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季节,人们不仅感觉到一些凉意,也感觉到一些燥意,为防燥中医专家提醒,不妨常按摩我们身上的“三泉”一一涌泉、极泉、阴陵泉。
一丶出汗多伤阴上火,按涌泉滋阴降火。由于夏季出汗多,阴液受损,如果秋季不注意滋阴,更容易被燥邪所伤,按涌泉穴可有效滋阴降火。《黄帝内经》指出“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按摩涌泉穴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燥等。方法是用姆指按揉该穴20--30次,尤以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二丶冷热不均情绪化,按“极泉”宽胸宁神。室内外闷热难耐最易使人情绪化这时按极泉穴可以起到宽胸宁神、调和气血的作用。极泉穴位于腋窩顶点,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丶提高免疫力,按摩极泉穴可以很好地缓解燥热引起的情绪不稳。具体方法: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适度地按摩揑拿对侧腋窝极泉穴,每次约3分钟,然后用右手拍打左腋下30--50次,再用左手拍打右腋下30--50次,反复操作5遍。
三丶湿热困脾影响消化,按“阴陵泉”利水除湿。中医认为一年不是四季,而是“五季”,分别是春丶夏丶长夏、秋、冬,而长夏正是夏末秋初,此前的气候特征是湿热较盛,一旦湿热困脾,就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出现脘腹胀满、头身困重丶纳呆、胸闷、大便稀溏等不适,此时,可按摩阴陵泉。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属足太阴脾经,善助脾胃运化,专利水液输布,利水除湿,调理三焦。具体方法:用姆指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逆时针按揉2分钟。 (摘自《大众卫生报》戴奇斌 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