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七八老兵 于 2020-3-11 05:32 编辑
非常时刻,那些最走心的凡人金句-31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1.“(护目镜留下的)这些伤痕,是最美的荣誉勋章。” ——李蕊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1月27日凌晨,随首批重庆赴湖北医疗队抵达孝感。到医院后,李蕊根据病区情况制定了防控及医疗流程规范,全力保障了医疗救治有序进行。有的护士担心护目镜和口罩压伤了脸,以后会不会留下疤痕。李蕊一边找来膏药为护士们涂抹伤处,一边安慰她们:“伤痕肯定会好的,不会影响容貌。这些伤痕,是最美的荣誉勋章。”(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2.“我总能从窗户里看到她的身影,她的脚步就像敲在我心上。我想,一定要把他治好,还给她!”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光,在金银潭医院南楼ICU病区连续战斗了20多天。李光说,他的病人中,有一名51岁的出租车司机,是家里的顶梁柱,3个孩子还在上学,妻子每天都在医院楼下徘徊,以这种方式陪伴着丈夫。“我总能从窗户里看到她的身影,她的脚步就像敲在我心上。我想:一定要把他治好,还给她!”令人欣慰的是,李光团队负责的30多个床位,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而那名出租车司机已康复出院。(来源:“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 3.“何为警?疫在前,警不退。何为察?控细节,绝隐患!” ——“何为警?疫在前,警不退。何为察?控细节,绝隐患!你真心去对待群众,群众也会真心回报你。”四川省筠连县公安局筠连派出所民警王凯动情地说。在疫情防控战中,他每日深入辖区村组落实人员、车辆管控工作,宣传防疫知识,指导群众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推荐单位:“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 4.“干着充满力量的事就不觉得累,还有什么比为自己最爱的家乡作贡献更有力量呢?” ——2月24日是武汉市钢花小学音乐教师华雨辰在武汉青山区方舱医院当志愿播音员的第10天。“早、中、晚各一个小时的广播,每小时有10-15分钟为播音员口播,其他时间为音乐播放。”1月23日,青山区团委招募志愿者,她立即报了名,为医护人员提供接送服务。1月25日,看到医护人员用车情况明显好转,华雨辰又申请成为二七桥上监测值守的一员,配合交警监测来往车辆人员体温。华雨辰说:“我不觉得当志愿者很辛苦,干着充满力量的事就不觉得累,还有什么比为自己最爱的家乡作贡献更有力量呢?我们不煽情,我们直接上,我们能吃苦,我们够坚定。不知道还要坚持多久,也不管需要多久,我们誓与武汉共进退。” 5.“用我的‘辛苦指数’,换取全区人民的‘安全指数’,值了。” ——疫情来袭,面对个别商家哄抬防疫物资价格的现象,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督管理处的何奇勇,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处理价格投诉举报,指导分局处办案件,关注物资价格变动,参与农贸市场值班……默默地为抗击疫情、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贡献着力量。何奇勇说:“能用我的‘辛苦指数’,换取全区人民的‘安全指数’,值了。”(推荐单位:“学习强国”苏州学习平台) 6.“为人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为民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余腊梅,2月11日随江西对口支援随州市医疗队奔赴湖北。2月21日,她给父母写了一封家书:“爸爸是退伍军人,我是白衣战士。按照爸爸的说法,在家国大义面前,我们就是要舍小家顾大家。‘为人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为民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余腊梅还告诉父母,她为一位有四次剖宫产史合并瘢痕妊娠的患者,接生了一个重3公斤的男宝宝,这是江西援鄂医疗队接生的第一个新生儿,孩子妈妈给孩子起名为“冠冠”。(来源:“学习强国”江西学习平台) 7.“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此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过好每一个当下,每一刻、每一天……” ——丁岚是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主管护师,随医疗队来到武汉后,除了每天救治患者,她还特别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丁岚每天抽出时间录制一篇美文或励志故事的音频,推送给医患微信交流群。“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此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过好每一个当下,每一刻、每一天……” 8.“疫情这么紧急,我就是睡不好头疼头晕而已,等忙完这一阵,再去医院调理下应该没问题。”