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术的运用必须以《规则》和技术为前提,其中技术是硬道理。
《2015规则》中的过一门出界得分判界外球和得分不封顶对开局战术影响深远,也是1号球过一冲二占三门开局战术诞生的重要原因。
1号球过一门为什么不再二门占位1号或0号位呢?一是1号球过一门后落点必需尽可能的靠近2线,否则斜向二门占好位有难度;而要尽可能地靠近2线又有出界的风险,特别是在非经常练球的场地进行比赛,且一旦过一门出界就为下一轮次10、2号结组制造了先机。二是场地条件的优化和个人技术的提升,使占位被打掉的概率大大提高,不论是1、9隔门结组还是二门0位结组,被白球“拔钉子”战术所破的案例越来越多,且要打出压线占1号位0号位或接应球落点靠近二线10几厘米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三是冲二门成功与否对整场比赛战术影响不是很大。如果冲二门成功占了三门,再得4分的可能性就很大了(过三门、撞柱+无顾虑的再进一门),如果冲二门不成功,对手不是强队一般是不会轻易安排队员冲二门的,担心冲二门不过被1号球吃掉;遇到高手也不用担心,大不了被对手过二门的球吃掉,在第二轮次可以给留1门的3号球结组。多数情况10号球在第一轮次为接第二轮次的2号球过二门把球停在二线附近,这时被开出界外的1号球完全可以打到一门后1-2米的地方为3号球攻击二三门造角。即使10号球为反制这一战术把落点停在一门后至二线的中间,1号球只能压线,也比过1门出界或二门占位不理想被打掉的好。
1号球冲二门成功后占三门的情况较多,但继续冲三门的战术应用较少。我认为完全可以继续冲三门:如果冲三门成功,可以直接撞柱,并把撞柱不中的落点停在二门0位或2号位;如果冲三门不成功,则可安排9号球在三门后造角,制造攻击为接应2号球停在“轨道”左前二线附近的10号球的态势。当然了,冲三门的力度最好控制在不成功的落点在三门2号位附近,即使出界也就等于冲二门不成功的情形为第二轮次的3号球接应就是了。意义在于:发挥每一杆的最大效用。
对于红球过一冲二冲三的战术白球应该如何应对呢?我想是很费脑筋的:想控制局势没有攻击目标,又必须考虑追赶得分,特别是对于愿意选择白球善于打防守的球队的如意算盘会冲得七零八落。
围棋先手有让三目的规则,门球执红先手没有让分的规定,所以建议选球时一定要先手,机不可失,失之被动。
技术过硬无战术。以上战术我在训练时用得不少,效果不错,还没经过实战的检验,在此讲出来只是想与球友共同探讨,不当之处请批评拍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