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521|回复: 0

大暑:烦夏莫如赏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6 12: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不容易捱过"倏忽温风至"的小暑,无奈又跌进"汗蒸加烧烤"的大暑。大暑节气一般在7月22一24日之间这时太阳位于黄经12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有三候:一侯腐草为莹;二侯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第一候是说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是雷阵雨较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 "夏雨隔田埂" "夏雨隔牛背"等。然而这些雷阵雨,有时还解不了庄稼的"渴"。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廹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旱灾。
              烈日炎炎,窒息难耐的燥热萦绕在身旁,人的心情开始变得烦躁丶精神变得敏感。于是,我们绞尽脑汁寻觅清凉避暑之所在。如今,在大多数人眼中,在屋里吹着空调吃冰西瓜,就是度过大暑时节的"正确姿势"。然而,整天呆在空调房里,凉快舒适自不必说,对身体实在没什么好处。
               古人对待炎夏酷暑的心态比我们好多了。据记载,古时中国气温并不比现在低,1743年的江南地区曾高达44.4摄氏度。那时一般用冰块降温,官宦或富裕人家也有自制手摇式风扇及自搭凉棚降温的。但即便如此,也难消高温溽热。不过,古人深明"烦夏莫如赏夏"之意,调整好心态,用"心静自然凉"之法,来应付炎炎夏日。如白居易《消暑》诗云:"个可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真正能调试人心情、带给人清凉的,或许应该是内心的一份静谧,一份超然……当你的心静下来,便觉得夏日里的那一帘葱笼,是沁人心脾的欢喜;便觉得蝉鸣不再那么刺耳,而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便觉得难耐的酷热自有深意。(摘自《义乌商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27 21: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