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七八老兵 于 2020-6-20 04:22 编辑
【优秀通讯员经验交流】陆波
——立身以立学为先【主编点评】 人生的奋斗经历,犹如不断攀登高峰的过程。我们享受登顶的成就感,但我们更珍惜攀登过程中收获的风景,学会的经验,这些都给挑战下一座山峰积累了难得的自信。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和能力,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反而会让我们更加明理睿智。对我们门球通讯员来说,从事这项事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过程。陆波老师这种好学的态度,是成就他出色工作的源泉,让我们为他点赞!
立身以立学为先 文、图/陆波(江苏省徐州市通讯员) 参与门球运动以及从事《门球之苑》通讯员工作的我,算是一名新兵,但我其实却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同志了,对通讯员工作只能说是一知半解,面对新的挑战,如何做好通讯员工作呢?朱熹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一切从“学习、学习、再学习”开始。
敏而好学笨鸟先飞
2017年初,在新沂门协主席鲍洪俊的多次劝导下,我才踏入门球这个圈子。来到门协后,鲍主席就委以重任,让我参与江苏《门球通讯》的编辑工作。当时正值要出版第一期报纸,需要写一篇“新年献词”,而原来负责这项工作的一位老编辑染病在家,这个任务自然的就落到了我的肩上,给我这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可谓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么办?那就“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吧。我一方面从有关书上和网上搜集资料加以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前往这位老编辑家中亲自拜访,当面请教这种文体的写法,再加上自已的不懈努力,终于写出了《情系门球,矢志不移》的这篇新年献词,发表之后受到新沂门协和江苏省门协领导的高度赞赏。
《门球之苑》传经送宝
由于我在写作上初露锋芒,2018年初,新沂门协和江苏省门协领导一致推荐我成为了一名《门球之苑》的通讯员。正当我对如何做好通讯员工作一筹莫展时,《门球之苑》编辑部寄来了“通讯员学习材料”,对我来说可谓是如获至宝,真是及时雨啊。通过认真学习,我感受颇深,特别是齐欣主编的敬业精神,真是值得我们每个通讯员学习。于是,我就有感而发,写了一篇“给《门球之苑》编辑部的回信”,结果在杂志第8期《编读往来》栏目中被发表,这更加增强了我做好通讯员工作的信心。
黄山一行受益匪浅
2019年3月,《门球之苑》在风景秀丽的黄山举办了一期全国通讯员、作者培训班,这对我来说是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学到了一些优秀通讯员的先进经验,更学到了中国门球协会的几位资深专家传授的专业知识,学到了门苑编辑部几位老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于是,我把发自内心的感受写下来发给了编辑部,便在杂志第4期《创刊30载 共叙门球情》一文中的“聆听-学员有话说”中被采用。黄山一行,也更加坚定了我要争取成为一名优秀通讯员的信心。
深入生活弘扬正气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我掌握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为了更好地宣传门球运动,弘扬门球人的正能量,我又深入实际,贴近生活,从门球人中挖掘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把他们写出来,宣传出去,以推动门球事业的不断发展。
新沂门协原主席鲍洪俊被誉为“新沂门球的掌门人”,在全省的知名度也很高。于是,我就撰写了《情系门球、夕阳铸风流》一文,在《门球之苑》2019年第6期被发表。新沂门协86岁的陈正,被大家誉为“门球场上的常青树”,而我撰写的《门球场上的“常青树”——记江苏新沂老一辈门球人陈正》一文,也在门球之苑公众号上被予以了发表。 两年多的通讯员经历,我感受最深的是: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今年,我被评为2019年度《门球之苑》优秀通讯员,这是对我极大地鼓励和鞭策。我要以此为动力,继续努力,不负韶华,为门球事业的不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