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排兵布阵 队员全神贯注 门球就要“麻溜”地玩 2015年杭州市西湖区“天堂伞杯”门球邀请赛开赛 □通讯员 王柏妹 马巨泽 体坛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素琴 4月21日,2015年杭州市西湖区“天堂伞杯”门球邀请赛如期在杭州门球馆举行,来自省检察院队、杭州门球协会队、余姚老干部队等16支队伍,共计150余人参加。 上午7点不到,陆陆续续就有队员进场了。门球场就像是“谈心会”,免不了相互问候。来自萧山队的张宝妹,6点便从家里出发,“想到要比赛,我们心里都很激动,说是比赛,其实也是一次表现的机会!”今年57岁的张宝妹,打门球才两年多时间,却已是队里的教练。据了解,张宝妹从13岁开始便练习太极拳。“小时候我就跟着广场上的爷爷、奶奶练,后来陆续还学过扇子舞、交谊舞等,而说起与门球结缘,那纯属一次‘邂逅’。”记得有一次,她去家附近的体育馆散步,看见体育馆里有人在玩门球,用张宝妹的话来说,在没接触门球前,是完全不知道门球长什么样,更别说规则了。“当时他们球队里就有个人过来问我,你想试试吗?我一想,反正试试也无妨,就去了,这一打,就打了两年多了。” 也许很多人都会奇怪,练习两年就可以当教练?在张宝妹身上,答案是“千真万确”。张宝妹说,两年多来,几乎天天早上6点她就会出现在门球场,虽然队友不是固定的,但是每天都会有人一起打球。两年多前,刚开始入门的那一个月时间,张宝妹打得并不好,甚至遭到了队友的“责怪”。“因为门球是一项团队性很强的运动,你一个人发挥不好,就会影响到整队。”从那以后,张宝妹在心里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打好球。每天早上,张宝妹去门球场练习,中午就在旁边的学校吃点快餐,下午继续打,直到晚上吃完晚饭才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前,张宝妹开始兼任教练,还顺利地带队参加了去年嘉兴举办的全国比赛,并获得第四名。在张宝妹看来,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好,就一定能做好。如今的她,打门球已经挺“麻溜”了,得到了大家的赞许。 近几年,门球运动在杭州市持续升温,不仅有众多爱好者的支持,更有无私奉献的组织者。作为本次承办比赛的杭州市西湖区门球协会,目前有门球队20余支,等级裁判员19名,教练员26名,常打门球的最大年龄已经到了86岁。 据杭州市西湖区门球协会会长王柏妹介绍,协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取得了不少成绩。2001年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比赛获得第六名的好成绩;2007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门球先进单位;协会还努力让“春苗”进球场,萧山区、江干区、余杭区、临安等协会已让不少青少年“展翅”在门球场上……此外,在西湖区体育局、西湖区体育总会和杭州市门球协会的关心和努力下,协会加大了农村门球活动的力度,在西湖区双浦镇、留下街道以及古荡街道建造场地。王柏妹说:“仅2014年,西湖区门球协会举办了各类赛事,共计313支队伍2560余人参加。此外,我们还与不少企业联合办赛,拿今天的‘天堂伞杯’门球邀请赛来说,就是得到了杭州天堂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王柏妹坦言,尽管得到了各方支持,但协会目前依然存在着问题,例如:条件的限制、门球活动开展还显不足,队员年龄逐渐增大,吸收新队员仍然需要努力。 “所以今年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动员和鼓励各队吸收新队员,以新场地的建成为契机,举办一次门球和地掷球的培训班,继续与企业合作,为大家组织更多的门球活动。5月,我们马上就要举办西湖区‘健康杯’门球赛,接下去还会参加杭州市门球协会的‘双人赛’以及西湖区第二十三届门球联赛等。”杭州市西湖区门球协会副会长马巨泽最后说道。
|