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七八老兵 于 2020-3-9 06:52 编辑
非常时刻,那些最走心的凡人金句-29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1.“一定要乐观,再大的事情有国家给撑腰。” ——2月16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又有12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张娟(化名)就是其中一位,她是武汉一家企业的员工。2月1日,张娟被收治到医院发热隔离区的时候,心情非常低落,直掉眼泪,医生和护士们都鼓励她要有信心。回顾这些天的治疗经历,张娟说:“一定要乐观,再大的事情有国家给撑腰。你只要管好自己,努力配合治疗,多喝水勤锻炼,一定可以康复的(来源:“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 2.“放心,这里吃、住、消毒都很到位,比家里还安全。” ——南瑶是中国电信湖北客户服务中心江南话务中心客服代表。她从1月24日开始连续工作,一直没有回过家,3岁多的儿子送回了老家。丈夫每天都打电话或者视频与她聊天,一开始还能信心满满鼓励她,但日子一久,心里也有些慌了,“你怎么样啊,我想去看看你。”“你那里怎么样,缺什么吗?”“你怎么样啊,今天有没有不舒服?”……反倒是南瑶每次都安慰他,“放心,这里一切都好。”“放心,吃、住、消毒都很到位,比家里还安全。”他们家离南瑶工作地点不过几公里,尽管她叫丈夫不必来看她,但丈夫还是带了她爱吃的东西来了,见面半晌,说了一句话:“口罩戴好。” 3.“重要的事情说3遍:平安回家,平安回家,平安回家。” ——歪歪扭扭的字,满满的关怀!近日,10岁小女孩赵梓妍的10个要求在网络刷屏。2月17日,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军医赵兴辉随第二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女儿赵梓妍在爸爸出发前写了一封信,写了“赵梓妍的10个要求”。 4.“老公,今天是我们一起战斗的第二十五天,一定要好好吃饭,吃饱饭才有战斗力!” ——2月14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重症负压病区护士长董辉完成上午的查房,小心翼翼地脱掉身上的防护服,摘下护目镜、手套,进入缓冲区,这才看到了妻子发来的微信:“老公,今天是我们一起战斗的第二十五天,一定要好好吃饭,吃饱饭才有战斗力!”妻子袁翠翠也是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的护士,疫情发生后,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接到了工作任务。尽管夫妻二人工作楼层相邻,却几乎见不上面,两人只能通过手机为彼此打气。(推荐人:“学习强国”新疆学习平台高丽媛) 5.“海南有海,湖北有江,江海相通,人心相连。” ——“谢谢你们给我与病魔对抗的勇气!”“我们配合治疗,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这是病友们常对海南援鄂医疗队队员说的话。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东湖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护师邓湘柳支援的湖北监利县中医院,一名上年纪的患者说:“你们来自海南,海南有海,湖北有江,江海相通,人心相连。” 6.“我的遗体捐国家。”“我老婆呢?” ——2月12日,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肖贤友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写下了弯弯扭扭的遗书,并拒绝使用丙球蛋白,想留给更需要的人使用。当天,因为病情严重,肖贤友在转院到金银潭重症监护室之前,向医护人员要来纸笔,写下了两句遗言,“我的遗体捐国家。”第二句是:“我老婆呢?”肖贤友被转至金银潭医院的第二天,因病情恶化,不幸离世。 7.“多捐一点,就能多救一个人” ——中建五局员工曹建,1月20日从武汉返家,1月31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接受隔离治疗,2月9日出院。康复后经医院综合评估符合捐浆条件,曹建第一时间志愿捐献血浆400ml,他说:“多捐一点,就能多救一个人。” 8.“我把照片分享给妻子和孩子,既让他们减少担心,其实也是在分享一种自豪感。” ——周林是中建三局青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当得知武汉要建雷神山医院时,周林第一时间向上级递交请战书:“我是党员,疫情形势严峻,我应该站出来”。经组织批准,1月28日,周林到达现场,先后参与协助雷神山箱房结构协调、吊装工作,辅助指挥部协调解决各方、参建单位现场界面划分等工作。他每天晚上都会收到儿子发来的“爸爸,注意安全”的短信,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周林在工作中随时拍照,分享给妻子和孩子,“既让他们减少担心,其实也是在分享一种自豪感。” 9.“这是我最难忘的一个生日。我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却是一个众志成城的团队!