的限制作用。
在每次比赛文件中,都有执行xxxx门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规定。"其他人必须当哑巴"的规定,又不能正式列入门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具体条款,却又必须执行,这种做法本身是否就欠妥。
门球场上“其他人是哑巴”的行为、办法、举措与要求,应该是属于矫枉过正的行为。归结起来是弊多利少!
门球运动:“一人指挥、其他人是哑巴”,应该、不应该像三棒不过一门那样,也能够彻底取消、恢复原来指挥的模样?
当然也不可否认世上有矫枉必须过正的案例。矫枉过正以后、慢慢的起到应有的矫正作用。
下雨、不能打球,找点题材、供自己和大家消磨时间之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