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欣望

襄阳古隆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9: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虹桥的传说

         黄承彦,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襄阳记》
      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后妇,瑁之姊也。《襄阳耆旧记》
      黄承彦乃沔南名士,高爽开列,其女嫁予诸葛亮为妻。刘备二顾茅庐时遇到过他。传说夷陵之战后,陆逊被困于鱼腹浦八阵图,在黄承彦指引下才得以出阵。         传说黄承彦是个天下闻名的大学问家。只因奸臣搅乱了朝纲,他上书议政遭到通缉,不得不带着独生女儿黄月英到山林避难。这一天,来到孤山野外,遇见了群狼,走投无路。恰好诸葛亮拾柴禾经过这里,见到这情景,迅速点燃了柴禾,吓跑了群狼,救下黄家父女,请他们到家中落脚。
  黄承彦父女死里逢生,赶忙谢过诸葛亮救命之恩。他看到诸葛亮虽然英俊少年,却是一副樵夫打扮。黄承彦知道当今朝纲混乱,奸贼当道,一般人家过日子都很艰难,硬添两口人吃喝,他家那能经得住,便上前婉言谢绝。
  “救命之恩我父女永世不忘,如今过日子都有难处,我们再给你家添麻烦,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诸葛亮家中确实上有老母,下有幼弟,从无隔夜粮。他亲眼看到面前老弱孤女天涯流落,一边洒着同情的泪水,一边寻思如何搭救这落难的父女。他首先想到要使这父女放宽心跟他一道回家去,便微微一笑,说:“老伯和小妹尽管放心,我们那里虽说不是大村落,可光我家屋场下面就有一座十亩大的桥,能容千足穿心过,桥东面有一百二十四眼井,桥西头还有五百庙,怎么没有糊口的地方呢?”
  黄承彦看着女儿饿得大风都吹得倒,心里想到这小伙子住的地方桥那么大,井和庙那么多,人烟一定很稠密,讨点吃的肯定会有着落,就随诸葛亮来到隆中。
  一行三人走到隆中小桥。诸葛亮用手一指,对黄承彦说;“老伯,那上面的茅庐就是我的家,快请进去歇息吧!”
  黄承彦听说到了诸葛亮的家门口,抬头一望,只见一垄黄土岗上仅有几间茅房,脚下也只有一座小桥,潺潺溪流,哪有什么十亩大的桥。他停住脚步,左右远望,天上除了悠悠的白云,地下除了摇曳的庄稼,哪里有什么一百二十四眼井和五百庙啊!他被弄迷糊了,赶忙问:“这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诸葛亮一笑,说,“老伯,这里正是我家屋场。您老朝桥两头看,那东头不是有一百二十四眼井,西头不是有五百庙嘛!”黄承彦以为自己饿花了眼,没看清楚,忙叫黄月英仔细看看。
  黄月英朝桥东头一看,只见一棵大柏树下有一眼六角井,每—个角压了两块大石头,每块石头上有绳子磨的双眼。她眨了眨眼,忙对父亲说:“这就是一百二十四眼井。”
  黄承彦近前一看,是眼六角井,忙说:“小女子不识数,一眼六角井,怎么说成是一百二十四眼井了。”只听黄月英咯咯一笑,用手上下一指,说:“一棵大柏树下有眼六角井,六角井上有十二块大石头,每块石头上有两个眼,加起来不就是一百二十四眼井嘛!”
  黄承彦一想,女儿说得在理,又见诸葛亮脸上会心的笑容,顿时恍然大悟。忙回头望桥西,五棵古柏树立在小小土地庙前,不也可以称为五柏庙么?再看看眼下的小桥,一头是木头,一头是石头,合在一块儿不正是石木搭(十亩大)的
桥么?来往行人不断在上面走动,岂止是千足穿心过啊?想到这里,黄承彦觉得诸葛亮不仅勤劳善良,还很聪明机智,打心眼里喜欢。于是,打消了远走异地的念头,决定要把满腹经论传授给他,就带着女儿住进了诸葛亮的家。
  诸葛亮见黄月英心眼儿灵,一见面就有了好感,在一块儿生活的日子久了,黄承彦看到诸葛亮在自己的精心指点下,学业进步很快,又跟自己的女儿情投意合,想亲自提媒成全他们百年之好,可又不好意思启齿,只好把这种想法藏在心底。
  转眼到了中秋节,诸葛亮约了崔州平、徐元直等几位好友,一同到隆中来陪黄家父女赏月饮酒。谁知却没见黄承彦上席,诸葛亮便来到书房相请。待他走上前去,只见黄承彦紧锁双眉,运腕挥毫,作画写字。近前一看,黄承彦的笔下一座小桥落在纸的下方,上边空出一大片空白,题上的那个“桥”字,木字旁又被圈去,诸葛亮仔细一琢磨,不觉双颊飞红,便又不动声色地跑了出来。
  崔州平、徐元直摸不着头脑,好奇地进书房看个究竟。当他们看到那字画,品味再三,不禁相视大笑,便拥着黄承彦,拿上那幅字画回到席间,顺手添了几只喜鹊。诸葛亮见后,口称泰山,对着黄承彦倒身下拜。