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打赢防疫阻击战!” ——1月25日以来,葛洲坝美爵酒店被武汉市政府征用为援汉医务人员接待酒店。为做好服务工作,酒店工作人员经常与医务人员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酒店党支部得知2月18日是浙江支援武汉医疗队护士魏鲜的生日,为了给白衣战士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工作人员们绞尽了脑汁:订不到蛋糕,餐饮部同事亲手制作;买不到鲜花,行政总厨亲自操刀,用4个小时把胡萝卜精心雕琢成了13朵“玫瑰”……这天早上9点半,下夜班回到酒店的魏鲜,迎面看到了大堂显示屏上的生日祝福和等候着的同事与酒店工作人员,激动地说:“这是我最难忘的一个生日。我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却是一个众志成城的团队!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打赢防疫阻击战!” 10.“17年前去小汤山,我就骗过妈妈。”“我觉得,她应该知道我来了,只是彼此不说破。” ——从火神山医院感染区病房到物资库的路不长,却并不好走。300多米的外围甬路,有陡坡,有坑洼,还有施工留下的一地泥水,特别是进入500多米的医护人员通道后,每隔十几米还要越过一个十几厘米高的门槛,55岁的张玉芝现在每天都在这条路上往返七八次。张玉芝是2003年抗击非典的英雄,她首批进驻北京小汤山医院担任三病区护士长,带领护理组创造了“感染零死亡、医护零感染、患者零投诉、操作零差错”的好成绩。这次,张玉芝临危受命,担任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一病区的护士长,负责护理人员培训,参与制定防疫、管理、操作、物资等医疗队救治流程。这次来武汉,张玉芝没有告诉80多岁的老母亲。“17年前去小汤山,我就骗过妈妈”,张玉芝说:“我觉得,她应该知道我来了,只是彼此不说破。” 11.“每一次得到患者认可,每一次患者家属从门缝递感谢信,每一次患者对我们竖起大拇指,我都感觉自己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 ——航空工业通用医疗三二〇一医院的赵杨是陕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里年龄最小的护士,也是小组里除了医生以外唯一的男生。他总是尽力去承担一个男生该做的事情,一次大夜班时,光氧气罐就搬了20多个;他总是耐心开导、鼓励患者不要害怕、坚强面对。他在日记中写道:每一次得到患者认可,每一次患者家属从门缝递感谢信,每一次患者对我们竖起大拇指,我都感觉自己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患者与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尽快击败病魔,迎接幸福生活。” 12.“我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尽早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才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 ——2月17日晚,正在疫情防控一线执勤的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倪大江接到家中电话:68岁的父亲去世了。春节前,父亲就患病住院。倪大江向父亲承诺,等病好后一定要多陪陪他。然而,除夕夜,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倪大江匆匆赶往一线……“我是党员,应当冲锋在前,我是干部,应当率先垂范。我相信,父亲一定能原谅、理解、支持我。”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倪大江哽咽地说,“我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尽早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才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 13.“爸爸不是传说中的盖世英雄,但是爸爸想做你心中的英雄,做你心中的榜样!希望你将来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勇于担当,勇敢接受任何挑战。” ——2月8日,湖南省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医生欧阳胜伟给10岁的儿子写了一封家书,感动了无数人:“疾病不仅摧毁着人们的身体,也摧毁着他们的心理和意志,所以他们需要我们,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或许普通人对这样的感染者避之不及,而爸爸必须选择直面他们。爸爸不是英雄,不是勇敢,也不是无畏,而是一种义务、责任和决心。生而为医,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只有真正的使命感才能让人无惧而往!爸爸不是传说中的盖世英雄,但是爸爸想做你心中的英雄,做你心中的榜样!希望你将来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勇于担当,勇敢接受任何挑战。” 