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快乐门球1 于 2016-5-9 14:33 编辑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多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每逢清明时节,各民族均以扫墓祭祖、踏青郊游为活动主题。 《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至今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正式形成。近代以来,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规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2008年新中国确立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改为三天小长假,同时,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祀禁忌
扫墓最好是在5-7点,即卯时,建议在下午三点前完成;悼念逝者通常买菊花,因为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菊花最为适合的;扫墓时不得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 清明节拜祭讲究辈分,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余此类推;最好不要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360.百科】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到,清明节被誉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