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东站街道办事处一中西路社区党委书记滕逸鹤,因劳累过度2月21日突发心源性疾病,送医院抢救无效,牺牲在抗疫一线,年仅47年。此前,东站街道党工委书记云元熙看到她面色憔悴,要求她回家休息。她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句:“疫情这么紧急,我就是睡不好头疼头晕而已,等忙完这一阵,再去医院调理下应该没问题。” 9.“最让你无法忍受的是酒精喷淋,你这个不会喝酒的人要是醉倒无法工作可怎么办。你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歪歪扭扭的样子让我直想笑,可妈妈却流着泪让爸爸保重。爸爸,我知道不能给你打电话,你穿着隔离服,不但接不了电话,还不能吃饭、喝水和上厕所。” ——这是10岁男孩赵梓煊写给爸爸的信。他的爸爸赵宁,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医生,2月12日随辽宁医疗队奔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下夜班的路上,赵宁在微信上看到了儿子的来信,回复道:“现在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肆虐,需要爸爸来这里帮助感染病毒的人,让他们尽快好起来。妈妈虽然担心却还是支持爸爸的,爸爸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子汉。” 10.“疫情就是命令!虽然也担忧过风险,但从来没有想过退缩!”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黄霞,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主动申请到新组建的重症肺炎应急病区,参与临床救治。“疫情就是命令!虽然也担忧过风险,但从来没有想过退缩!”黄霞说。 11.“我不伟大,但当祖国需要我,我愿意挺身而出,因为我深知有国才有家。我不勇敢,但作为一名医生,我愿意尽微薄之力,救治一名患者,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北京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刘晓得知医院正在组建援鄂医疗队的消息后,马上报名参加。2月7日,她随该院第二批医疗队抵达武汉后,就一直坚守在重症隔离病房。她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我不伟大,但当祖国需要我,我愿意挺身而出,因为我深知有国才有家。我不勇敢,但作为一名医生,我愿意尽微薄之力,救治一名患者,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12.“妈妈您在‘前线’还好吗?我想你了……病毒真可怕,妈妈您真伟大……您教我用洗衣机的方法,我已经会了……” ——黄中灿是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的一名护士,2月9日随队支援武汉。出发前,黄中灿换掉了家里不太好用的洗衣机,手把手教儿子操作新洗衣机。近日,黄中灿的丈夫给儿子检查作业时,无意间发现了儿子写给妈妈的信,信中写道:“妈妈您在‘前线’还好吗?我想你了……病毒真可怕,妈妈您真伟大……您教我用洗衣机的方法,我已经会了……”读着儿子写的信,黄中灿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13.“既然不能和广州的队友并肩,那与家乡同行一起战斗也是一样的。” ——24岁的胡馨月是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的一名特警。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她被“困”在了湖北潜江的老家。暂时无法归队的胡馨月,申请就近参与潜江市公安局园林派出所城北警队防疫工作。“既然不能和广州的队友并肩,那与家乡的同行一起战斗也是一样的。”胡馨月说。2月17日,胡馨月到园林派出所报到。 14.“我只是个平凡人,居民信任我,我就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只有他们睡得安稳了,我才能睡得安稳。” ——防疫保卫战一打响,浙江宁波市江北区繁景社区党委书记许波,带领同事和志愿者们迅速行动,统筹防控点位,落实小区封闭式管理,摸排住户信息,建立返甬人员名单……24小时在线的她,每天不知要接多少电话。作为“社区大总管”,她没好好吃过一顿饭,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甚至连姐姐生病住院都没法去探望照顾。她说:“我只是个平凡人,居民信任我,我就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只有他们睡得安稳了,我才能睡得安稳。” 15.“在武汉,我体验到生命中从未有过的丰满,我们与死神搏斗,与时间赛跑,抗击病毒于呼吸之时,挽救生命于分秒之间。在武汉,我感受到生命中从未有过的温暖,人们彼此帮助、关心、鼓励着,爱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1989年出生的阮雪娇,是安徽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1月21日自愿报名前往武汉一线战“疫”。1月27日抵达武汉后,她先后在武汉太康医院ICU、武汉东西湖医院住院部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2月13日晚,阮雪娇在紧张的工作间隙,给远在家乡的父母写了一封家书。