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门球运动的辩证法和发展前景
前年我发了一篇<浅谈门球运动的辩证法和发展前景>的帖孑,现在还想再谈! 因为辩证法是一门专门研究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对任何事物当然也包括门球在内都有重要指导意义。不知道门球人是否记得,我国乒乓球正在兴起的时候,一位乒坛老将徐寅生发表了一篇论文,讲的是乒乓球,但充满了辩证法,受到广泛好评,还受到毛主席高度评价和赞扬。我国的乒乓球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并成为世界上的乒乓强国,原因很多,但运用辩证法指导是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门球运动和发展也处处充满辩证法。比如:
康乐型和竞技型。没有几十年康乐性门球的发展就没有竞技型门球的蓬勃发展,而竞技型门球的出现,反过来又会使康乐型门球更加繁荣;
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人们常说艺高人胆大,技术水平高了有利于稳定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好了又有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
进攻和防守。进攻时要考虑下一步的防守,防守时要考虑下一步的进攻,攻中有防,防中有攻;
优势和劣势。优中隐藏着劣,劣中也孕育着优,优劣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你处于优势时要考虑转化为劣势的可能性,当你处于劣势时要千方百计的寻求转优的机遇;
强队和弱队。强中有弱,弱中也有强,在比赛中,强队要克服弱点,弱队要发挥强项;
得分和得势。得分不一定能得势,得势又可能丧失得分的机会,特别是实行得分不封顶后,是得分还是得势,教练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所有这些,都是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所以,门球也和乒乓球一样,同样需要哲学理论的指导!
中国的门球运动要多样化,既有康乐型,又有竞技型,而且还要有技巧、 战术型。这样,我国的门球运动就会成为各个群体都喜欢都投身其中的全民体育运动。
从人的素质看,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足、篮、排三大球,在一定程度上靠的是人高马大、能冲能撞,但是,门球不是,门球靠的是技巧和智慧,门球是智力球,不是体力球. 这正好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门球这项运动目前还没有在全世界开展起来,随着它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迟早会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因此,现在就应考虑提升它的地位,不能总把它看成是民间特别是老年人的康乐活动,起码要力争在全运会上站稳脚跟,逐步把它打造成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竞技体育项目!门球运动广阔的发展前景正是我们门球人的共同期待! 门球运动在我国推广发展有近三十年历史,虽然发展趋势很好,但发展并不快。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门球的认识有误区。一是许多人认为门球只是老年人的活动,把门球看作是老年人的“专利”,与中青年和少年儿童没有关系 。二是一些人认为门球运动量不大,起不到煅炼身体的作用。在这些不正确认识的作用下,一些中年人宁愿到麻将桌上去消磨时间也不愿走进门球场;一些青年人因好奇也来欣赏和观看,但让他们参与却敬而远之。 怎样才能使我国的门球运动寻找到新的发展点,促其进一步发展呢? 我想首先要提高认识,扩大宣传,增强门球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对门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一个事物 的发展,没有正确的舆论作导向是不行的。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才能提高门球在国人心中的知名度,才能调动民众参与门球的积极性。门球运动是贴近平民的球类运动,是“廉价的高尔夫球”和“户外的台球”运动,门球运动量虽小,但运动而有闲,用力而有节,用心而不苦,是具有高度文明特性的运动项目。开展门球运动的好处要讲清说透,使全民深入了解门球,特别是中青年充分认识门球, 利于将门球运动由老年发展到中青年,使我国门球事业面向全民蓬勃发展. 其次要让国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充分认识门球运动的特点和健身作用。门球运动有健身强体,活脑益智,培养素质,愉悦心情等作用,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有氧运动。门球是一个非常讲团队整体性、特强调团队合作的一项球类运动,特适用“木桶原理”的短板效应。门球的开局战术需要配合,比如一门留球;门球的进攻需要配合,比如接位,需要有人甘做人梯;门球的整体布阵需要配合,比如主动分散甚至主动出界;双方比战术、比技术,更是比精神、比智慧,比素质! 同时要注重门球后续人才的培养。我国有许多门球队伍年龄老化,相当多的队员从八十年代开始打门球直到现在,七十多岁、八十岁的老队员还无人接替,后继乏人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门协组织在搞好门球活动、门球发展研究的同时,一定要把门球队伍的发展壮大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门球的魅力超群,战术多变,技法灵活,奥妙无穷,且学习门球投资不大,器具经久耐用。我真诚地呼吁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和少年儿童都参与到门球运动中来吧!我真诚地希望各级领导走出对门球认识的误区,重视门球,宣传门球,把门球列为国运项目加大组织训练力度,让门球早日进入全运乃至奥运的梦想成真!祝愿我国的门球事业蒸蒸日上,让门球运动逐步走向全民,走向全运会,甚至走向奧运会,我们门球人携起手来,共同奋斗,努力拼博,不断创造门球事业的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