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4-2 16: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门球要改革创新
我国现有五百多万人参与门球运动,绝大多数是老年人,进行着以康乐为主的休闲运动,规则和赛事比较适合于老年人。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拥有众多人参与的门球,人们就想观赏高水平、有魅力的赛事,如果一直徘徊在现状,中国门球就无法发展成竞技体育运动;门球要发展繁荣,就要改革创新。要让门球从“康乐型”向“竞技型”发展,门球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创新门球管理模式
我国现行门球管理,大概有三种管理模式:
1、行政主管模式。一些省、市、县的门球协会由所属的体育总局管辖(或由老体协管辖),上级部门拨给一些经费,自筹一些经费,每年组织几次“康乐型”为主的门球赛。
2、民间社团模式。有的市县、乡镇的门球队,纯属民间组织,处于无办公室、无资金、无设备的状况,开展自娱、自乐、自我健身的门球活动,球员自己出资参加一些康乐型门球赛。
3、俱乐部模式。由社会、行业、企业等创建青少年、中老年不同年龄的门球俱乐部;严格管理球员,用市场化方式运作,以选拔、培养高水平门球运动员为目的,竞技为主,为企业争光,同时宣传、推广企业品牌。
第1、2种门球管理模式是松散型管理,大多数是离退休人员,球员流动性大。
第3种是创新型门球管理模式,但目前不多,却是“竞技型”门球发展的方向;将越发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引领中、青、少的人群参与门球,是门球持续发展的源泉。
不论何种门球管理模式,都需要国家社体中心主管,各省市体育行政部门管理,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才会成为最给力、最有效能的管理。
二、要有特色地宣传门球
对门球的重视、宣传远远不够,宣传部门一般还不大认同,宣传力度不大,报道、转播真是非常之少,目前极少看到过一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比赛的现场直播,省、国家电视台老年人节目也很少提及门球,这与五百万人参与的球类运动不相称。要向政府、媒体进言,将门球纳入休闲文体节目,为门球搭建宣传平台;在用广播电台、报刊、广告、会议等方面宣传门球时,应注重电视现场转播(或录播)精彩赛事,配以解说员详细讲解,是最有特色地、最有效的宣传方法;勾起观众的兴趣,培养欣赏兴致,注重诠释有特色的比赛,在最后一、两分钟因偶然性结合技、战术性,产生强烈的悬念,胜负瞬时异位,感觉到门球独有的特点和巨大的魅力。把门球的易学性、健身性、偶然性、娱乐性、前瞻性、技术性、战术性、经济性、益智性、悬念性、安全性和公益性说清讲透。就会吸引大量人群观赏和参与,引起领导重视和社会的关注、企业的赞助。
三、制定出《竞技型门球规则》
在《门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5》的基础上,民主制定“竞技型”门球规则,加快向“竞技型”门球推进;分年龄、行业、级别多办一些赛事,拉动体育、旅游经济,吸引不同年龄的人群来打门球,力争在世界上产生大的影响,努力使门球步入全运会、亚运会!最后重返奥运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