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夏益民

祝福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0 14: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夏老师的精美教师节组诗!
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15: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8-9-10 15:03 编辑

                              教师节的美好祝愿

      金秋九月,放眼望去,皆是硕果累累的景象。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将迎来第三十四个教师节。
  “学为人师”报家国,“行为世范”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灌溉美丽的心灵之花,扶植向上的品格之树,养育丰硕的学识之果,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教师节之际,祝愿他们“满园桃李”,更致敬他们的“初心未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15: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渔翁 发表于 2018-9-10 11:24
感谢老师的精彩报道,也祝夏校长节日快乐!

衷心感谢好友第一时间的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15: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展望 发表于 2018-9-10 14:37
欣赏了夏老师的精美教师节组诗!
赞!赞!!

衷心感谢好友第一时间的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15: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兰 发表于 2018-9-10 11:39
祝福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衷心感谢好友第一时间的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17: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致以节日的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全国教育大会10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今天是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他强调,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点评

“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说到心坎上!  发表于 2018-9-11 0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1 05: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地祝福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师节快乐!祝愿他们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中再作新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1 06: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豪杰 发表于 2018-9-11 05:44
衷心地祝福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师节快乐!祝愿他们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中再作新贡献!  ...

衷心感谢好友第一时间的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1 09: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8-9-11 09:21 编辑
福建展望 发表于 2018-9-10 14:37
欣赏了夏老师的精美教师节组诗!
赞!赞!!

                      礼赞新时代的筑梦人——庆祝第三十四个教师节

“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教师节永恒不变的旋律。无论是精心照料孩子的幼教老师,还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教授博导,无论是身处都市名校的教师,还是偏远乡间的村小教师,都是民族的筑梦者。长期以来,教师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传授新知、隔绝蒙昧,立德树人、凝聚信仰,培育着社会的文明风尚,为国家和民族立心铸魂。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把崇敬和祝福献给每一位献身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根本在教师。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在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特殊作用。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主力军,每一位把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都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是最有资格赢得尊重的人。

  广大教师要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党和人民期盼着广大教师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润物无声中挥洒对学生的爱。

  广大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每一个人生命中的筑梦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筑梦人。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党和人民相信广大教师一定能承担起更大的使命,一如继往地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转人民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1 09: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8-9-11 09:32 编辑

                                  向学生的“引路人”致敬                           

                                                                      来源:人民网      


         一个崇德尚学的民族,总是把崇高的位置留给教师。在第三十四个教师节的美好日子里,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身就是国家尊师重教的一种价值表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美好愿景,让人民教师这个职业更加光荣,也凝聚起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磅礴合力。         
        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就是什么样子。所以人们更愿意坚信,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教师有怎样的地位,国家就有怎样的地位。所以人们更愿意强调,“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一席话,温暖了无数教师的心房,也让关心孩子成长和民族未来的人们倍感欣慰、深受鼓舞。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揆诸文明长河,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三尺讲台所承载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教人算数识字,更有人才的培护、文明的传承、道德的赓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绝不仅仅是靠粉笔直尺谋生的“教书匠”,而是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立德育人最高尚、最美丽,但又最复杂、最艰巨。“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没有好的老师,就没有好的教育。好教师从哪里来?除了教师自身知识阅历的修养、师德师范的修炼,师道风尚的形成凝聚同样关键。如果“读书无用论”“知识无力感”得不到扭转,教育又如何给人以面向未来的信心?如果教师不能成为受人尊敬、引人羡慕的职业,如何保证“祖国的花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者有尊严,教育才有底气;师道成风尚,国家才有未来。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社会“为学莫重于尊师”,教育便能释放出通达个体梦想、支撑国家富强的伟力。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愈发强烈,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向学生的“引路人”致敬,民族复兴的征途就洒满阳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5 15: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