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851|回复: 5

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 10: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门球已打了三~四年,要想打得好,感觉确实不容易,现将本人的打球习惯简述如下,请各位前辈、大师空闲时给予关照,并提出高见赐教。

打法是贴脚法单轨双托式,即球槌依靠脚的前拐和后跟(左脚在前);握杆高度为中握杆,即同身杆的高度。握杆手法以拇指、食指、中指为主,食指不伸直,拇指在前面强调与食指的第二关节平齐相对捏杆。

第一步是站位:

照有关书籍说,4米以上的球瞄准线偏离1°37′就有可能打不着球,而身体与瞄准线这一点点误差简直是难以觉察到的。如何站正位,我的做法是:先伸右脚定位,以右脚后掌内侧放在瞄准线的后延线上,距自球的距离因人而异(因人有高矮、腿有长短)。放槌尾置后延线上接着放左脚,脚尖距球的距离一般为3~5厘米,远距可长些,因人的力度而定。以上动作要求一气呵成无停顿。

我以为这样才能稍好些站正位:脚正身才能正,身正头部才能正,头正双眼才能正,双眼正视线才能正,视线正才能引导手臂正,手臂正才能挥杆正。而挥杆正才是我们最想要的关健一点。(跨式击球除脚步站位不同外,其它的也应是同理)

第二步瞄准:

右脚定位后不再移动,试放杆、伸左脚落好位后进行细瞄:我是把自球看成7.5厘米的一条小直线,而不是通俗的瞄准线通过球心。简单的说,是球槌的中心线、槌与自球的距离、自球、有时在自球前再找一个点,把这段距离看成是一条直线,直接对准目标。与传统的要求:瞄准线与目标线重合的道理是一样的;击球时视线引导球槌前行击球,而视线最后停留在自球的前端点,而不是单纯的盯住击点。

从实践来看,我认为效果好于传统的方法,其优点是一开始就把几个要点看成直线,不是在慢慢的找点再连线,既省了不少麻烦也比较直观。再者,球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为什么我们非要自找烦恼把它分成几部份呢。如果说把球槌的直径缩小到1毫米,不就是一条直线吗?!

另外,有时老瞄不准(场地因素暂不论),新手怨自己笨,老手说自己今天不在状态。其实大家忽视了另一个重要因素:各位阁下来打球时绝大多数人都是退休后,身体各部份都已经老化。尤其是我们的眼睛也会出现视力不一致的现象,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在瞄准时肯定会代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各位大师每天打球前先自我测试一下,以求得校正。方法很简单:用自己的球杆对准远处的电线杆,两眼轮流一睁一闭看球杆是否对准电线杆。

第三步击球:

站好位、瞄准好球,下步就是如何击球了。各人有各人的打法,手法也各有巧妙不同,但在一般场合下,总的说来正常的打法不外乎两种:平打;挑打;

首先,试挥杆后,球槌沿着脚边向前击出时特别要注意一点:球槌在向后摆时一定要等到力用尽,个人感觉略有停顿感,然后顺势向前逐渐加力击出,沿着直线运杆不走向。切不可后摆时力未用尽或后撤时尚未到位即向前击出,这势必要加力才能将杆挥出,由于力的突然变化,这是造成球槌“摇头摆尾”的第一个原因之一。

其二,球槌沿着脚边向前击出时,两手握杆时尤其是要注意用力方向一致,方向不一致就会产生扭距,有扭距必然产生扭力,这是造成球槌“摇头摆尾”的第二个原因之一。

其三,向前击球时还要注意:击、推、送的感觉同时都要有;首先是击球,但在击球时要有推的感觉(不是那种罚规定义里的推球),击出后适当将杆送出即扬杆(强调一点的是杆击出后绝对不充许有甩杆现象),扬杆时还要注意槌头不可有歪斜现象,否则说明用力方向还有问题。关于这一点,有的人会说,球已击出歪点怕什么,但不要忘记人是先有意念运作在后。这是造成球槌“摇头摆尾”的第三个原因之一。

其四,击球时要眼盯击点和击正,这是当然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度不小,因为人在击球时身体各部份都在动态中,球槌也是随着在运动,一味强调击正不如强调球槌要沿着直线向前平稳运行来得更直观,既然瞄准了,只要球槌直线挥出,也必定能击正。因为强调盯住击点,容易忽视更重要一点:槌的运行线必定要在瞄准线的后延线上。这是造成球槌“摇头摆尾”的第四个原因之一。

以上是个人打球时的一点体会,恳请各位高人、高手给予指导!

20082211822213443[1].gif

发表于 2010-4-7 23: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宁先生,您和我一样“脚贴”我十年前在一次学习班上,跟许卫国老师学的,和您的有些不一样。您是贴“前拐和后跟”我是只贴“前拐”还怕碰后跟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7: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宁 于 2010-4-8 17:41 编辑

cuigenwu老师, 您好!
    徐卫国老师的文章我也看了,我学打球时师傅讲的也是贴前拐,后来是我自己改的:前后都靠;几年下来我认为还可以,因为都靠才能有一条直线,所谓两点成一线嘛; 老师讲的当然不错,只是打球人有各种习性、手法也不尽相同,按照理论指导和老师们教的,再结合个人的特点和习惯,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姿势、方法、手法和特点,这才是学到了打门球的乐趣,我相信这也是老师们感到高兴的事。
    与您共勉并向您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7: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忘了一句:(我是只贴“前拐”还怕碰后跟呢)这个问题不大,时间打长了、手打熟了就不会有这个现象了。
发表于 2010-4-8 18: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门球要根据个人的特点、习惯进行选择,并不要求千篇一律,只要能打出好球、成功率高就是好打法,就可以采用。我的体会是球杆是长槌头时,更适合前后都靠。贴脚打法是好打法,但不能用力贴脚,用力贴脚在挥杆时会造成槌头摆动。不知对否?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20: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