信中写道:“爸爸,妈妈,别担心女儿。在武汉,我体验到生命中从未有过的丰满,我们与死神搏斗,与时间赛跑,抗击病毒于呼吸之时,挽救生命于分秒之间。在武汉,我感受到生命中从未有过的温暖,人们彼此帮助、关心、鼓励着,爱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16.“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岗位与责任。如果你的家人、你的工作、你的国家需要你,不要往后退,全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1月26日,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施燕,主动报名并成为河北省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的一名队员。施燕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说要用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岗位与责任。如果你的家人、你的工作、你的国家需要你,不要往后退,全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来源:“学习强国”河北学习平台) 17.“我就是希望他们能吃口热饭菜!” ——2月20日,四川省富顺县东湖街道凉桥村的“壹加壹”爱心厨房,为街道防控执勤卡点值守人员送来了免费午餐。疫情发生以来,为做好值守工作,工作人员常常顾不上吃饭,有时只能泡方便面充饥。“壹加壹”爱心厨房创办者李帮华自掏腰包,动员妻子、孩子一起帮忙,做好饭菜打包送到执勤卡点,他说:“我就是希望他们能吃口热饭菜!”(推荐人:四川省富顺县融媒体中心宋涌 林柯) 18.“我是你的‘粉丝’,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2月22日,新冠肺炎患者小星(化名)出院时,将住院期间与西安市第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葆青等医护人员的这段难忘经历绘成漫画,感恩“表白”:“我是你的‘粉丝’,你是我心中的英雄!”(来源:“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 19.“网格是基层疫情防控的‘神经末梢’,也是守牢基层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米’,只有把防控措施做细做实,才能让居民们安心、放心。” ——湖北省远安县鸣凤镇安泰社区网格员汪艳丽,负责的网格包括三个商住小区,共有住户898户,近2000人。自1月21日接到社区通知后,汪艳丽便将两岁的儿子交给公婆,返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她白天挨户打电话、问情况,晚上将信息录入系统,每天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为了保证所有信息的准确性,每隔三天,她还会对居民信息进行抽查,一方面了解居民生活需求,同时检查信息是否漏登或者错登。汪艳丽说:“网格是基层疫情防控的‘神经末梢’,也是守牢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米’,只有把防控措施做细做实,才能让居民们安心、放心。”(来源:“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 20.“老百姓少出一趟门,就多一分安全保障,疫情就早一天被控制,我们辛苦一些没啥,都是为人民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河南省滑县道口镇街道五星村设置了疫情防控点,而村里一些独居老人出门采买日常生活用品成了难题。为给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村里几个年轻人成立了免费服务站,从最初的3斤馒头、5个烧饼、2斤肉到如今五花八门的购物清单,从开始为老人送货上门到现在为更多人服务……这些年轻人赢得了越来越多群众的信任。“老百姓少出一趟门,就多一分安全保障,疫情就早一天被控制,我们辛苦一些没啥,都是为人民服务!”31岁的“跑腿小哥”王龙说。(推荐人:河南省滑县道口镇街道办事处张闪闪) 21.“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我要让儿子看看爸爸妈妈最美的样子!” ——河南省新县人民医院内科医生李淑芬和外科医生胡伟,是一对奋战在救治一线的抗“疫”夫妻。刚接到疫情防控通知时,丈夫胡伟就想上一线,又怕家人反对。李淑芬说:“我们在一起十年,这点默契还是有的。走吧,我们一起去,我陪你!”李淑芬告诉记者,“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我可以让儿子看看爸爸妈妈最美的样子!”(推荐人:河南省新县融媒体中心胡艳萍) 22.“我有‘小家’,但现在我更应该想着‘大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抗击疫情应该冲锋在前,带领干部群众坚决打赢这场防‘疫’战!” ——四川省岳池县花园镇高坑桥村第一书记蒋京城,从疫情发生以来,已持续在村里开展防控工作30多天。他的妻子是一名医生,也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年幼的孩子交给父母看管。蒋京城说:“我有‘小家’,但现在我更应该想着‘大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抗击疫情应该冲锋在前,带领干部群众坚决打赢这场防‘疫’战!”