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查看: 1242|回复: 0

梅花城里花枝俏----------送门球下乡镇日记之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2 14: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门球小雷 于 2015-7-12 14:24 编辑

                                                  梅花城里花枝俏
                        ------送门球下乡镇日记之三
                    2015428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梅城,原来的严州府府址所在地,解放后也是建德专署所在地。它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它建造的城墙形似梅花而得名。随着时代的变迁,沧海桑田。原来以舟楫为交通工具的时代,地处三江口的梅城,繁荣昌盛在情理之中。随着蒸汽机的问世,汽车以速度的优势替代了舟楫之便利,由于320国道不通过梅城,梅城就成了现代交通的死角,因封闭而衰弱也是自然选择。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它现在以古文化搭台,让经济建设唱戏,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5428日,我带着三支门球队和梅城的三支门球队相互进行了球艺的切磋和交流。走进西湖宝华洲门球场,那门球场在树影婆娑的包围之中,滨临的是梅城著名的西湖,湖水在春风的吹拂下,在晨光中波光粼粼、倒映着榭台楼阁、雾霭缠绕、水天一色、氤氲静谧、仿佛置身于琼楼玉宇。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真的是美轮美奂。门球场能和文化馆一起建在这样一块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除了相关领导的胆识和眼光以外,还和梅城镇老年体协的会长--------潘春燕女士有关。
      潘春燕,担任了十几年的梅城镇老年体协会长,年近八旬。可以用曹操的《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概括。她抓的柔力球队获得过全国冠军,出过国,扬名国内外。“花生米剧团”是平民的草根剧团,到过建德市的每一处的山山水水,上过省市电视台,在建德市的知名度超过“刘老根大舞台”。还有梅城镇的腰鼓队、秧歌队、太极拳队、虾灯队等文化体育团体在建德市平民中更是喜闻乐见、家喻户晓,带给大家的是祥和幸福、健康快乐,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每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流光溢彩在当年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庭园里,各种老年人文化体育团队便聚集在这里,弄枪舞剑的、引吭高歌的,翩翩起舞的,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热热闹闹的场面使古城梅城又青春飞扬。
       梅城镇原来有两支门球队,一支常住新安江,一支坚守在梅城。随着白驹过隙,这两支门球队也已经年龄老化,她一边在招纳新人,一边又将眼光投向农村。她想,现在的农村生活和城市没有什么两样,年龄大了也拿退休工资,没有事情干就是搓搓麻将,打打牌。要丰富农民的文化体育生活,将他们从麻将桌上拉过了,她一趟趟的跑村委,找书记、找村长获得他们的支持。一面又找自己的亲朋好友、找自己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打开缺口。皇天不负有心人,通过她的努力,在龙泉村终于拉起了两支门球队。这两支土著门球队在她和市门协的叶宜璋、杨樟生等教练员的指导下,已初展头角,在建德市的门球邀请赛中多次获得过小组第一名。在建德市农村门球比赛中夺得了冠军。
       潘春燕,就象她的名字,象一只高高飞翔的燕子,含辛茹苦地默默奉献,传递着春天的喜悦;她又象生长在梅城古城墙根的一支寒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建德市门协 周育林 )

图片3.jpg 图片2.jpg 图片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21 17: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