14.“疫情当前,你英勇无畏,又一次给孩子们做了好榜样。” ——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八大队党员民警李光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疫情发生后,他让妻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回到400公里外的娘家,而自己向大队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到抗击疫情最需要最危险的岗位去。妻子得知后,发了上面的信息支持他。(推荐人: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八大队沈志恒) 15.“国事就是家事。现在全国上下都在防控疫情,我知道在防疫一线会有风险,但这事总得有人去做,我愿意帮助社区为抗击疫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春节过后,辽宁警察学院大二学生田梓含主动到铁岭县如意湖街道天水东润社区,请求参加疫情防控工作。这位“00后”志愿者说:“国事就是家事。现在全国上下都在防控疫情,我也知道在防疫一线会有风险,但这事总得有人去做,我愿意帮助社区为抗击疫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与社区工作人员对接后,田梓含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承担起防疫宣传、入户排查居民信息、小区车辆进出登记、楼宇消毒等工作。(推荐人:辽宁省铁岭县融媒体中心周庆环) 16.“我是党支部书记,该顶上的时候就要顶上。” ——许丽玲是广东汕头市龙湖区金霞街道金海社区党支部书记。疫情发生以来,她带领社区“两委”和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说:“我是党支部书记,该顶上的时候就要顶上。”(推荐单位:广东汕头市龙湖区委宣传部) 17.“现在国家有困难,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王星奇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在读博士生。疫情发生后,在老家河南光山县砖桥镇陈乡村的他,第一个报名加入村里的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每天早出晚归,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他说:“现在国家有困难,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推荐人:河南信阳市委宣传部穆怀林) 18.“我只有一个妈妈,也只有一个祖国。希望武汉快快好起来,希望我的妈妈平安,早日凯旋。” ——2月11日早上9点,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宁夏中卫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护士长官荣华进“舱”交接完工作,开始熟悉工作环境,了解B4区25名病人情况。“大家好,我是B4区的责任护士官荣华。今后,大家有什么问题,随时叫我。”“大姐,今天早餐吃得怎样?”“姑娘,看一会手机,可以下床活动一下。”……官荣华一直忙碌着。晚上11点,官荣华收到女儿发来的信息:“我只有一个妈妈,也只有一个祖国。希望武汉快快好起来,希望我的妈妈平安,早日凯旋。” 19.“我是党员,哪里需要我就上,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刘波是四川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清泉社区上风瑞庭小区居民,也是小区党支部书记。1月28日,从老家返回温江后,他主动向社区请缨参与志愿服务。他说:“面对疫情,我是党员,哪里需要我就上,这是责任也是义务。”自1月29日“上岗”以来,他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挨家挨户打电话摸排武汉返温人员,督促物业为小区做好消毒,登记进出小区所有车辆,为过往群众测量体温。 20.“为医护人员缝制‘战衣’,我要保质保量,努力多做一些!” ——2月10日起,新疆际华七五五五职业装有限公司职工渠巧玲和同事们,开始在新疆特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无菌车间内赶制防护服。这条生产线从开建到投产只用了38小时,目前日产1000多套医用防护服。渠巧玲说:“为医护人员缝制‘战衣’,我要保质保量,努力多做一些!”(推荐人:“学习强国”新疆学习平台陶英) 21.“我送的不仅仅是蔬菜,更是一个个家庭的生存保障。” ——2月1日,32岁的送菜小哥许可“逆行”返回武汉,一直坚持工作至今,居民网上订购蔬菜粮油等需求量大,经常“爆单”,他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一碗泡面就是一天的饭。每当居民拿到新鲜的蔬菜、肉蛋,发自内心地跟他说声“谢谢”时,许可总是笑得像个孩子。他说:“我送的不仅仅是蔬菜,更是一个个家庭的生存保障。” 22.“我们一直都在,疫情不结束我们不走!” ——被网友称为“雨衣妹妹”的刘女士来自四川成都,24岁,是一名党员。2月初,她带上厨师、食材从成都出发,“逆行”14小时到达武汉,为医护人员做盒饭。