(推荐人:四川广安市委宣传部张志军) 23.“我是一个兵,临阵脱逃那可不中!” ——1月28日上午,山东省单县郭村镇翟楼村83岁的三等伤残退伍军人梁明彦,走进村委会办公室,向正在值班的村支书翟凤龙要求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参加村口卡点值守、劝阻工作。考虑到老人年岁已高,翟书记一时没有答应,梁明彦老人动情地说,“我是一个兵,临阵脱逃那可不中!” 24.“我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哪里能买到口罩,就想着捐点钱,希望能帮得上忙。” ——2月3日下午,湖南省汨罗市志愿者王永林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1000元的微信转账提示,这笔钱来自汨罗市罗江镇金塘村的村民黎细山。今年58岁的黎细山是一个普通农民,种着几亩农田,日子并不宽裕。连日来,汨罗市许多志愿者天天奔忙在疫情防控一线,很多人没有好好休息,甚至没有足够的医疗物资保障,黎细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哪里能买到口罩,就想着捐点钱,希望能帮得上忙。”2月3日,经人介绍,黎细山联系上了志愿者王永林,并将自己省吃俭用的1000元微信转账给他,希望能用这笔钱来为志愿者购买口罩。 25. “钟南山院士八十多岁还在到处奔波,我们年轻小伙子应该没有问题。” ——湖南宁乡市民周鹏,今年在越南过春节。看到国内防疫形势严峻,他跨越1500公里,带着防护物资回国,将1800只医用口罩捐赠给宁乡市人民医院。周鹏说,“钟南山院士八十多岁还在到处奔波,我们年轻小伙子应该没有问题。” 26.“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 ——正月初二,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纪委召开防控新冠肺炎紧急部署会,书记许经平要求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取消春节休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这场全民防疫战斗中来。他引用《庄子》中的一句话对干部们说,“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推荐人: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纪委余文祥) 27.“口罩你们先用,大家安全了,我们小家才安全。” ——2月1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友林村民张恒杰、李镜夫妇,给所在村劝返点送来300个口罩。他们对值班人员说,“口罩你们先用,大家安全了,我们小家才安全。” 28.“我生在这里,这方土地对我有养育之恩,这里有我的根,我要回馈养我的人。” ——从1月26日正月初二开始,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党支部书记张秀婷,每天要熬制100副中药免费发放给村民,帮助大家抵抗新冠病毒感染,一家四口天不亮就起来忙活。为方便村民拿药,她在村办公室设了中药免费发放点。发药时,张秀婷还会详细询问村民近期身体状况。“我生在这里,这方土地对我有养育之恩,这里有我的根,我要回馈养我的人。” 张秀婷说。 29.“我是党员,报名听从安排!” ——2月1日起,乘客佩戴口罩乘坐山东省济南市的公交车时,必须出示二代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济南公交中部公司一队迅速推进工作,计划在每辆公交车上配备一名工作人员,并首先从党员中选派。动员消息一发出,就得到29名党员的快速回复。“报名听从安排”,这句简短而有力的回复体现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是他们回应入党誓言的最好写照。 30.“远亲不如近邻,有困难咱们大家一起克服。” ——江苏省徐州市久隆凤凰城小区居住着3户从武汉返乡的居家隔离人员,邻居们从起初的情绪激动、不安,到最终理解和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被隔离的武汉返乡居民在业主群里与邻居坦诚沟通,不隐瞒不躲避;邻居们在采取安全措施的同时,主动表示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远亲不如近邻,有困难咱们大家一起克服。”疫情面前,最暖的是人心。 31.“肺炎确诊的这位病人,我把我爸爸借给你了,你们一定都要好起来啊!” ——近日,在安徽滁州市,一位叫汤瑷的女孩写给在武汉抗疫一线的爸爸汤松兵的一封信,感动了无数人。汤瑷在信中说:“我和妈妈、弟弟都很想您,家里这几天也少了很多笑声,我多么想让您再陪我玩游戏、教我做题,可是以前天天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却变得遥不可及。” “今天对于医生我有了新的认识,你们就是伟大的战士!我特别自豪能成为您的女儿,您放心,在家里我会管理好自己的学习,不让您操心,我会成为让您骄傲的孩子!” 32.“武汉处于危难之中,这个时候武汉人民最需要我们。” ——除夕夜,正是万家团圆之际,河南省沈丘县白集镇田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国辉驾驶着一辆满载5吨爱心蔬菜的汽车驶入武汉市,送到了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武汉处于危难之中,这个时候武汉人民最需要我们。”为防止交叉感染,王国辉返回田营村后,主动向村里报备,把自己关进蔬菜大棚里进行自我隔离。