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风闲老师在征文文章上发表了《把跳球技术练到炉火纯青》,写得细緻全面,力学分析更是精采,值得学习。 跳球攻击性很强,如果在自球与终点柱连线上的适当位置(最好是距自球30-45cm处)有一个他球的话,使用跳球和分球,就可以控制大半个场地,其威力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一定要练好跳球。但在实战中用的还较少,这可能和难度大(立体分球)、要求高(接应球要到位)有关。 各种姿势的跳球打法我都练过,感觉都还可以,尤以“正向正打”效果好,还打出过1.5M的远距离跳球,实战中可不敢用。 下面也谈一些自己的粗浅体会,为林静风闲老师的文章做些补充,就算是林老师的玉引来了一块砖吧。请大家先看林老师的文章,再来看拙作。 打跳球姿势的选择应因人而异,最好和个人的日常击球姿势一致,这样会更熟练些。有的女同志手臂力量小,可以选择正向侧打、侧向侧打(高尔夫打法)和倒钩(背向侧打)来加强击球力度。 打好跳球要掌握好四个要点: 一,瞄准 要四点成一面(四点全在铅垂面上),倒钩打法更可以用球杆的中心线与自他球中心(或瞄准点)连线重合,可瞄得更准。 偏跳时瞄准点不宜离他球中心太远,以1—3mm为宜,远了易跳空。
二,击球角度(球槌与水平面夹角) 影响因素很多,自他球距离、力度大小、场地软硬都有很大影响,要综合孝虑。正式比赛前应在赛场试打几次。 击球角度的选择规律是,自他球距远要小、力大要小、地硬要小、偏跳要小、砂土场地闪击后要更小(因为这时地会出坑,有时平击都会越顶)、球前有岗(如场地边线)要小。一般情况下在两球相距30cm时,击球角度在30 —40度,可打出好的跳球。 如何能将球槌调整到恰当的角度呢?可通过调整任站位和握杆长度来调整。向行球方向的同向移,击球角度变大,反之变小。握长杆时角度大,握短杆时角度小。 三,力度 应比自球到目的地的力度大,因为球是靠击球力的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前行和上跳的,还有撞球和撞地的能量损失。力度的大小只有靠多练积纍经验。 四,击球 击球前球槌应摆放在瞄准线(面)上距自球3—5cm处,挥杆击球时仍要保持在该线上,才能准确的打到击球点。在正向正打、侧向侧打时双手握距要近,并尽量使胳膊固定不动,靠手腕的力量击打自球。倒钩用一支手打时也要固定上肢,用腕力打球。正向侧打时建议将上(左)手紧贴在下(右)手的大臂上固定,用大臂挥杆击球。用上述诸方法击球较准,成功率高。 初练跳球的人常用捞的办法打跳球,击球时努力上挑球杆,结果球槌碰到球时变得很平,球反而跳不起来,一定要用敲击,正打球的后中上部击球点。 跳球比较难打,只要多练就能成功,也就不难了。还有,比赛中会打跳球的人的上号队员应是一个接送球能力较强的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