从2月4日送出第一批盒饭开始,她的团队每天都为医院送去400-600份盒饭。“我们一直都在,疫情不结束我们不走!”“我觉得我做这一切包括写遗书,都是值得的。”她对记者说。 23.“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会师武汉!王炸来了,中国必胜!” ——2月7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到达武汉,在机场偶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伍。“你们哪的?”“我们是齐鲁医院的!”“你们哪个医院的?”“华西医院!”“加油!我们一起!”两队医生护士隔空喊话加油打气。他们将共同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当日,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142名队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130名队员也抵达武汉。有网民兴奋地在微博留言,“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会师武汉!王炸来了,中国必胜!” 24.“1+ 1>2,同心协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西沟乡桦树林社区,巷道长李朝军是当地出了名的热心肠。他看到社区疫情防控人手紧缺,主动承担了喷洒消毒液的任务。这段时间,他每天早上准时来到社区,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背上消毒设备,一忙就是一天。“1+ 1>2,同心协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李朝军说。 25.“我是党员,啥事儿都要冲在前!” ——“我是党员,啥事儿都要冲在前!”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彩虹社区党建组织员周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腊月二十九开始,社区工作站基本全员到岗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周萌和其他工作人员对仍留在辖区的住户上门排查登记,尤其是对从重点疫区来深人员进行详细了解,每日监测体温,同时对居民进行思想引导和防控知识宣传。 26.“现在社会需要你们,不管有多辛苦,你一定坚持下去!” ——这是一位老党员、老父亲陆建秋写给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的女儿信中的一句话。他的女儿叫陆莹,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名干部,从正月初一开始就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教育引导商户群众听从指挥、加强防护,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头一天餐饮夜查刚结束,第二天清晨6点,陆莹又开始了农贸市场的巡查。2月1日,陆莹的老父亲写下上面这段话,表达对女儿的鼓励。(推荐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黄锴) 27.“虽然我不是医疗人员,但也想尽力帮助别人,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连日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团区委组织近百名义工,前往各大商超以及高铁站、中心书城、华强北等场所进行抗击疫情的宣传,帮助维护菜场秩序、检测市民体温、消毒公共用具……1月28日,因为疫情原因今年没能回湖北老家过年而留守深圳的徐丁,在“青春福田”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义工招募书,就主动报名参加。她说,“面对疫情我也想做点什么,虽然我不是医疗人员,但也想尽力帮助别人,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28.“疫情没控制,我们绝不收兵。” ——1月29日,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千名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疫情没控制,我们绝不收兵。”他们自愿“参战”、自愿加班、24小时开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奉献。 29.“我是卫生战线的人,既然有这个能力,那我就要来!” ——测量体温、询问并登记信息、提醒多喝水少聚会……1月31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影荫路35号的出入口,来自福华社区的75岁老党员冯宏凯正身穿红色马甲“站岗”。冯老是一名老医生,先后在北京大学附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药剂科工作过,并曾作为医务骨干人员,派往广西宾阳县等地开展流感、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区党委在微信群上发起报名接龙,呼吁党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党员纷纷响应,冯宏凯也不例外。