(推荐人:“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运维中心 张红梅) 33.“在家好好听话,等你懂事了,你会为妈妈感到自豪!” ——1月28日清晨5点多,江苏省淮安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29名成员豪迈出征,奔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线,驰援武汉。看着妈妈要离开,五岁的女儿嘟起小嘴,委屈地望着妈妈。“在家好好听话,等你懂事了,你会为妈妈感到自豪!”淮安市中医院呼吸护理科护士长祁琦抱起女儿,亲了亲她冻得通红的小脸颊。女儿朝着大巴车不停地挥着手,直到大巴车驶出大院。 34.“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纵使前路遍布危险和荆棘,我也将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1月25日,邓君朴的女儿兼“同事”邓理看到医院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后,立即发微信告诉父亲,自己想报名赴武汉支医。邓君朴对女儿的决定表示赞成。当天,78岁的邓君朴也做出决定,要和女儿一起报名去武汉。1月26日上午,邓君朴将“请战书”交到了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纵使前路遍布危险和荆棘,我也将勇往直前、毫不畏惧!”。邓君朴是江苏省名中医,从医近60年,2003年退休后被医院返聘,至今仍工作在临床一线。 35.“待春暖花开,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武汉看最美的樱花!” ——近日,四川省中江县大东街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看到武汉抗击疫情工作人员十分辛苦,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向他们致敬。在园长张娟倡议下,他们决定拍摄抖音为防控一线的叔叔阿姨们加油。拍摄当天,小朋友们换上新衣服,对着镜头真诚地说: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待春暖花开,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武汉看最美的樱花!”(来源:中共中江县委宣传部) 36.“党和政府给了我们贫困户那么多帮扶,现在该是我们出力回报国家的时候了。” ——河南省长垣市满村镇前墙村的脱贫户牛红巧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正月初四返厂复工,到镇产业扶贫就业帮扶基地——斯科赛斯做了缝纫工,既增加家庭收入,又为国家抗击疫情物资生产尽了一份力。牛红巧说,“我不仅是为家、为公司工作,也是为国家工作,党和政府给了我们贫困户那么多帮扶,现在该是我们出力回报国家的时候了。” 37.“我要拍下你们车牌号!太感谢了!” ——2月18日上午,湖北省十堰市一位母亲带着有发热症状的8岁女儿徒步赶赴医院就诊。十堰市郧阳区交警巡逻发现后,让母女俩坐进车内,一路疾驰,将她们护送至医院就诊。这位母亲十分感激,询问交警姓名不得后,她执意要拍下警车号牌。(推荐人: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郧阳区分局民警 张君) 38.“采购这些紧缺的专业医用防护物资,不管有多困难,我们还是要多方寻找渠道,因为一线的医务白衣战士比我们更艰难。” ——2月20日,民建南京市委常委、南京捷顺达物流集团董事长吕德宝通过南京市慈善总会,向市委统战部捐赠200套防护服,送往江苏省对口支援的湖北省黄石市,用于一线医务人员抗击疫情。疫情发生以来,该公司还通过栖霞区慈善总会,向该区防控指挥部捐赠1.5万只口罩、4000副手套、3.5吨消毒液。吕德宝告诉记者:“不管有多困难,我们还是要多方寻找渠道,采购这些紧缺的专业医用防护物资,因为一线的白衣战士比我们更艰难。疫情无情,社会有爱,人人有责。”(推荐人: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苏文东 ) 39.“这里危险,让我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湖北《经视直播》负责时政和卫生战线新闻的记者童亮,第一时间投入到防疫报道一线。1月22日,童亮对一起进入医院采访的搭档说,“这里危险,让我来”,然后一人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提着摄像机,进入了急救中心和重症病房,近距离记录下医护人员为患者治疗的珍贵画面。几天后,童亮高烧到39度,因高度疑似新冠肺炎,只能暂停采访,进行隔离治疗。 40.“早点送电,雷神山医院就能早点收治病人!” ——今年53岁的刘冬华现任国家电网武汉华源新胜电力有限公司江夏分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保电工作经验丰富。1月25日,作为雷神山医院电力施工建设单位负责人,刘冬华接到了三天之内为雷神山医院送电的任务。时值春节,组织施工人员和物资比平时难得多。关键时刻,齐冬华不谈困难、不讲条件,他说:“感谢组织信任,保证完成任务!”1月27日,刘冬华带领180余名施工人员进场,几乎24小时守在工地,累了就找个避风的地方坐会儿,困了在工程车上靠一会儿。他说:“早点送电,雷神山医院就能早点收治病人!”刘冬华和同事们连续奋战96个小时,终于在月底为雷神山医院成功送电。
(七八老兵编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