  黄承彦猛一惊:“你怎么知道我要选你作翁婿呢?”
  诸葛亮说:“儿女终生事,父母心中挂。先生画一桥而留下大空白,将‘桥’字去木便作‘乔’,分明是为女儿亲自择婿,只是差喜鹊搭桥了,真亏得我俩知心朋友明白心迹,添上了喜鹊,这不就三好合一好了?只是晚生才疏学浅,还望泰山多多指教。”
  那崔州平、徐元直站在一旁,也连声说道;“如蒙先生不弃,我们愿为黄小姐和诸葛君当红娘搭鹊桥。”
  黄承彦见诸葛亮睹字画而明心迹,几位朋友也同他一样才智过人,成全了自己早想成全的好事,喜不自禁,连忙口呼贤婿,把诸葛亮搀扶起来,举杯和众人开怀畅饮到月至中天。
  后来,黄月英立桥数井和诸葛亮观画而拜泰山的趣事传到一些文人那里,他们咏诗作文,说那小桥是他俩联姻的彩虹。久而久之,人们就管这座小桥叫小虹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20: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吃豆腐不喝酒
提起诸葛亮,一般人都知道他能掐会算,料事如神,是个大能人,却不知道他也曾被一笔小账难倒过,以至他指天发誓,终生不喝酒,也不吃豆腐。  诸葛亮在襄阳隆中隐居时,常常自比“管仲、乐毅”,抱负不凡。有一天,他在抱膝亭上读书有些累了,便夹着书,信步下山散散步。到了山下,见一位老汉坐在一棵大树下,面前歇着一副担子。诸葛亮上前一看,一头是桶白净水嫩的豆腐,一头是坛醇香诱人的高梁酒。这时,诸葛亮觉得肚子饿了,便上前躬身施礼道:“老人家,这豆腐和酒可是卖的?”
  老汉一边站起来拱手还礼,一边笑着答道;“正是,正是。既然是诸葛先生想要,那就不用破费了。”
  诸葛亮一听,连忙笑着摇头说:“那怎么行?你这小本生意,也够辛苦的了!我岂能白吃?”
  老汉见诸葛亮只是摇头,便说,“那就这样吧,我有笔小账,请先生帮我算算。如算出来了,这豆腐和酒就权当谢礼。”
  诸葛亮这才含笑点头,请老汉说出那笔小账来。老汉拱拱手,说道:“我想请教先生:一斤豆子能打多少豆腐?一斤高梁能酿多少酒?”诸葛亮一听,忍不住笑了,以为这问题很简单,可是略一思考,却感到有些棘手,再过细一想,便觉得为难了!为什么?因为,诸葛亮长这么大,虽说吃过不少豆腐,喝过多次酒,却从来没有磨过豆腐、酿过酒,不知道这笔小账应该如何去算。他挟着书本,迈着方步儿,踱来踱去,搜肠刮肚,用尽心思,还是算不出来,只好走上前,红着脸躬身对老汉说道:“惭愧!我实在算不出来。老人家一定知道,晚生倒要向您讨教了!”
  老汉捋着胡须,呵呵笑道:“其实这笔小账并不难算。用豆子打豆腐,水多豆腐就嫩,一称就显重,水少豆腐就老,一称就显轻,这叫‘豆打豆腐无定数’。高梁蒸酒就不同啦!高梁放在桶里蒸,桶上有锅,锅上结水气,水气变成酒,一斤高梁能蒸一斤多酒,这叫做‘高梁蒸酒有加头’。先生没有干过这事,所以就算不出来,这就是‘事非经过不知情’。象诸葛先生都这样,旁人就更不用说了。”
  诸葛亮听后,不禁连连点头,高兴地说:“承蒙老人家指教,使我受益不小,请您受我一拜!”说着,就躬身下拜。老汉
赶紧拉住他,指着豆腐和高梁酒说道:“你虽然没有算出这笔小账,但这一拜,我可经当不起。我把这酒与豆腐送与你,就算我给你的见面礼吧!”诸葛亮听了,连连摇手,满脸愧色地说道:“我怎么还敢要您的豆腐和酒呢?为了记住今天的教训,警戒自己的弱点,老天在上,我打这以后,一辈子也不吃豆腐、不喝酒了!”
  从此后,诸葛亮活到老,学到老,谨慎了一辈子。凡是看见他人吃豆腐、喝酒,就暗暗自勉,不可自以为是。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0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褂地
        马褂地在隆中的大旗山脚下,有一块只长草,不长树,形如马褂的土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诸葛亮迹逸山林,见此水草丰盛,放牧之心勃发,于是赶马至此。诸葛亮将马褂衣脱了,平放在这个地方,仰卧在马褂衣上。时值盛夏,诸葛亮卧在这里,林风习习,倒很安逸。那马啃食了这里的幼树,从此以后,这块地就只长草不长树了。诸葛亮的马褂衣曾放在这里,把地气压了,蚊虫也从此不涉这块土地。即便是炎夏潮湿阴暗的夜晚,在这里睡觉也没有蚊虫叮咬。这块地形如马褂,故名马褂地。
发表于 2012-2-26 20: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wgq1952 发表于 2012-2-26 07:44
马褂地         马褂地在隆中的大旗山脚下,有一块 ...