“我是卫生战线的人,既然有这个能力,那我就要来!” 30.“当年我是怎么宣誓的,今天就怎么做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贵州省瓮安县委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瓮安八小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姜枰举在社区组织下,积极参加入户排查、值班值守。学校党支部书记通过微信向姜枰举转发县教育局通知时说,“共产党员,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姜枰举回答:“当年我是怎么宣誓的,今天就怎么做到!”(推荐人:贵州省瓮安县瓮安八小李俊) 31.“奶奶,你们工作好辛苦,我的这点压岁钱就捐给村里吧!” ——2月7日中午,天空飘着细雨,江苏省扬州市施桥镇扬子村委会办公室门口,一位小朋友拿着几张一百元的人民币交给村支书陈红珍,带着几分稚气说:“奶奶,你们工作好辛苦,我的这点压岁钱就捐给村里吧!”这位小朋友叫郑彦,家住扬子村新庄组,今年11岁。他在电视上看到全国到处都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于是萌生了自己也想出一把力的想法。他主动和父母提出要把春节收到的500元压岁钱全部捐出来,父母当即赞成。于是,在父母陪同下,郑彦亲手把500元交到村支书陈红珍手中,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推荐人:江苏省扬州市施桥镇党委宣传科练庆海) 32.“宝贝儿,距离是我能给你的最好的爱!”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何市镇何家场社区网格员廖凯毅然选择了“逆行”,一直坚持在村办公室工作,让腊月二十七出生的儿子和正在坐月子的老婆留在家中。他给老婆发微信说:“我在外面接触人员比较复杂,为了不带病毒回家,我只能在办公室睡觉。宝贝儿,距离是我能给你的最好的爱!”(推荐人:四川省自贡市委政法委刘礼东) 33.“疫情不灭,我们不退!” ——8:00到工作单位,8:30深入各村(社区)进行上门访视,14:00赶赴广州南站协助做好值守,次日凌晨2:00从广州南站回到番禺石碁的家。19个小时连轴转,这是广州省番禺市石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员工梁笑婷奋战在防疫一线的一天,这天是农历大年初一。凌晨结束工作后,梁笑婷打开手机,数不清的未接来电映入眼帘。她知道,和孩子的视频约定,她又失约了。从大年初一至今,梁笑婷已经在抗疫一线连续工作了十余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不灭,我们不退!”梁笑婷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神圣使命。 34.“疫情不结束,我怎能离开观察点一步?” ——农历除夕当天,根据上级紧急通知要求,浙江湖州市长兴县画溪街道皇冠集中医学观察点立即启用。这是全县第一个启动的医学观察点,自第一天起,长兴县人大代表、画溪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小平便在那里驻扎下来,带领城管、公安、卫生院、街道和皇冠观察点的工作人员,为105名观察对象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他说,“疫情不结束,我怎能离开观察点一步?”(推荐人:浙江省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新媒体中心沈淑) 35.“你放心奔赴前线,家庭的事我来为你分忧,我们全家都支持你!”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中医师赖海峰是东莞市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中的一员。一开始,赖海峰担心妻子不同意自己赴鄂。然而,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主动告诉他,“你作为党员,现在国家有需要,应以大局为重。你放心奔赴前线,家庭的事我来为你分忧,我们全家都支持你!” 36.“我们骑手们的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我们成了维持城市运转的摆渡人。我相信,只要我们都在,武汉就不会孤独!”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了一场记者见面会,邀请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普通工作者讲述他们团结奋战的故事。身穿美团外卖黄色工装马甲的外卖骑手吴辉,是一名有着6万多名微博粉丝的“网红”,第一次走到聚光灯下,他说:“……再然后,慢慢地我就发现,我们骑手们的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们成了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摆渡人’。我相信,只要我们都在,武汉就不会孤独!” 37.