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诸暨人老骆 于 2016-1-10 19:00 编辑
有些地方出现了门球人口下降的趋势,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心和担忧。我于不久前写过一个关于《……你有何良策?》的短贴,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支持,并且收到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积极应对门球人口下降曾经有不少地方早就有一些很好的举措,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在这里仅举两例。如武汉市黄陂区门球协会他们把门球活动纳入了全民健身之中,门球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把门球作为公共产品推广,通过细致的工作,把门球推进到机关,走进了社区,把门球成功的移植到企业和校园。使门球运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门球队伍也得到了迅速的壮大。又如浙江的嵊州市门球协会,他们在2015年当中着重抓了场地建设,提出了“造林引鸟”,“种下梧桐树招凤求凰”的对策,于是他们相继在开发区的东郭村、石璜镇、竹溪乡等乡镇建成了多片门球场,组建了4支门球队,发展了60余名队员,为留住高龄队员,他们放宽了比赛条件,坚持以健身康乐为主,并要求老队员以“甘为门球孺子牛”的精神,力所能及为门球做实事,继续为门球出谋划策。
以上两地的这些举措,对于缓解门球减员,发展新生力量,我认为是有益的,也是可以借鉴的。
对于一些地方,门球场地清闲,人气指数不旺的情况应该予以重视和关注。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有的场地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给门球人活动带来了困难。
二是有些个别的企业和部门建立的门球场,似乎成了皇宫御苑,开放度不够,不乐意接纳外人打球。
三是某些风景区的球场尽管品味很高,但因场片太少,不能组织一定规模的比赛,便成为了摆设。
四是个别地方由于一些球员球纪球风不好,球场缺乏和谐,一些球员因此悻悻离队,尽管这些情况不具有普遍性,但给门球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最后我还是老话一句,为了门球的发展,为了发展的门球,诚望广大球友多多奉献您的良策,多多提供您的宝贵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