高、高、实再是高,本人虽说长期居住襄阳城,但对隆中却不知多少,今看到您王老师的介绍使自己大开眼界,佩服、佩服。

点评

马队长:谢谢您的夸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2-28 19:20
发表于 2012-2-26 21: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学习了。谢谢!

点评

谢谢您的参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2-28 19:21
发表于 2012-2-26 22: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襄阳的古隆中具有历史意义。

点评

欢迎您到湖北襄阳传经送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2-28 19:2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9: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拉登 发表于 2012-2-26 20:23
高、高、实再是高,本人虽说长期居住襄阳城,但对隆中却不知多少,今看到您王老师的介绍使自己大开眼界, ...

马队长:谢谢您的夸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9: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鸣 发表于 2012-2-26 21:43
学习了,学习了。谢谢!

谢谢您的参与!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9: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往 发表于 2012-2-26 22:47
襄阳的古隆中具有历史意义。

欢迎您到湖北襄阳传经送宝。
发表于 2012-2-28 20: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光学 于 2012-2-28 20:31 编辑

襄阳我去过一次!
   那年全省水利基本建设"春工结算会"在孝感安陆召开.结束前大会用一台大客车将我们拉去襄阳,中午在随州进餐,顺便参观"擂鼓墩"的编钟!晚饭在攀城护城河的船上吃的,夜宿襄凡宾馆.
   次日,去古隆中玩了一上午.
   下午就各奔回程了,我与地区水利局的计财科长又顺道同行去了荆门彰河水库(那是全中南最大的水库),我国的水上飞机就由青岛调防来的,只占水库的一小角哟!
   现在的襄凡又改成襄阳了,自五十辆小汽车生产线上了后,襄阳飞起来了啊!且不知还有第二次去吗?
   真想去走走!
,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21: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光学老师》来襄阳传经送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4 14: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