“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我虽然看不到他们的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眼睛,能给我力量。说星星很亮的人,那是因为你没看到过医生护士的眼睛。” ——2月23日,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第七批10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一位患者在出院当天表示:“我1月24号确诊,到今天正好一个月。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我虽然看不到他们的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眼睛,能给我力量。说星星很亮的人,那是因为你没看到过医生护士的眼睛。”(推荐单位:楚天都市报) 38.“我们想为抗疫工作做一点实实在在的贡献,这也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的!” ——2月18日,在江苏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江苏三鑫特殊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了28220只口罩,其中有15740只N95型防护口罩是目前医护人员紧缺的物资。谈起利用业务关系在国外找口罩货源并运回国内的经历,公司副总经理章文说:“这次其实找到货源是一回事,能运回国又是一回事,历经很多艰辛,可以说是争分夺秒地‘抢’回来的,不仅要‘抢’口罩,还要‘抢’舱位”,他还说“我们想为抗疫工作做一点实实在在的贡献,这也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的!”。(推荐人: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苏文东) 39.“有一个事情比想念大一点,那就是帮助别人,there is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 than missing somebody ——疫情期间,武汉wakanda咖啡店光谷门店坚持免费给湖北省中医院医护人员送咖啡。门店7名武汉本地员工全部到岗,其中包括一名外籍员工希纳。疫情当前,他拒绝了大使馆包机接他们回国的机会留了下来,说:“我的妈妈、哥哥、妹妹都很担心我,劝我回去,说想我了。我说,有一个事情比想念大一点,那就是帮助别人,there is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 than missing somebody。(推荐人:上海数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 陈莉娜) 40.“我不是谁,只是个平头儿老百姓,无非比大家伙儿多了一枚党徽。” ——2月5日一大早,河南省叶县廉村镇纸陈村的李明晓又开始了一天消毒工作。今年33岁的李明晓,是一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疫情发生以来,他自费购买大量84消毒液,穿上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手套,开上喷雾车,为村里进行消毒。村民们对这位无私奉献的“80后”赞不绝口。面对群众的夸赞,李明晓说:“我不是谁,只是个平头儿老百姓,无非比大家伙儿多了一枚党徽。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尽了共产党员的义务,不求回报,只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那枚党徽。”(推荐人: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赵耀) 41.“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千家万户能够回归正常生活,我甘愿奉献,因为有国才有家。” ——上海长海医院感染科护士长、军转干部朱咏梅从军25年,曾参加过抗击SARS、汶川抗震救灾等多项军事任务,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朱咏梅始终坚守在防疫一线,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她在日记中写到:“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我骨子里流淌的依然还是兵的基因。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千家万户能够回归正常生活,我甘愿奉献,因为有国才有家。”(来源:“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 42.“这是我们的'职业病'……进了污染区,我们就是特殊人群,万一把病毒带给酒店的人就不好了。” ——武汉有这样一群环卫工人,他们疫情期间与医护们并肩作战,完成医院的保洁工作后,到指定酒店隔离14天。2月21日退房后,酒店经理程渝发现,房间就像没有人住过一般,打扫得干干净净。程渝边查房边抹泪:“我从来没有见过,退房还把卫生全部做好的,他们的心灵是那么的美好。”当记者采访这群环卫工人时,他们却说:“这是我们的'职业病'……进了污染区,我们就是特殊人群,万一把病毒带给酒店的人就不好了。”