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球之友群》里,我看到了这篇文章,作者是福建湄洲岛妈祖祖庙少儿门球队教练佘加铭,他的经验值得我们球友们认真学习和探讨。--花甲子 门球运动实践体会 门球比赛中心理的探索 福建湄洲岛妈祖祖庙少儿门球队教练 佘加铭 门球是项集体竞技项目。它由技术、战术、心理三大要素组成。研究门球、研究技战术离不开、研究心理因素。它涉及运动学、生理学、营养学、老年学;涉及天时、地利、人和;涉及情志波动……。比赛中运动员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发挥不出正常技术水平,因一球、一棒之差而败北的战例屡见不鲜。尤其老年人因年龄、生理上关系在比赛中心理作用更显得突出。为了解决队员比赛中具有平衡心理发挥出更好技术水平。现把我在实践中点滴体会汇报如下: (一)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必胜信心 门球运动员同样存在心理两重性(即最佳兴奋竞技平衡心理状态、恐惧的障碍心理)。二者都能传递和反射。队员打了一棒好球,不但给自己还给同伴下一棒球创造有利局面,传递了平衡竞技心理,经常出现全队一场打比一场好。当队员失误一棒球后,会给自己和同伴带来心理压力,传递反射了恐惧畏难心理,就会出现越打越糟现象,队员出现心理上障碍,在赛前生活中表现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在生理上出现血压升高、易感冒、拉肚子、大小便频繁等;在情绪上烦燥焦虑;在思想上压力重重,定指标争名次,背上思想包袱。故在比赛中表现出过分紧张,恐惧畏难心理突出,未上球场就丧失信心。比赛时出现精力分散、爱开“小会”看球或聊天等。大部分队员对教练员调度指挥不放心,喜欢充当“助理教练”,当轮到自己击球时,连自己球都找不到。匆匆忙忙进场,紧张盲目击球,失误了,输了不自我批评,互相埋怨,互相推卸责任,搞得队员与队员之间,教练与队员之间关系紧张。我们还要了解运动员竞技状况有它的运动周期。其中有竞技兴奋点,有疲劳阶段。许多同志常说:一段时间球打得很好,一段时间老打不好,运动周期存在与人的生理心理有关,尤其老年人更加突出。我们提倡比赛前几天尽量降低运动量,注意休息,进行些技术战术等适应性训练。不要越临赛越搞得精疲力尽过度疲劳,争取把队员竞技兴奋点调整到比赛中。赛前队员要消除比赛压力、淡化胜负、淡化名次,树立认真打好每一棒、每一球的信心。养成胜不骄、败不馁,重在参与,敢于拼博顽强作风。 (二)明确队员、教练员临场职责和处理好关系,是平衡心理因素的关键 队员在临场击球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球上,纵观场上全局。超前预见判断自己有几种打法可能。明确自己击球到达目的地、角度力度使用、所起作用等,打起球来心中有数,得心应手。击球前要养成不带压力、不考虑打到、过不了门、球出界等。要树立有良性意念,集中精力细瞄准、稳击棒,注意动作要领,养成沉着、镇静、仔细、认真的良好打球习惯。无论击球后成功与否?做到不激动、不灰心、不犯规、不马虎,成功后要自我控制情绪波动,为继续打好闪击球、续击球,发挥更大作用,为自己、为同伴传递良好信心。我们千万不要临场大家都当教练员。门球是项经不起压力和干扰的运动,所以队员在比赛中不易过多参与对场上球的调度。往往队员和教练员所站的出发点、角度、球路处理的方法不同,对话过程中相互言语态度上磨擦,经常出现队员和教练员之间顶牛,制造了各自心理障碍,情绪波动大。如果教练员坚持了自己看法,或折衷模梭及两可的指挥,队员就带着不平衡心理和不痛快情绪击球,往往会发生失误。接着就会互相指责、埋怨。队员埋怨教练员不采纳自己意见而导致这样后果。教练不服气责怪队员不争气。这样即影响各自心理,又把不和谐气氛传递给同伴,使他们也产生恐惧畏难情绪,怕打不好、打不到。因此常出现一个队连续发生失误或一场球中失误战例很多。比赛结束,成绩不理想,心情不舒畅,搞得大家很不开心。为了处理好队员和教练配合和团结。我们提倡队员、教练员之间职责分明,要互相信赖、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相补台。队员不要过多精力干预球场上对球的处理和调度,特别老队员,当过教练的老队员更要以身作则处理好这种关系。应该提醒教练,明显错误要纠正。除此之外应该无条件服从教练员指挥。有意见、有看法待赛后总结中解决。我们常说:没有当过合格运动员,是当不好合格教练员。要有全局观念,当好球场上配角和主角。在劣势或失误情况下,大家要冷静。耐心寻找战机,争取打好关键球,扭转被动局面。教练员在被动情况下尽量减轻队员打球难度,缓解队员心理压力,减少模梭两可不果断指挥。 (三)苦练基本功,钻研技、战术,是平衡心理的基础。 队员要养成自我训练基本功的自觉性。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全面练习。训练中要结合心理,树立平时如赛时观念。只有通过苦练基本功,熟能生巧,有了平衡的心理基础,比赛时才能艺高胆大。平时教练员应有意识地制造具有实战压力的局面来锻练队员,如一门、一对一、二棒球、一门后策应球等,把最后五分钟残局作为重点训练内容,引导队员具备打好残局心理和意识,具备打好最后一棒球反败为胜信心和决心。轻打球、打交叉球、远击群球等训练都能锻练出敢打敢拼的心理。比赛中的战术较量也是队员心理间较量。队员应该懂得“打什么战术、练什么技术”,不能因技术局限战术,一旦战术变化,队员适应不了同样产生心理障碍。所以我们要多方面研究战术,利用灵活多变战术来干扰打乱对方心理,造成对方失误。 (四)破除迷信,打破主力棒、非主力棒固定号码概念,是平衡心理因素有效方法。 比赛时有的队喜欢固定号码,确定l、2号、9、10号是主力棒,其他号是非主力棒。有的偏爱打红、或打白的球。这样无形给自己队产生不平衡心理和压力。门球是项集体技巧很强的运动项目,是靠集体力量、整体实力及相互配合起作用。一个好的队员,一个好的球队,要具备训练有素的全面技术。不存在盲目偏见打红会胜,打自会输等。我们反对“队员固定号码”比赛中应根据队员竞技状况、技术特点、战术需要因人、因才来确定每场每人号码、各负其责。不固定人头号码,队员才能有苦练全面技术紧迫感,这样既提高整体技、战术,也提高了整队心理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