(来源:长江日报、红星新闻) 43.“铁岭我的家,武汉他的家,中国我们的家,我们一起平安回家。” ——2月24日,辽宁省铁岭县驰援武汉医疗队医护人员李雪,在武汉雷神山医院C11病区工作中迎来了31周岁的生日。在进入隔离病房前,朝夕相伴的队友在她的防护服上写下了生日祝福语。凌晨2点,忙碌了6个小时的李雪走出了隔离病房,等候在病区的队友聂丹凤和李阳送上了祝福:“李雪,生日快乐!铁岭我的家,武汉他的家,中国我们的家,我们一起平安回家”。“战地”上的生日别样而难忘,并肩作战结下的情谊更为珍贵,她们相约疫情结束一起去看樱花。(辽宁省铁岭县融媒体中心周庆环) 44.“全国那么多党员都冲在一线,村里的志愿队不能没有我!” ——吉林省大安市红岗子乡南岗子村77岁的老党员马永福,1964年入党,是村里年龄最大的党员。从1月30日起,南岗子村开始设立检查站,各屯路口24小时设岗。村党支部发动党员成立志愿队,开展群防群控。“全国那么多党员都冲在一线,村里的志愿队不能没有我!”马永福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到村委会报了名。(推荐人:“学习强国”吉林学习平台 吕瑞东) 45.“这么多年多亏了党和政府,我这个低保户才能够过上好日子。疫情来了,我们帮不上啥忙儿,天儿这么冷,熬点姜糖水,给值勤站岗的大家伙儿暖暖身子。” ——这是辽宁省铁岭县凡河镇贺家屯村村民亢红丹发给村妇联主席的信息。亢红丹患有听力、言语障碍,丈夫常年卧病在床,她家是村里重点照顾的低保户。疫情防控期间,看到值守人员日夜奋战很辛苦,她熬制了姜糖水,用暖瓶装着送到村头的防疫卡点,让一线人员喝上姜糖热水抵御严寒。(辽宁省铁岭县融媒体中心周庆环) 46.“爸爸,临别前,您教我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现在我明白它的意思了!长大后我也要像您一样,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2月10日,武汉雷神山医院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赶工景象,正在现场忙碌的中建三局一公司王辉收到了一封信,写信人是他远在沈阳、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王文越。孩子在信中写道“爸爸,临别前,您教我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现在我明白它的意思了!长大后我也要像您一样,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推荐人:中建三局一公司安装公司党群部宣传干事邹笛) 47.“在家闲不住,我去给大家送豆腐。” ——“在家闲不住,我去给大家送豆腐。”这是河南省滑县老爷庙乡陈家营村村民杨进芳说的一句话。50岁的杨进芳与老伴儿经营豆腐坊已有27年有余,膝下3个子女,生活比较拮据。疫情暴发后,看到村干部们日夜忙碌在抗“疫”一线,杨进芳决定给一线防疫的干部们免费送豆腐。截至目前,他为抗疫捐赠豆腐500余斤,凉粉100余斤。(推荐人:河南省滑县县委宣传部王晓燕) 48.“可怕是因为未知,不可怕是因为我们都是带着脑子来的。” ——李文放是上海知名的急重症医学专家,在急诊一线工作了30年。处置各种创伤与感染致命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中毒,还有各类休克复苏等应急救援,都是李文放的日常工作。按李文放的话来说,就是天天“跟死神掰手腕”,掰赢了,就能救回一条命。大年三十深夜,李文放和战友们紧急出动来到武汉,开始了一场新的“掰手腕”持久战。“可怕是因为未知,不可怕是因为我们都是带着脑子来的。”李文放说。 49.“国家有难,医护有责。作为一名党员,我义不容辞;作为一名医生,我义无反顾。” ——疫情到来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王洪亮第一时间写下了支援武汉的请战书:“国家有难,医护有责。作为一名党员,我义不容辞;作为一名医生,我义无反顾。”1月27日是大年初三,王洪亮作为黑龙江省支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委宣传委员、第二党支部副书记、哈医大二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和队员们一起火速出征,奔赴疫情重灾区——武汉。 50.“大家都不觉得苦累,因为我们是党员干部!” ——“大家注意啦!今天我去县城采购,上午9点前各户把需要买的东西告诉我。”2月13日一大早,河北省武邑县龙店镇刘家墩村党支部书记刘延磊在大喇叭上喊着。疫情发生以后,刘延磊承担了村民生活用品的采买任务,他让村民把要买的生活必需品通过微信发到他的手机上。全村30多户,他一一统计好,每隔三五天和村里志愿者一同去往县城采购。“上午9点多出发,一次大概要买将近12辆购物车的东西,下午1点多才能回村!”刘延磊说:“大家都不觉得苦累,因为我们是党员干部!”(来源:“学习强国”河北学习平台) 51.“请把20双棉拖鞋转赠云南医疗队。” ——得知云南医疗队千里驰援来到湖北省赤壁市,该市六旬老人饶满元亲手缝制20双棉拖鞋,委托市水务集团包保工作队转赠云南医疗队。2月18日,云南援赤医护人员用拖鞋摆成一个大大的“心”,以表达对老人的谢意。(来源:“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
(七八老兵编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